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山的日志

高启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指导学生在比较中欣赏语言表达

高启山
分类: 读书方法
更新于: 2016年5月31日 17:05

指导学生在比较中欣赏语言表达

高启山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欣赏,包括欣赏文本中的形象和情感思想,更包括欣赏语言表达。祝新华在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的第五层次也提出鉴赏语言:鉴赏精妙的字词、精彩的句子;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本文,单从“欣赏语言表达”的角度来展开讨论。

      要欣赏语言表达,总得体会到文本中语言表达的“好”处所在。怎样算好?得有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区分好坏,尤其是有比较才能认识到文本语言表达的“好”。经过比较,认识到了“好”,才能去赏。所以,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指导学生比较中赏析语言表达”的方法来落实“欣赏语言表达”的目标。

      “指导学生比较中赏析语言表达”,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文本中富有特色的表达”(关键的字词句、关键的段落、作者用独具匠心的表达方法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原有基础的表达”作比较,或者将“文本中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做比较。比较的方式是“阅读两种不同表达的文字,联系具体语境,去推想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不同;去想象表达出来的情境的不同;去朗读,揣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说话语气的不同......”对两种不同的表达进行优劣评判,从而感悟到所学文本的表达具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产生对文本独特表达方式和效果的积极体验,加深对文本所表达情感思想的体会,在阅读中学习表达,锻炼学生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体会语言表达学习的意义”。

      

      一、同类不同义的字词调换比较,准确体会字词的意思,体会字词的搭配精妙。

      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画风》,课文中几个动词的在课文中是这样与动物搭配:

      小水珠——躺;小蜻蜓——立;小青蛙——蹲;小鱼儿——游。

      在 读懂课文大意之后,老师让学生去把几个动词分别贴到相关的小动物旁边。学生贴完之后,老师故意说他们贴的不对,将其中的“蹲”和“躺”的位置换了一下。学生开始争论,说书上是这样写的(这是很正常的情形,学生信书)。老师说,书上还可能错了呢。学生开始动脑筋了,书上真错了吗?短暂沉默之后,学生突然说:不对,青蛙的在荷叶上的姿势,就好像是“蹲着”,蜻蜓的腿直直地站在荷叶上,只能是立。全班同学响应——老师错了.......

      学生在这样的调换比较中,发现了词语与实际事物的关系。

      类似例子还有一年级下册《画家乡》中“形容草原、大海、平原、高山、街道等地方的形容词”;一年级下册《画风》中的“旗子——飘,雨丝——斜,风车——转,(大树——弯)”等等。都可以安排这样的调换搭配的阅读练习,既帮助学生练习准确搭配,又在调换比较是否合理的讨论中,强化对汉字的记忆,促进词语的积累。

二、近义词调换比较,准确体会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

比如,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中“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的“卧”。卧的意思是躺下。躺: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被放倒了,躺在水面上实际上是因为这株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写的是大榕树茂盛的样子。这个“卧”字,用得极其精妙——为什么用“卧”,用“长”、“立”、“站”?树太大了,你根本看不出主干在哪里的,而且,作者说是从远处看,因为榕树茂盛,枝叶繁茂,连许许多多的枝干上也都是枝叶,将“腿”给藏起来了,只能看到身子和头,看不到腿,形态可不就是“卧”吗?从这个“卧”字上就足以感到榕树之大。

理解这个“卧”,先是查字典,体会这个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个字写出了大榕树怎样的姿态特点;再进行“近义词”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卧”在这个语境中用法的的“唯一性”,对大榕树的生长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再比如人教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写蝴蝶在安静掌心和被放飞的动作,一个是“扑腾”,一个是“扑闪”。老师就可以提示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两个词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思考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再把词语分别放到语境中细细思考,就会发现“在掌心被拢住”,蝴蝶在里面只能不断撞击安静的手掌,“扑腾”写出的是这样 “被囚禁”的特点;放飞后,自由了,翅膀可以任意扇动,于是,就可以扑闪了。只有进行细细的比较揣摩,才能从“扑腾”、“扑闪”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体会出“被囚禁的郁闷和挣扎”、“放飞后自由畅快”的态度和人物感受,近义词在语境中的恰当运用,对不同心态的精准表达也能有所体验了。

对近义词调换,有时候需要将文中的关键词语调换成学生日常掌握的词语;有时候直接抓住课文中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的近义词语相比较。学生在读书中经过这样的比较,就能更深入的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态度,从而对课文的立即走向深入,而且能够将所学词语在语境背景下进行记忆。

