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青少年要守住底线
作者:李成
当我第一次拿到乔云华新著《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快速地翻阅一过,觉得它不过是部平常的报告文学,而所写的案例与报章上的法制报道也很近似;但是,当我再一次展读,不仅被吸引,而且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先是一部感人的书。它感人的地方,就是它所涉及的典型案例都深深地触及人的感情。第一章《早恋挽歌》自不必说,而《报复惨剧》何尝能脱一个“情”字,一个眼神不对,便激起一个人的万丈怒火,被激怒的人便要上去“理论”,结果引发一连串矛盾,导致怨结仇生,甚而至于置人于死,没想到,最后得知报复的对象却是自己家里的恩人……《团伙泥潭》更是让人悲痛难抑,一个女孩因母亲再婚而生叛逆,陷入盗窃、抢劫团伙,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而父母扶病来寻也避而不见,老师为了挽救她,连孩子也顾不上,最后孩子丢失……老师也因此精神失常;而拾到孩子的一位妇女正拿出仅有的几十元钱准备给生病的孩子抓药时,恰恰遇上这个抢劫团伙,结果被杀身亡,孩子也因未得及时救治而死去,而据说,这个团伙抢钱是为了给老师治病……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绞结在一起,如果不是知道作者完全站在忠实报道的立场上来写作这本书的,我会觉得它是一部情节跌宕的电视剧。确实,有时候,生活比文艺作品更复杂,更曲折多姿,更有“故事性”。《罪与罚》的作者准确地抓住了这几个案例的典型性及其本身的“生动性”,一层层地展开叙述,不仅能让我们完整地掌握案例的原委也即前因后果,而且能不时地将人带入现场情境之中,反躬自问,若是我们将何以自处?这比简单地叙述故事之后再加简单说教要有说服力得多。
因此,这也是一部启发人思考的书。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避免犯罪,尤其是避免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极大,而且对于犯罪者的人生往往更是毁灭性的,许多未成年人人生还未开始很可能就结束了,往后很可能就是接连不断的悲剧——当然,通过惩罚、教育、救治,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一点,但那毕竟是后话,有待于努力,因此,未成年人犯罪尤其让人痛心和揪心。在某种意义上,未成年人犯罪的确有那么一点“无辜”的意思;但是,同情是一回事,事实摆在面前,法律是无情的,这些都让人感到格外沉重。我们祈望青少年都远离犯罪,都能获得健康的成长。因此,本书一开篇就向我们提出一个沉甸甸的问题:他们为什么犯罪?确实,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未成年走上犯罪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情节”,但其中是不是有共同特性可循呢?本书作者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他们(未成年犯)心中没有爱——不懂爱,也不会爱。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答案虽然有了,但是,如果把一切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答案,恐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从“人类的‘罪与罚’”的角度进一步追问:少年犯们为什么如此自私、残忍、冷漠?他们心中的爱是怎样被抹去的?这显然是一个更大的现实,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可以说,作者之所以在这本书里将三个典型案例充分地展开,实际上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告诉我们:专家们一再提醒,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尽管复杂,但一定要通过报道让学生们知道,生活如同行路,社会、家庭、学校包括他们自身都有“红灯”闪烁,他们闯过任何一个“红灯”,其结果都可能是致命的。我觉得,这句话尤其值得警醒。在许多时候,犯罪与不犯罪之间其实距离并不遥远,常常都在一念之间,只在一步之遥,关键就在于要让未成年人(甚至包括成年人)明白,做人起码必须守住底线,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一个个“红灯”,这个底线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不能害人”。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管有什么叛逆,有什么冲动,个性如何,都必须牢牢地守住底线,不能做损害他人的事,更不能做危害他人的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各种悲剧的诞生。
当然守住底线,只是一个基础,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努力与提升,取得更好的成果;但是,反过来,对一些青少年来说,守住底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一方面共创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一方面,青少年自身也要从小牢固地树立底线意识,学会克制自己,远离暴力(青少年犯罪大多与暴力有关),远离各种犯罪。全社会都来呼吁“底线意识”,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青少年犯罪有各种诱因。青少年的理智与心理不成熟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成年人也存在这个问题)。深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与理智特点,是一项已经做了许多,但必须进一步加以努力的工作。在这一点上,这本《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可谓为我们提供了三个鲜活的有典型意义的样本。作者曾受命采访与撰写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贪污受贿一案,其成果《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作者通过对话形式,将笔触伸入到人的灵魂深处,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在《罪与罚》这部书里,作者再次成功地运用对话方式,不仅一层层地披露几个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全过程,而且,就像一把手术刀,把他们为什么走向犯罪、为什么不可自拔的内在心理因素予以剖析,同样取得了震撼人、警示人、教育后来者的效果。作者并没有采用纯粹说教的形式去揭示、去指责,而是启发、引导人去获得认识;甚至引用大量的文学名著来使之获得形象的感受;如在《早恋挽歌》中,作者在谈到青少年情感的盲目性时,借助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所描绘的海底沉船来予以比拟;在《报复惨剧》中,作者借梅尔维尔的《白鲸》说明人被报复心控制所带来的可怕的严重后果;而《团伙泥潭》则借助《西游记》里的“盘丝洞”来加以形容陷入“团伙”的可怕。作者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直取要害、鞭辟入里,使解剖的对象无可遁形,同时给人树立了一面毫发可鉴的镜子,启迪人思考怎样避免悲剧落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自己的身边。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一根芦苇,任何一滴水都可能杀死它;但是,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意思是说具有思想的人才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在读这本书时,我再一次体会到人的脆弱,尤其是当他们还处于青少年时期。要想不被摧折,人这根芦苇就要真正成为有思想的芦苇,而思想从哪里来,那就是要吸引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我认为,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在强调“守住底线”的同时,必须提倡学会读书、热爱读书。
来源:网易读书
- 所有评论(8)
-
赵艳丽令人深思2017-10-16 14:38 回复
-
和泰升很有哲理性,赞一个2017-05-05 07:07 回复
-
张雪梅具有思想的人,才能超越一切,用书籍武装自己 学会读书,热爱读书,做个有思想的人。2017-03-19 07:17 回复
-
谢佳楠令人深思啊2017-03-05 13:46 回复
-
杨海花好书啊!2017-02-16 09:25 回复
-
姜秀一部感人的书。2017-01-17 15:02 回复
-
姜秀人不过是一根芦苇,任何一滴水都可能杀死它;但是,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意思是说具有思想的人才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2017-01-17 15:01 回复
-
王红玲这也是一部启发人思考的书2016-12-30 0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