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的日志

张金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轻轻松松教语文,快快乐乐学语文

张金
更新于: 2014年11月10日 21:19

       轻轻松松教语文,快快乐乐学语文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责任。让学生学好母语,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获得信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阅读文章并养成阅读的兴趣,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是语文学科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也许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度和批评指责比别的学科要高。下面,我谨以我个人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谈谈我对语文教学的体会:教师要轻轻松松地教,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

一、正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要不承认,更不要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现行语文教学中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课堂教学中看:教师教得很累。一种情况是:一节课里教师要讲许多的话,《教学参考书》、资料上的精彩语段要讲(讲漏了一定不会忘了补上),教师自己的理解要讲,本是学生理解了的,弄懂了的,会讲、能讲的教师还在讲,以主观臆想地讲,教师很辛苦,学生却是不接受;二是随意、不着边际地向学生提一个个问题和突如其来地下达任务,(原计划的任务问题,还有课堂中突然想到的任务问题),使学生应接不暇;三是过分注重教应考试的内容,不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本是很有情趣的语文学习却是枯燥无味,考试分数虽然上去了,但语文能力却是不达标,从写字到表达都很费力,自主去找书读的能力和兴趣好像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语文学科中传递的优秀文化更是难于体现。

社会舆论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支离破碎、条分缕析、反复训练,满堂灌照本宣科,学生读得少,学得厌。”

二、努力改变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有这样的情况,那一定是被考试这根指挥棒迷惑了语文学习的常识和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以我们平时个人阅读报纸杂志的方式为例,我们基本上是这样的:看到文章题目就去想,会写什么呢?是不是写这件事,这样的人呢?然后不求读通顺,顾不及欣赏地哗啦哗啦一口气读完,从而验证起先的猜想,获得初步的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了解性的读,到此就完成了,但如果是理解性的读、欣赏性的读,则要读第二遍(“真正的阅读是从第二遍开始的”)、第三遍,甚至更多遍,读到能把文章要点、事件、人物形象清清楚楚整理出来,甚至到把文章背下来。从第二遍开始的读中,我们会去解决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去斟酌含义深刻的句子,去流畅地读通,去有感情的朗诵。在反复的读——默读,诵读,浏览、跳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思想,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文章语言、赏析文章从用字到谴词造句、修辞手法、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艺术特点。从理解文章内容中,产生思想的共鸣,情感的熏陶感染、升华,一点一点形成语文能力。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遵循了这样的阅读常识,遵循初读感知,阅读理解,品读欣赏规律。根据不同年段要求,不同体裁文章特点,不同组别的训练重点,不同类型文章的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呢?有没有把握语文学习的向度并设置为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的形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导向,兴趣迸发的源泉呢?就我了解到的语文教学现状,这个还真没有。语文教学课堂大多被教师随心所欲的导语,没有章法,主观随意的讲解,繁琐无聊的问答、没有意义的板书,哗众取宠的课件,无趣乏味的作业充斥着。要改变语文教学的落后现状,一定要回到语文学习的常识和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上来,凭借一篇篇课文,一年年的语文教学,有计划地一点一点有效地进行训练。我的建议是:依据课程标准、各年段要求和每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遵循读通—读懂—读出味道的规律,或初步感知—阅读理解—品味赏析的规律或语文学科的思维逻辑顺序,确立语文学习的思维向度,作为一节课或教学一篇课文的关键项,以具体的任务或问题、或活动项目的形式(如: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记信字形,理解字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主要写什么或究竟写什么?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具体从那些方面写的?(请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勾画,然后归纳概括在小卡上,准备交流);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你理解得最好的是哪一点哪一方面,为什么?(用字还、用词,还是造句,还是段、篇的结构,还是表达手法)?在这篇课文的阅读中,你获得什么感受、体会或启示,请写一个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时间5分钟;刻画人物形象是《水浒传》中最鲜明的特点,除了鲁智深,还有一百零七将的形象也很鲜明,请课后去读《水浒传》,并对你喜欢的1-2个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一个月后将以《我喜欢水浒中的——》为题,参与读书交流。)去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这样,首先可以使教而无序、繁锁复杂、无趣乏味的语文课堂得到改变,其次,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方向性,再加上教师交主动权,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感受与体会,不是靠教师教会,而是学生在独立阅读与思考后,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在教师高于学生水平的阅读分享中,在老师、同学的评价反馈中实现对文章的理解,阅读能力的训练、提升,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愿望的产生或唤醒,通过一项基任务的完成,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从教学的角度讲,小学阶段一点一点地掌握了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方法,或者说,懂得从哪些些方面去做能读懂文章,初中阶段在基本方法上提升,形成自主欣赏文章的能力,到了高中阶段,读懂课文不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才有望实现;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的角度讲,学生从课中获得读的方法,有读的体验和感受,有表现自主阅读,读有收获的机会,自主阅读的兴趣才会有,读得到一定量了,阅读的能力自然上去了。.