三、删除部分内容,进行阅读比较,体会原文所能表达出来的丰富含义。

1、删除关键的修饰词语进行阅读比较。

比如:人教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傲》,作者写道:“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的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这里,写作者投完了信,心里感到轻松的时候,用了“顿时”。“顿时”是“立刻、一下子”的意思。教学中,联系学生日常表达常写成“我的心里感到一阵轻松”的实际,引导学生来体会:用上“顿时”与不用“顿时”,意思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引导学生读书,联系文中的内容“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心里就害怕,担心”、“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我却觉得不自在”“我攒了7美元......并真诚地向她道歉”来体会用上“顿时”就表达出了“我”从“害怕、不自在、沉重、有压力”到“轻松”的变化速度,表达出了“我”终于能弥补过错,真诚道歉,心里才坦然了,有了解脱。不用这个词,就没有没有了这种心情。

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感情朗读,既深入体会了情感,也直观的感受到了用上了“顿时”对表达心情所起的作用。

2、删除原文中的部分句子,然后进行阅读比较。

例如,四年级上册《白鹅》中作者这样介绍朋友送的白鹅: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学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之后,老师为学生出示了一段经过删改的文字: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让学生对比阅读,讨论:写叫声,这样写是否可以?跟原文比,哪个好?学生经过讨论,发现:修改后的,只是一般印象,这样写给人留下的印象仅仅是一个概念。课文原文,是两个例证,用这样的例子来对叫声特点做具体说明,用这样的具体说明来具体讲白鹅是多么傲慢。尤其是作者用了“凡”、“甚至”这样的词语来对例子进行说明,强调了白鹅的傲慢程度。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两个词语表现出来白鹅心态,“凡”“甚至”表现出来的程度,学生朗读。

针对典型段落,“删除一部分句子”,让学生进行删除前后的阅读比较,对于中年级学生,除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体会段落所表达意思,对学生从中年级开始学会如何把一个意思写得明白具体,更是很有裨益。

3、删除原文中的部分段落,然后进行阅读比较。

比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学生初读课文,表述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学生更多关注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创作了月光曲”,忽略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的内容。于是,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呈现了删掉文中“穷兄妹听着曲子想象曲子意境” 的部分,分三个层次次,引导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

第一层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和删掉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删掉行不行,为什么?学生对两个版本的《月光曲》进行阅读之后,发现,如果不写想象到的内容,文章就不明白了——《月光曲》是怎样一支曲子啊?于是,学生再次表述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加进了“创作了表现月光下大海从平静到波涛汹涌景色变化的《月光曲》”的内容。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读原文,在学生体会贝多芬与陌生穷兄妹被“贝多芬的曲子”、“贝多芬弹奏曲子”联系在一起,从陌生到知音的过程,体会本文的主旨之后,老师再次提出读完: “想象这一部分删掉行不行,为什么?”这个话题。让学生结合“知音”来谈新的思考。结果,学生联系前文的“听过”,想到新的曲子是没听过的,由此推论:没听过的曲子却能一下子想象出曲子所表现的已经,这就更能够说明他们是知音的。把“想象出来曲子意境”一部分删掉,就不如原文对说明他们是知音更有说服力。这个时候,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便非常投入,非常动情,被“知音”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第三层次,扣住单元主题,再次讨论“不写”行不行?单元导读告诉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中要“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还要求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艺术作品好在哪里?怎么欣赏?看你能不能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到作品内在的东西。联想和想象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也是表现艺术作品内在美的含蕴的方法。如果不写出来,艺术作品的内在美,就不能表达清楚了。

三个层次对删改前后两种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对课文所选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欣赏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方法都有了深刻认识。

在小学中高年级,我们可以针对文本特点,采用“删掉部分,与原文比较,发现删掉内容与全文关系” 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写法的好处好处所在,从而体会到作者材料选择的用意所在,学会围绕文章主题来选择材料。

四、换一种写法,阅读比较,感悟课文写法的精准美妙。

1、换一种句式来阅读比较。

比如,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中,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这段话中,作者两次用了“被字句”来表达巨人的不情愿和孩子们不情愿如果换成把字句,态度就是不一样的,换成“孩子们把巨人吵醒了”、“冰雪把花园覆盖了”,巨人的愿意被吵醒的语气就没有了,巨人和孩子们看到“花园又被冰雪覆盖”的不情愿的态度就不鲜明了。

不同的句式,所强调的对象、结果和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种不同句式的对比,让学生更容易地去感受文本中的句子所强调的意思,从而对不同句式的作用有所感性认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陈述句、感叹句、省略句、疑问句”等基本句式的感悟,到了中高年级,还有一些复杂的句式,诸如“连动”、“倒装”、“否定”......主要采用的是“先读懂句子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换式”比较,在上下文的联系中,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作者在文中所选用的句式强调表达着怎样的意思,怎样的语气态度,这样写,好在哪里。

2、整段换一种写法来阅读比较。

比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作者是用第二人称的方式来写的。如果改成第一人称,又会怎么样?教学中,在学生读完第一段,了解了文章内容之后,老师给学生呈现了改成第一人称写法的文字片段,并且告诉学生:老师这样写,也完全能够表达这样的意思!

