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辰的日志

白若辰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八篇文章问答 白若辰

白若辰
更新于: 2015年7月19日 00:16

 

八篇文章问答

河南省实验中学 高二十四班 白若辰

冯友兰、顾颉刚和李学勤关于“古史辨派”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一一评述的?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阅读时,可根据这些问题,筛选信息,整合信息。

冯友兰以“疑古”专指古史辨派,而以“释古”统称和疑古相对而言的一派,称疑古派“所作的工夫即是审查史料”,又说“《古史辨》是中国近世以来疑古文献的大成”

顾颉刚认为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因为他们所以有疑,为的是有信;不先有所信,建立了信的标准,凡是不合于这标准的则疑之。信古派信的是伪古,释古派信的是真古,各有各的标准。”

李学勤承认“信古、疑古、释古”既是三种“趋势”,也是三个“阶段”。只是侧重提出要“走出”疑古时代,犹言结束疑古时代。如果这一研究方向是与释古的概念对应的,那么释古与疑古的关系就不是前后嬗替,而是平行发展,虽然释古一开始并非学术主流。

笔者认为对于信古、疑古、释古三派的合理解释,不妨回归各时代逐次复古思想。疑古辨伪研究,由其全以今文家为基础。信古一派,由疑古派对它的批评而论,应是古文家的工作。而“释古”一派应以考信为重建,及充分认识到“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和“故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的学术走向,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之说才是具有意义的。

阅读本文,可借助小标题来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了解各家的观点以及作者的看法

王国维以“地下之新材料”印证“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

冯友兰起初将“信古”“疑古”“释古”看作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三个派别”、“三个时期,或三个倾向,或是三个看法及态度;而后彻底否定“信古”的价值,充分肯定“疑古”的地位,甚至把“疑古”提高到和“释古”同等重要的程度

笔者认为所谓“正古”,就是“修正”传统古史学。反正----根据出土文献“证明诸书”,拨乱反正,重新认定传统古史学的正确地位 ;纠正----传统古史学的某些方面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改正;补正----需要根据出土材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加以补足; “判正”----汉唐传统古史学的有些方面不明确的甚至是不准确的,需要进一步评判论定,使得其正。

对于法国大革命这个伟大、激烈的革命,托克维尔曾评价道,它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阅读本文,首先要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这种情感。其次要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热情的礼赞?

法国大革命产生的新政权的作用:将散布于整个社会中的一切零散权力和影响,全部吸引过来

法国大革命由人民赞同,由人民动手。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人民对自由的热爱不是来自于自由所带来的物质利益,而是一种思想的蜕变

分权制衡就是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混合在一起

与五四对话,其实蕴含着我们时代的困惑与追求。(陈平原语)阅读本文前,想一想,对于五四你有哪些认识?王元化的哪些观点丰富了你的认识?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同时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五四精神。
 王元化认为“五四”未完成的任务应当继承,但是“五四”思想需要深化,而不是重复;

外来思想如果不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很难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佛学传入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而“五四”时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思潮是我国第二次规模吸收外来文化;认为那时以西学为坐标来衡量中国文化,是和国外那时盛行的西方文化中心论有着密切关系;

过去写“五四”思想史很少涉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是表现五四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 “五四”时期提出的个性解放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传统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压抑个性。

“五四”时期反传统反得很历害,但意图伦理的传统却一脉相承下来。我觉得这是思想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此外,思想领域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这就是意识形态化的启蒙心态问题。我认为,今天仍须继承“五四”的启蒙任务:但是“五四”以来的启蒙心态,却需要克服。我所说的启蒙心态是指对于人的力量和理性的能力的过分信赖。

阅读本文,诸多的学术词语可能会成为理解的障碍。对于这些词语,可根据成对出现的特点,一对一对地比较理解,诸如: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历史重构和社会记忆,个人记忆、认知记忆和习惯记忆,社会记忆和社会忘却

社会记忆:“社会记忆”由“集体记忆”演变而来“社会记忆”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无非是通过文字、口碑、仪式和文物来表现,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历史”或者“文献”问题。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力的等级。社会记忆的东西会使今天的秩序合法化,这条暗示的规则要求社会秩序的每个参与者都必须有共同的记忆. 而社会记忆包括有广泛得多的非正式的“口述史”,要靠个人叙述的相互修正和仪式活动才能够形成

集体记忆: 所有的个人记忆都是集体意识和价值的投射,“集体记忆”的实质也就是强制记忆. 集体(哪怕是家庭)记忆就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回顾和描述,而是对过去的“重构”。换言之,人们记忆中的“过去”并不是客观实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构建。因此“集体记忆”是集体情感、心理的重构,不是史实本身,所以“集体记忆”不能和传统的文献记录划等号

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的形成有所不同。史料、口碑等可由个人,也可由集体完成,个人意志尚可得以展现,而“集体记忆”不会有个性的张扬。

历史重构: 历史重构完全可以不依赖社会记忆重新发现被完全遗忘的东西. 社会记忆虽然较历史“有更加非正式的程序和更广泛的文化分布”,但历史之于社会记忆却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能够减少因记忆控制造成的损害和信息衰减,这也是历史重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

阅读本文,不妨先勾画文章开头或中间或结尾的关键语句,然后把它们串联成文章的脉络、思路,看它们是怎样围绕“记忆即生命”这一话题展开阐述的。

其实,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而且在于记忆的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这种集体性记忆的内涵、风格与强韧性,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即民族性。我相信,彻底斩断记忆将使人退回到史前时期。其实,这个断言属于同义反复,因为记忆就是历史。记忆并不是抽象或仅属个人的事,记忆就是重温民族的过去,令它融入并改变个人的命运。记忆不但有维系生存、延续历史的作用,还和尊严、道义等价值准则联系在一起。这种记录实际上需要极高的远见和极大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对于走投无路的受害者,这是保全自己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方式。记忆的保存、记录、复制与传播,是揭露谎言、避免悲剧的必要条件。记忆是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民族,记忆就是历史,记忆就是生命。是否具有健全的记忆,是衡量个人和群体精神状况和精神素质的一个标尺。如果记忆中充满涂痕抹迹、空白或发霉的片断,那这一定说明,不但记忆所对应的历史有羞耻和阴暗之处,而且记忆主体的心理也有阴暗可耻、不可告人的东西。

记忆在本真的意义上是人的精神资源、精神财富,但它往往被某些政治和社会力量当成权力合法性资源,因此,记忆必然有可能被利用、歪曲或垄断。

但毕竟有人要捍卫记忆,竭尽全力搜寻被偷窃和藏匿的东西,他们坚信,记忆的遗失不仅是过去的缺损,而且是未来的坍塌,他们捍卫的是民族的灵魂。记忆是意义的渊薮,是真善美的源泉。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是与自我心灵的对话。阅读安妮的日记,想一想,在纳粹迫害下,安妮是怎样记写自己的遭遇和心灵痛苦的。为什么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她仍然能说“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这表现了安妮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

追求自由与和平,永不放弃,斗争到底,乐观坚强的心态

作者先后采访了哪些人?他们提出了哪些看法?作者是怎样把他们的看法组织到自己的行文中的?

我们的城市,正在以远离多样性、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方式失去记忆。这些是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认同性、构成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