三、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读书的幸福

首先,学生喜欢自主学语文,不喜欢被动听语文。其次,“语文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虽然教师能讲,学生听得懂,但不是学生喜欢的语文学习课堂。因为不是学生的理解与感受,成为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听就知道的信息不久就会忘记,一讲就懂的理解不可能深刻,一带而过,支离破碎、不成章法、被动、受支配的阅读练习只会让本喜欢语文学习的学生散失兴趣,陪着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演练的热闹只会让大多数学生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就一般的学习内容,20%的内容学生自己能弄懂(文科的有些内容最高可达到70%),70%的内容学生互助合作能弄懂,只有10%的内容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喜欢自主学习语文,只要学生有自主的时间、空间、机会,只要有教师得当的指导和有实效的训练,学生能自主学习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动甚至讨厌语文,更多是因为没有自主机会,自主空间和时间,长期以来只有听讲的份,不时还受到指责批评,学习语文的热情自然就慢慢消失了。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能有一个激发性的引导,有一项项明确的以培养训练学生学会阅读为目标的一步步引向深入学习与理解的具有语文思维逻辑的以任务或问题形式的要求,而不是一些随意、无聊、东一棒、西一棍的发问,有一个支持、鼓励、欣赏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既有约定又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指导,学生会喜欢语文学习的。没有那个学科比语文更能让学生喜欢的了,从很小时喜欢听故事到长大后喜欢表达、喜欢了解新奇的人和事;课中的趣和味没有那个学科能与之相比,任何一个学科都要用到语文。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保持着这份喜欢,让学生自主学习,去收获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和感受,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与欣赏,虽然学习中有困难、有艰辛,但一定会是很快乐的。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与实践,带着一份能力、意愿、习惯去阅读、把阅读当作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或是一有时间自然想到读书,一见书就要拿起来看看,每天不读一点书心中就发慌,在阅读中,在书海中探寻、猎取、理解、品尝、体验、感受、交流、领悟,在阅读中产生一股油油的情感,一股表达的欲望,这不正是我们期望学生有,学生也希望有的幸福吗?

四、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承继和发展的力量。阅读作为人类行为,它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也通过阅读绘画、雕刻、音乐,以及阅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为此,语文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要让学生达到一定量的阅读,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体验,就没有视野和见识的拓展,也就没有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这个学科的教学跟理科不一样,它不是一一对应的,靠一个序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大量的阅读积累,然后才可能有一个提升。“阅读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科的这些一特点,通过课堂的教与学,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唤发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课堂上要给学生多些时间和机会去自主阅读,交流阅读的成果,展现阅读的收获,并据此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鼓励不激发,用教师阅读的真情实与学生平等交流,以高于学生水平的了解、理解、见解、建议引导学生课后再读、续读,扩展读。要把学生每天都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当必完成的作业,把每月或每年读几本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年段的语文教学要把完成不低于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标准。只有通过阅读,与大师交流,先贤达人对话,个体心灵才能成长,学生才能更加智慧智慧,思想境界才能提升、人类精神才可能不断延伸。只有通过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有机会欣赏生命生活中的无限美景,才能感受体验精彩人生。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没有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习惯培养的语文教学,考试分数再高也不是好的语文教学。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语文教育只是让学生在十多年的历程中,得到一个好的考试分数,却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怎样去强调它也许都不过分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