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的日志

陈晓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一次见面成挚友

陈晓东
分类: 读书交流
更新于: 2017年6月6日 05:29

一次见面成挚友

——写给好友祁淳

 

陈晓东

 

第一次见面就能把我吸引住的人,还不是很多。

 

但是祁淳老师是一个例外。他,就是因为看了我写的几篇文章,心有戚戚,竟然从数百里外的北京赶来,只是为了要跟我探讨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着的“一字立骨法”。

 

这种精神让我震撼!

 

试想,如果在北京,有一个人的思想也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能从唐山专程赶到北京去和他去交流、探讨吗?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孔子如是说。能够当得起“友”这个称谓的人,应该是跟你有同样的爱好,同样的追求,关键在于你和友人之间能够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影响,互相质疑,彼此成全。

 

而自称杂家的祁淳就是一个这样的朋友。第一次见面,我们竟然深聊了足足有三个小时,还意犹未尽。我像一个饥渴的人在沙漠里突然遇到了一泓清泉,那样贪婪地吮吸。我知道,一次聊天之所以让自己如此投入如此幸福,就是在朋友的话语里获得了大量的异质信息。

 

现在的自己立足于“一字立骨法”的课堂实践,我感觉最需要的就是理论的支撑,最需要把自己语文课堂上的一字立骨的具体放法,进行条理化,进行总结、归纳、提升。争取由现在“器”的层面迈向“术”的层面,进而近于道。

 

我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深入钻研一字立骨法,向王君、余映潮、黄厚江、肖培东等大家学习;也想向身边的向祁淳老师这样的高人请教,不满足于自己能够用一字立骨法自己设计课例,也把这种方法抽象出来,形成规律,形成可以操作的程序,也给那么多喜欢“一字立骨法”的老师们带去一种切实的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对中华文字有一份责任;我们每位教师都对语文课堂有一份责任。我们的宿命就是一辈子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起跟文字摸爬滚打,我们要脚踏实地,但是一定更要仰望星空。因为那里有一个未知的大世界。

 

读祁老师文字有感,故写小文以记之,愿更多的人一起从埋头实践的路上,一起抬头,看看星空。

 

附好友祁淳《续说“一字立骨”》

 

 


“一字立骨”,是对古文笔法的一种概括。“笔法”二字,既指文笔,也指功力。文笔是外显的“形(象)”,功力是内隐的“气(意)”。就如《周易》的象和理,汉字和汉字理据。此两者也正是中国文化“意象思维”的发端,更是中国哲学“意”“象”同存共生的根基。


由此说,“一字立骨”,既是笔法,也是心法。是內发的“心气”彭湃于笔端,才汇聚成意象连绵的文字。


白居易言有感而发,诗三百之意无邪,司马迁的春秋笔法,其共同的语向就是“意象同在”。


语言,原本就是表达情感与欲求的“意识流”。不论文本或是口语,不论阅读或是写作,都是“意象同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和写(包括听和说),是同质的。读,就是在心里头写;写,也就是在心里头读。从思维运行上看,实质相同,流向相背。由此说,“形意相生,形意互鉴”,是听说读写共同的思想基点和方法论。


和晓东老师聊到“一字立骨”时,偶然提到了道、术、器。道,是近于天地自然的至简至真、至拙至朴的思想方法。术,是基于对事物实质的深度认知所得的,规律化、通用化的致用致效、常用常效的思想与方法。器,则是以一时所得,一事所成,一程所就的“门道”和“机巧”,是感性认知与经验理性的临机组合。

转回来,再说“一字立骨”。“字”与“骨”就是“形”与“意”,两者的关联,是不嫌紧密的。紧密得很,则省去了不得已的“勾连”。紧密得不够,就要勉强的勾搭连接,难免有牵强之嫌。所以,这“字”与“骨”的紧密,源自于“贴合”。“骨”,要合于“境”:大环境→小环境→遭遇→心境。要合于“情”:国情→乡情→亲情(友情)→心情。并且要设身处“境”、设身处“情”的悉心感悟、体会,心何以动,情可以生?……。其中的两个“链条”,给出了相关“形”和
“意”的“操作化”的思考路径和思维流程,从而使“转录”、“复制”与“移植”成为可能。而这种有迹可循的操作化的“形”“意”生成过程,比之依靠“聪明”去“创建”、去“想到”,要容易得多,也要可靠得多。这就使得“寻”与“立”,不再没有边际,或说是有了“严格”的限制,不能“任性”“任意”。这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排除了“主观干扰”。它严重妨碍我们思考,阻断我们的学习。


有了操作化的思考路径,意味着我们完成了一次思想的飞跃,就是从“器”走向了“术”的境地。这样人们都可以因循同样的思考路径去生成他想要成就的东西。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2)
  • 艾晓辉
    应该如晓东老师,执着追逐梦想,并享受追逐成长的过程!
    2017-06-08 14:58 回复
  • 韩凤梅
    写的很真实,生动。
    2017-06-08 0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