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秋的读书笔记

朱月秋的主页 » TA的书架 » TA的这本书的笔记


陪你一起长大---《宝贝,宝贝》读后感

更新于:2016-12-01 16:37

读《宝贝,宝贝》有感

最近在读周国平先生的《宝贝,宝贝》,里面沉淀着细腻深沉的父爱。透过这位哲学家父亲的记录和絮语,越发感受到生命成长的神奇。这种生命力,蕴藏在每一个宝贝的身上。

很喜欢周国平先生的《宝贝,宝贝》,这是他对女儿从出生到12岁小学毕业的记录与感悟。

在我看来,做父母一般有3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己经过人生的历练成熟了,准备好了,再做父母,这是一种圆融的状态,亲子双方都会很享受,各自的生命力都很舒展;第二种是有了孩子后,和孩子一起成长,其间也有困惑,纠结,但也正好借此成长,也能体会到亲子本有的乐趣;第三种是糊里糊涂,父母自己还没有真正长大,远不足以担起“父母”的角色,因而和孩子颇多冲突,亲子双方都很累,状况也不好。

我喜爱《宝贝,宝贝》,就是因为它展示了一个准备好了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周国平是53岁才有“啾啾”的,作为一个1945年出生的、经历两次婚变、8年前痛失爱女、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探求生命价值的哲学家,8年中对生命的期盼和对话,使得他能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他对于时代、生命、人伦的执著追求以及五十多年人生的打磨,使得他更能够“回到事情本身”,体会“简单的幸福”、“亲情的相认”。这是一个“准备好了”的男人在做父亲。

周国平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女儿,我只是希望她健康、快乐地长大,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我自认为是一个好父亲,理由仅仅在于,当女儿幼小时,我是她的一个好玩伴,随着她长大,我在争取成为她的一个好朋友。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好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父母的聪明只在于当好大自然的助手,(孩子)本能自己在生长,我们只须细心观察和用心配合就可以了。”和孩子在一起,天天是平凡的细节,寻常的风景,在外人看来毫不足道。可是,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完全不同。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人不应该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性格,实际上也做不到。所谓性格的培养,决不是把原本没有的某种品质从外部植入。父母的责任是做一个细心地观察者,在充分掌握孩子的固有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用优点制约弱点。”作者对于培养孩子性格的基本观点,也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的这种细心与配合也从女儿身上得到回应:从4岁开始,她就越来越明白事理,越来越有自制力,几乎不发脾气了;6岁时,怕爸爸忘记用洗面奶,就在上学前悄悄地把洗面奶放在水龙头上……

我们大多数人成为父母时,也许还没有达到“准备好了”的状态,我们承担着生活的压力,自身还很需要成长。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准备,更加接纳自我,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有限和珍贵,对于孩子的降生怀着感恩和惊喜,我们就会对孩子多一点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肯定,宝贝就可能更加自然、舒展地成长。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