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第一课时的语文教学
如何进行第一课时的语文教学
(一)由课题导入,抓住题意读通读顺课文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因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难写、难理解的词,把课文读通顺。
(二)由预习导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
中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引导学生带着它们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容易解决的,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尽量通过读课文内容来找到答案,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他们会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也就得到提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难理解的词,学生就读得很有兴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辅垫,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三)由作者导入,带着兴趣读课文
你了解作者吗?想知道他对我们说了什么吗?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是作者的知音。学生读课文,说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再相机引导学生分段读课文,达到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的目的。这也是一个比较直接而有效的初读方法。
(四)抓住关键词句,让初读读得扎实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抓住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事物的认识,人们总是从整体的形式入手的,然后再到关系和结构的认识,并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所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连贯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要内容。
放手让学生试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文本进行碰撞,引发他们的疑问与猜测,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内容,解决一部分可以通过初读解答的问题。同样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愿望,让初读扎实有效。
所以张田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第一课时的读就是第一读和第二读的问题。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是第一读。目的性明确,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抒发的感情,思考自己关注的问题,是第二读。
识字、写字: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我们应该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学习方法。重要的是教师要明白,字词教学的重点应该有层次感:1、会认读。尤其是二类生字只需要学生会认读。2、会识记。低年级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中高年级学生则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教师在第一课时讲字词时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寻找方法,利用方法,到中高级积累方法,创造方法。
汉字的教学远不能停止在识记、组词及运用上,不能忽略的是汉字的书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正确掌握语言文字,是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而这一基本功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小学。”“小学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辅助手段。”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汉字的书写就应该成为语文第一课时当中的一道丰盛的菜肴。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怎样备课”中说:“上课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笔在那儿起笔,在那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写字姿势、书写习惯的养成还处于起始阶段,由于他们写字速度慢,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留出写字时间,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指导书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生字中的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做到书写正确、美观。
读书、写字是第一课时要完成的两大目标,当然,就如我们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一样,有了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开头,什么样的结尾,才能完成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在上学期与老师们共同备课时,我也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紧扣课标精神,注重“对话”,体现语文的味道。
语文新课标所提到的“对话”,不仅仅指教师与学生及文本的对话,还指师生与作者及编者的对话。语文S版现行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课文,每个单元都有其训练重点。从二年级开始这种单元的划分比较明显,从五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则更为显著。例如:五年级下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人类的伙伴、巾帼英雄、赤子情怀”等。这种单元编排从民国时期便已开始。它的优与劣有不少专家学者都各抒己见,但事实已经存在,我们应该思考地是如何用更好的策略来进行单元教学。窦桂梅老师发表过自己的观点,我也很赞成。第一,着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同质或异质建构;第二,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进行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猜测和期待。既然我们的教材有这样的单元编排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就不能忽略它,应该很好地利用它。
二、加强课时联系,做好延伸铺垫。
一堂好的语文课本身就像一首优美的诗词,一曲动听的乐曲,或一手豪迈的草书,笔断意连,回味无穷。第一课时的字词初读教学虽有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与第二课时的精读文本是有机相连的。那么课程的结束应该与下一课时紧密联系起来。或抛出问题,留下悬念;或布置作业,复习检查。这一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愿望,激起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