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英的日志

吴建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山水精神与育人情怀

吴建英
更新于: 2018年10月26日 17:34

       诗意中国 魅力山水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沉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艺术家用水墨来表现世间万物,通过笔墨的韵味体现人对山水的无比热爱,表现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

      早在先秦哲人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说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到了西汉时期的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更是直接影响了六朝以来中国山水画的发端和形成。画家面对自然,须得尊重自然,因为山水和人一样,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抱着一种敬虔的心态,将自己的心灵深入山水之中,让山水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感悟山水的灵性,没有哪一个绘画形式能像山水画那样给中国的文人寄予如此多的情感。而文人画水墨写意,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在水墨写意山水画中,山水、自然、人生,都可以物化为纵横交错的点线和极尽渲染的水墨,更能比较曲折的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因此画家笔下的山水才会出现“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境界,中国传统艺术才会闪耀熠熠光辉。

       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格调、气韵、神采等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山川的映写,更多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情操与思想。只有一个人的精神里意识到某种东西的价值时,这种东西才能在他的艺术作品里凸现出来;只有一个时代普遍意识到某种东西的价值时,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才能得到共识和重视。

       天人合一山水德性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三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的是君子的品德修行。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在这里,品德为先。中国山水画在深层次上包涵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养品德,凸显了坦荡旷达的博大胸襟,更浸透着儒、道、佛的美学思想。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反映了对山的颂歌:养育万物,不求回报,厚德载物。而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老子论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就是水的精神:永远甘居下游,平淡朴实,埋头流淌,与世无争。

       “山水精神”具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集中体现,更有着对天、地、人的思考,有着对宇宙和生命的感悟。

       山水精神 古今求同

       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朱永新教授在《教育的解放》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是有颜色的。生命的颜色在不同的“遭遇”下是可以变化的。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生命中的各种“遭遇”,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别人和我们自己生命的颜色,我们可以帮助别人和自己书写生命的颜色,让它更加阳光、更加多彩。

       教育的对象是人,也就应该让人多点“遭遇”,让生命多些色彩。

       屈原遭遇了放逐,世见《离骚》;左丘遭遇了失明,著出《国语》;孙膑遭遇了酷刑,修列《孙膑兵法》;朱统托、朱若极遭遇了国毁家亡,成为了中国画一代宗师……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发展历史上,大师如林、佳作迭出,而最吸引我的莫属明清阶段了,其中八大山人(朱统托)和石涛(朱若极)的水墨写意山水画作,更是人格内核的直接外化,是画家个体灵魂历程的强悍呈现,是中国艺术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激流之一,滋养了吴昌硕和齐白石等现代一大批画家。这些历史人物的坚韧精神令人佩服,多了这些遭遇后,不得已而为之的境遇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图片1.png

八大山人山水画

图片2.png

石涛山水画

       当代公认的才子,在艺术、文学、语言、戏剧、新闻上都卓然成家,而且成名极早的画家、作家刘墉在《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中说:“我们丰富地过一生,不是因为有太大的享乐,而是由于有许多苦难。这些苦难在我们的挣扎下,都过去了,且从记忆中升华,成为一种泰然。”

       成功源自于遭遇苦难后的奋发图强,而非苦难本身。

       我们相信遭遇一些苦难能够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带来历练,但历练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却要视学生的天性而异。《论语·为政》记载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值得借鉴。教育学生应尊重天性,创设多种情境,因势利导,以唤醒其奋发图强、独立、担当的品质。作为教师,更多是扮演引导和鼓励的角色,默默付出爱心、不图回报,平淡朴实工作、与世无争,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用“山水精神”,抒育人情怀,从而培养学生从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自觉与行动力,在吃苦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从内心坚定。

       师生结缘 羽化飞升

       几乎每个学生都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引起教师关注,令家长满意。显然这是通过别人的认可去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定。如果学习成绩差,那就会没有自信心,丧失自尊,就会去压抑自己,这样持续不断的压抑,致使情感得不到抒发,心灵枯竭扭曲,生命的色彩变得黯淡无光。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身粗百尺,高数千丈;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教师高尚的人格形象才能给学生正确的感染和启迪。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师生心理相容,心灵彼此接纳,教师爱学生本来的面目,用耐心与爱心去接纳每一个生命个体,学生虽然不优秀,但教师依然会用爱去包容和宽恕,会用爱去滋养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学生就会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原本脆弱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爱的恩泽,才显现出华彩。让我们一起聆听彼此成长中的韵律,踏寻流年刻下的痕迹,感悟生命的美好,祝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风采。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