陈晓东的日志

陈晓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我愿意做,一个忧天的杞人

陈晓东
分类: 教学回眸
更新于: 2017年6月4日 18:51

我,愿意做一个忧天的杞人

 

昨天在读樊登老师推荐的《刻意练习》的时候,有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有在学习区花时间刻意练习,时间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否则在舒适区和恐慌区兜圈子,花费时间再多也只能是徒劳。

 

读书是如此,谈话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你和一个人交流,他说的都是你知道的,那你跟他交流还有什么意思?反之,你听他说话如听天书,那也不会有任何收获。最有意义的谈话就是谈话人要能带给你异质信息。

 

今天,跟祁老师的一番谈话就带给了我这种感觉。

 

祁老师自称是一个杂家,他只因为看了我的几篇关于“一字立骨法”的几篇文章,竟然不远数百里,从北京来唐山与我交流,这一份对学术的执着当真让我感动且钦佩不已。

 

一杯清茶,一小碟花生米,我们一谈就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里,我贪婪地吸收着来自祁老师话语里的异质信息,甚至有一种感觉,他的话语里带给我的异质信息甚至比昨日听樊登在我们唐山演讲中获得的异质信息还多。

 

收获之一:道、术、器

 

昨夜在群中听尹东老师说我的“一字立骨法”尚且停留在“术”的层面,还没有达到“道”的层面,那么什么是术?什么是道?昨天没有来得及问。而今日,祁老师又说我的“一字立骨法”还属于“器”的层面,还没有达到“术”的层面。他说中国有天道,有地道,但是没有人道。回来后,我赶紧查阅了“道、术、器、用”的相关资料,编辑如下——

 

(一)   道:道可道,非常道

 

从对“道”的这种理解和解读上,可以演绎出三个主要内容:理念、规律、目的。

 

理念:自己所秉持的一些观点,自己如何看待、判断这个领域的意义和价值,或者说是一种指导思想。

 

规律:老子说知常曰明,规律就是“常”,是那些不变的东西。

 

目的:使用这个方法论、在这个领域探索、搞定某个体系究竟是为了什么。

 

(二)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步骤、途径、手段

 

元素:场景范围、问题描述、具体方法、应用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讲方法的话,一定要考虑讲到这四点。

 

(三)器:易经中有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什么叫做形而下,就是具体、实际存在的,在精通掌握的四层次中,我们可以将器理解成工具。任何一种方法要想落地的话,必须要依靠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这个意思。

 

(四)用:是践行过程和结果,所以,通常可以用案例将其整体涵盖。

 

收获之二:拙朴

 

祁老师说:“追求文辞之美是我的文章表面上的优点,讲课看来也是如此,但是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它也构成了我的缺点。”

 

对祁老师说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上次我《故乡》的公开课,运用一字立骨法讲得文采飞扬。可是课后问学生有什么收获?一个学生回答:“就是感觉很好,具体收获却也说不出来”。学生的回答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老师语言的华美,大量的渲染对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屏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让学生产生了一种绝望。学生对于自己跳一跳也够不到的东西,索性放弃努力也就爱情理之中了。

 

这就需要自己回归“拙朴”,豪花落尽见真纯。如果自己能让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变得“拙朴”起来,则每个层次的人都会心生欢喜。

 

拙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也是一种学术的境界。“一字立骨法”正是靠一字贯穿全文,撑起文章的骨架与神韵,从而达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个“一字”就是阿基米德口中的那一个杠杆,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一字立骨法”的文本解读和具体的教学设计还隔着山山水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自己把这种一字立骨的思想跟文本完美地对接。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浅为拙,化华为朴。让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思想进一步地拙朴起来。

一字立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使命感

 

祁老师说:“文字是文化,文字是哲学”。

 

我震撼了,我从没有从如此高度看待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许多时候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只把它们看成供我驱遣的工具。文字是我们中华的根,是我们的民族母亲与我们相连的一条脐带。可是,多少外族多少异邦入侵都被我们的民族同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文化,以文化人!可是几千年的古国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经历了一场浩劫!我们以古文为载体的民族文化被几个自以为懂文化(也真比我们懂文化)的人给撕裂了,给阉割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典忘祖,此后,我们的根失落了。而我们今天的国学热不就是一种形式的寻根吗?

