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的日志

陈晓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如是我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陈晓东
分类: 读书交流
更新于: 2017年6月27日 23:23

如是我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字立骨百草园——乐园

 

一、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相传叫做百草园”

 

相传:说明年代久远

 

野草丛生的园子,相传叫做百草园,何谓百草?一是有很多很多草。再则,治病的百草。“相传”一词让人想到远古的 “神农尝百草”,其实,鲁迅先生也像神农氏一样尝过各种各样的百草——军事救国、工业救国、医学救国,与百草为伴的童年鲁迅,潜意识里就有了一种医生情结,他后来的人生之路自然走上了一条自救与救国的旅程。

 

鲁迅在苦闷的时候写下的《朝花夕拾》,明显地包含着自我心灵的疗救。因为国家和民族的病痛,鲁迅的心病了,从北京辗转到厦门,在这些病痛的日子里,他一直渴求着疗救心疾的百草,此时的百草园是多么温暖的名字啊!《朝花夕拾》之所以写到百草园,首先是鲁迅在寻求自我疗救自我拯救,他的确是一个好医生,他的自我疗救成功了,成功的同时还诞生了《朝花夕拾》这部名著。

 

“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只需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似乎只有一些野草又为什么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似乎”是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文中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跟了七八年。

 

确凿,是“确实”的意思。作者之所以能确认里面只有一些野草,是因为那是他儿时的乐园,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在着他的欢乐与童真。

 

为什么先写“似乎”再写“确凿”呢?

 

因为回忆一个事物,尤其是回忆一个年代特别久远的事物,回忆肯定是一个又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鲁迅善于成对的看似矛盾的词语连用在一起,以体现句子的深刻含义。比如《故乡》写二十年后闰土和迅哥见面时候,闰土的神情:他的脸上露出了欢喜而又悲哀的神情。看似矛盾的欢喜和悲哀用能够在一个句子中,增强了句子的张力。因为他们在少年时代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伙伴,在一起是无话不谈,分开后彼此惦念,而二十年后见面的第一反应是欢喜、激动;但是因为饱受艰难生活的折磨,闰土的心早已经千疮百孔,他在苦水的浸泡中长大,朋友见面,他想到自己的生活艰难、痛苦,因此神情满是悲哀。

 

这样的例子,在《孔乙己》中还有——“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我”没有亲眼见到孔乙己的死,所以用了“大约”,但是在那样的世态炎凉之中,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又没有任何一技之长,因此孔乙己只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死!

 

二、春夏秋的百草园

1.景色之美(不必说,也不必说)

2.趣味之多(单是)

3.  故事之奇(美女蛇的故事)

 

这段故事,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擦。鲁迅讲得非常精彩,用的句式长短错落,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扣人心弦的氛围!可以采用还原法,模拟朗读,进入情景。

 

三、冬季的百草园

 

雪地捕鸟

 

这段最精彩的是一连串的动词的运用,把“我”的期待、兴奋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小时候,我也采用这种方法捕过鸟,但是收获寥寥。可是当年那一份幸福与刺激,时隔这么多年,依然清晰。

 

此段最适合背诵与仿写。

 

四.情感之真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情真意切,孩子的文章必须是孩子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让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在作者的眼里在作者的心里,百草园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伙伴,都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几种满含着少年心思的猜测,一个直抒胸臆的呼告修辞的运用,把我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段,必须读,在读中,一切可解。

 

补充鲁迅的神来之笔——

 

鲁迅的散文里常有神来之笔,就是突然而至的情感的喷发,情之所至,就会出现不合常规的句法或表现手法。

 

有时,这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收“先声夺人”之效。如《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阻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绝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防害白话者。

 

有时,神来之笔出现在结尾处,把文章的情感、意味、气势、境界,陡然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度。如《阿长与〈山海经〉》——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一字立骨三味书屋——怪哉!