【八年来,朝鲜阿玛尼为我们花了非常多的心血,给了我们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阿玛尼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她在回去的途中,却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阿玛尼家里养伤,敌机来了,她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她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阿玛尼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短文做了三方面改动:第一是删掉了送别时劝慰大娘的话;第二是该换了人称:将第您该换到成了 “阿玛尼”;第三是结尾的反问改成了感叹。

老师让学生阅读这段话,思考:故事大意,变化了没有?作者要表达的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变化了没有?但是,什么变化了?

在研读了把“回忆故事放在送别场景”的不同效果之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比较着来读书,体会人称改换的效果,有了如下发现:

文中的人称,用“你”跟用“阿玛尼”(她),说话的语气也不一样。读修改过的故事,我们仅仅是了解到了作者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而原文用跟“你”对话的方式,这样读起来,就好像我们看到作者在直抒胸臆,表达着真实的强烈情感——文中的阿玛尼,我讲的是您的故事,这些都是真的;而如果仅仅是将给作者听,“谁知道你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原文的开头,先是对大娘进行劝慰,如果改成第一人称,就不能“直接”劝慰了,感情也就不能像原文表达的那么强烈了。所以,在这里,用第二人称,同样的内容所表达的“依依不舍”,所表达出来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比用第一人称强烈的多。

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更深刻的领悟了情感,同时,头脑中也刻下了一个第二人称写作的模版。

3、换一种顺序方式来阅读比较。

例如冀教版五年级《“诺曼底”号遇难记》对话部分

在学生了解了本文是通过写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这位船长“面对灾难镇定自若”特点之后,

请学生读课本上船长与机械师、与大副的对话。

学生读完,了解了船长与下属对话的顺序:先问炉子、问火、问机器;问时间;然后下命令。

学生读完后,交流对话所写内容:

船长给大副下了极端严厉的命令,是针对混乱的场面下的命令。然后学生再读写人们混乱的场景的部分,体会到当时人们内心的恐惧,人权慌乱的程度,人们混乱给逃生带来的危险。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读这段对话,并问学生:如果,我们来写这段对话,先把船长的“命令”放到最前面行不行?教师给学生呈现一段调换了顺序的对话:船长先下令控制人们混乱,再询问船上炉火机械情况。

指导学生对两种不同顺序的表达进过反复比较,学生发现:修改之后,说明船长先要制止混乱的人群,然后才想到了船只机械;而原文则是先想到了船只机械是否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看没有危险,才控制人群,有秩序撤退。如果按照修改的来写,那么,人们慌乱,船长也慌乱了,他思考的问题试“先排除船只爆炸的危险,再控制人群”,这说明他在大家非常慌乱的时候,自己没有慌,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如果炉火没灭,机器还在运转,就应该先处理这个问题。本文要说明船长的镇定,原文这样发的对话顺序,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修改的来写,船长“镇定”的特点就没有了。这是比较之后,学生对原文写法的产生的深刻认识。如果不比较,体验就不会如此深刻。

实践后的思考: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欣赏语言表达”,能够从六个方面来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效益:

●体会到独特语言现象的精妙意义所在,从而产生对语言文字的积极态度:亲近,喜欢,乐意阅读、品味语言文字。

●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意思、情感态度、语境中的恰切性(而不是正确、准确)、读语言文字后迅速想象或联想到相应的情境,从而锻炼语感。

●比较深入地体会到文本内作者在语言中传递的情感态度、思想、态度变化,产生深刻的阅读感受和情感态度变化,从而提升朗读效果。

●产生对文本优美语言的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从而使他们乐意读诵,品鉴还为语言赋予了特定的语境,促进他们在语境中记忆,丰富的语言积累(词语、句子、段落、篇等)。

●提高学生准确恰当运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在语境中能辨析语言的语境恰切性,能在类似的语境中运用,依语境变化而换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与自己原有的表达基础作对比,产生对好的表达方法的积极体验,从而自我更新语言表达常模,学习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坚持持久,学生养成阅读时“细细揣摩、体会文章为什么这样写”的意识习惯,逐步提高学生对文本语言表达进行欣赏和评鉴的能力。

当然,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欣赏语言表达,在开始阶段,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老师提供表达的“变式”,营造冲突,引领学生将阅读从“读懂内容”走向读懂“表达”。当学生逐渐形成比较的意识和习惯、能力逐步有所提升之后,教学便可以放手,让学生把“欣赏语言表达”作为自学任务,自己去联系实际发现“冲突”,自己去阅读比较,解决冲突,自己赏析表达、学习表达。由此,阅读教学的学生自学水平产生实质性的提升。


2016.5.28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