 

再看看现在语文教学的碎片化,语言文字的碎片化,我们民族的文化日渐衰微,就像窗前被风干了的萝卜条,在那里呻吟。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有一种使命感,视文字为文化,视文字为思想,视文字为哲学,视文字为图腾!

 

视民族文化为我们的根,拒绝我们课堂语文的碎片化,我要用我思考的“一字立骨法”向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致敬!我,一名卑微的如草根一样的语文教师,也想要用我的思想我的情怀我的方法,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再次温热起来,再次滚烫起来!

 

这也许是杞人忧天。其实,原来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嘲笑过忧天的杞人,而今,时隔多年,我越来越佩服他了,真的!

 

而今,为了语文,我愿意做一个忧天的杞人!!

 

附祁老师读完我的“一字立骨法”心有所感,在微信里送我的一篇文章,再次谢谢祁老师,谢谢祁老师带给我那么多的思考——

 

说说陈晓东的“一字立骨法”

 

祁淳老师


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长期困扰教者的问题。陈晓东老师大胆巧妙地运用“一字立骨”法,引导学生抓住“一字”,把零散的教学元素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归拢到焦点上,从而使教学内容层次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一字”就是文本的文眼和课堂的灵魂,独具匠心。
但是运用“一字立骨”方式构思教学设计并非易事,“骨”字的确立和品味, 需要我们教者拥有智慧独到的眼光和理性的课堂建构。让我们学会用多情的眼睛发现,用温柔的心抚摩,牢记课堂“骨”立,才能紧凑挺拔。

──摘自【青春课堂】

“一字立骨说”,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有益尝试。“长文短教”以及“短文长讲”,也是不言而喻的。


“引导学生抓住‘一字’,把零散的教学元素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归拢到焦点上”。


果真做到,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它“并非易事”,这是要老师“做到”,还是要学生“做到”呢?


是前者吧,并且老师也不易做到。


可是,老师做到了又怎样呢?是解决了语文老师的“长期困扰”吧,可是又怎样呢?老师做到了,学生能做到吗?如果老师感觉“良好”,学生感觉“不良好”,似乎“困扰”犹在。


因为,“教”是为了“学”的,“教的好”是为了“学的好”的。如若学生做不到,老师的“自嗨”就没意思了。因为,“一字”寻得不易,“立骨”着实更难。寻“一字”,至少要有足够的字词基础。能“立骨”,至少要有相应的思想流程。而这两个方面的建立都是“大工程”,实难一蹴而就、一时而成,比“一字立骨”本身还要困难许多许多。


“一字立骨”,是古人对古文笔法的简明概括,也是中国文化“意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是语文学习的正途,是“必由之路”。


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当下的语文教育比之古代,可以说是“整体塌陷”。从字词基础到思想内涵,“全面风干”,失去了应有的厚重与润泽。在此下讲“一字立骨”,有必要却没前提。所以陈晓东们才做的那么辛苦,因为这是在“无中生有”。要把自己的“无”,填充起来,再来生出那个“有”。而“填”和“生”应该是感性居多,理性尚待生成。试想,这样的“生产”过程,以及过程的“转录”与“复制”,以及对学生的“移植”,将是一个怎样艰难的过程。


何以艰难?就在于字词基础和思想流程。这就又归结到我们最初的话题。要先有字法词法做成字词基础,要先有思想逻辑做成思想流程。然后才能有“一字立骨”以及对老师们的“转录”与“复制”,以及对学生们的“移植”。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2)
  • 艾晓辉
    立骨,立文,立人!
    2017-06-08 14:59 回复
  • 李萍
    忧天的杞人:一字立骨,很有力道,使人耳目一新,膜拜!!
    2017-06-06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