 

怪哉之一、礼节之怪

 

“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树中也”。弄懂这两个意思,就能读出下面这一句的味道了:“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本来,一群孩子对着一个木匾、一幅画跪拜行礼,就已经够可笑的了:想想是怎样一番情境!现在,还要“算是”(这两个字很耐寻味)拜孔子,拜先生——神圣的孔夫子,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这就更荒诞不经了。但细想细想来,可不是么:读书本来就是混碗饭吃,谋个官做,自然要从书中寻“(食)味”,膜拜“梅花鹿(禄)”了。——这里的调侃味是十足的。

 

怪哉之二、回答之怪

 

围绕“怪哉”一问而展开的这一段,是一个重点,关键是这样两个短语、短句:“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只要读书”,“不应该问”,也不应该有“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扼杀求知欲,不允许独思考,以追求高官厚禄为唯一目的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这就是“三味书屋”的教育。作者强调的是,这样的教育在“我”心灵上的反应:“我就只读书”,“就”与“只”两个词写尽“我”的厌烦、反感和无奈。

 

小鲁迅还由老师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想起了所有“大人”的态度:“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往往如此”四个字写出了“我”的多少失望与不满!“怪哉”,“怪哉”,究竟是谁“怪”?!

 

小鲁迅还由老师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想起了所有“大人”的态度:“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往往如此”四个字写出了“我”的多少失望与不满!“怪哉”,“怪哉”,究竟是谁“怪”?!

 

而且还有潜在的对比:是的,“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但她却会绘声绘色地讲那么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同样是对“我”的疑问,闰土父亲“只静静地笑”着回答,和“渊博”的老师的“怒色”,又形成了多鲜明的对比!——在童年和成年鲁迅的心目中,民间的“百草园”永远是正规学校“三味书屋”的对照物。

 

 

怪哉之三、趣味之怪

 

三味书屋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读书趣味化。

 

三味书屋被开辟成了另一个儿童的乐园,即所谓“后园”:那里也有大自然的生命。与其说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如说这更是小鲁迅和他的同学们的发现;天性接近大自然的孩子,几乎在任何方都会本能地发现大自然的生命和生机。

 

于是就有了“折腊梅花”、“寻蝉蜕”和“喂蚂蚁”的乐趣。

 

 

课堂小结:

 

我们完全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重读这篇我们读熟了、教熟了的文章,它会给我们许多启示,引发许多感慨。因为,今天中国的“百草园”(自然空间、民间文化空间)已经完全排除在教育的视野之外,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在逐渐消失之中;今天的学校教育,还没有走出“三味书屋”的“只要读书”的教育模式,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以至今天校园里连三味书屋里那位“读书入神”的先生的身影,也已经很少见到了。

 

我们于2017年读1926年所写、回忆1892年童年生活的散文,还如此强烈地感到,125年前发生、91年前所写的事情,它依然具有现实性,不能不有惊心动魄之感。

 

 

附:对单元插图的思考: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作者:吴慈鹤(1778——1826),字韵皋,号巢松,江苏吴县人。清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有《兰鲸录》、《凤巢山樵求是录》等。此联是他督学河南时为嵩阳书院所题。


联语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写书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借以烘托。上联写山。嵩山地处中央,故称中岳,与四旁的东岳泰山、西华岳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相临。联语着一“统”字,既然写出五岳群妖相连牵结之势,更衬托出中岳嵩山统领诸岳的非凡气魄。“拱”,环绕。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


下联起笔写洛阳。洛阳又名嵩京,以嵩山在其东南而名。“九朝”,指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孝文帝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九个朝代,均建都于洛阳。接着写水。“伊洛廛涧”是流经嵩山与洛阳一带的四条河流名。“三台”,星宿名,包括上、中、下三台共六星。此处代指天空。言风雨是从嵩山兴起而生的。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山怀抱诸水之貌。


此联从方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纵横展开,以古都之灵秀,地形之雄奇,状写书院地位出众,气势非凡。联句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势非凡。联句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魄雄浑,意境高远,读之倍增自豪感。

 

 

参考资料:钱理群   如何读与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学习》2008年第11期)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