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现实是教育共同体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6年2月26日 21:16

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共同体是现实的存在,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它。

怎样进入现实联系的本质呢?它始于我们被某一“主体”迷住。

比如读书,入神之际,凝然于形,奔腾于胸;口中寂然,心中倒海,这是在与作品进行精神对话。书读到这一步,或与人交谈,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落于笔端,你会发现,自己是被某位人物、某个细节、某种精神、某处景致深深感染了。

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小时候家里穷,过年过节得到一本连环画,都能高兴的跳起来。记忆中我一岁的时候,因为头睡的不平,妈妈就用哥哥的书本给我当枕头,希望把我的头睡平一点。哥哥学习成绩好,喜欢唱戏,画的连环画比买的都生动。书“枕”把我迷住,在书中找认识的字,是我儿时最喜欢的游戏,有哥哥姐姐陪着,有妈妈爸爸鼓励,晚上背古诗、早晨背易经,雷打不动。那时,爷爷每天来我家用早餐,他进屋第一件事就是问功课。我是老幺,第一个被问到,爷爷总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塞给我一块糖或点心。这样的“奖赏”哥哥偶尔有,姐姐极少。姐姐说爷爷偏心,我和姐姐分着吃。

这是布莱克《纯真的预示》中已经预见的,我能“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也从“一粒沙”去观察自己的世界。

知道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于是早早给女儿创造“一粒沙”的环境。女儿是被毛绒玩具“蓝大象”吸引的,是隔壁阿姨送的周岁礼,直到上幼儿园大班,还白天、晚上抱着,形影不离。“蓝大象”的故事贯穿生活的每个细节,吃饭、洗澡、穿衣、睡觉,开始是我创编讲给女儿听,后来她自己“创作”,边呀呀说着,边胡乱涂着,并被“书”所吸引。忽然发现,无论专注于哪一个伟大事物,总会有一件等同显微镜下面“茎”一样的事物,需要你深入理解它,有系统或无系统地思考。

尝试亲子共读,仿佛在生命海滩上遇到一只通具人性却无法表达的小鲸鱼。为了共游,我把自己伪装成另一只大胖鲸。

开始,每次打开书,女儿会直扑感兴趣的那页,爆笑一通,甩手而去。每每这时,我会快嘴快舌、自唱自演地坚持把整本书内容飞快地读完。虽然只是自己善始善终的自我固执,不过很快发现,并非我一人自作多情。女儿貌似非听,左顾右盼,但像小鲸鱼一样尾随你:你打开一扇门,它进不去——不进去——然后有一天,突然进去了,且大摇大摆,熟门熟路。如果,在她感兴趣的一页,她愿意凝视三分钟,笑得叽叽咕咕;或者,她飞快地抛弃整本书,只对某片环衬感兴趣抚摸玩味。无论怎样,我都百倍精神、万分耐性,陪她傻兮兮地笑。

不是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是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吗?

走进兰坡小学博物馆,考古学家贾兰坡发现的北京猿人,用窄小的额和前凸的“吻”发问:独立的“我”真的重要还是不重要?

坐在宽敞的图书馆,和一年级的孩子一起吟诵: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我意识到,大自然进化的痕迹已经储存于我们的大脑,就像地质学家听到岩石说话,历史学家听到辞世已久的人的声音,作家听到字词的音乐,我们是一株亿万年苍老树干上最新的“芽”,不单属于自身,更属于天地。

如果,“我”分离于万物,教育会怎样发生?

QQ云端,勇气大学,聚谈正欢

话题,小学生语文作业: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填空:作者为(   )而来,又(   )而去

做题的姐姐,小学5年级,帮答的妹妹,芬的女儿,9岁


此题甚有意思,其中变化多多

不知编者,标准答案如何

不同的人,境界不同,答案自然相异

姑且献丑,作答如下

作者为(解惑)而来,又(顿悟)而去


妹妹答:作者为(隐者)而来,又(不遇)而去

多好的孩子,题读得透,有悟性,怪不得芬喜欢

翌日,姐姐抱怨:“阿姨,妹妹把我害惨了”

老师说,正确的答案是

作者为(希望)而来,又(失望)而去

重温那个覆盖整个领域的隐喻,“标准答案”是盖在草原上的巨型油帆布,没有人看见它盖着什么,而油帆布之下很快会寸草不生。

叔本华语:世界是我的表象。不同的人,不同的表象,“迷住我们的主体,和被朋友所吸引一样,会在我们身上发生作用。”

黄色的丛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我站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隐没在丛林深处。

探寻这样一条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核心使命的共同体。”眼前的路,总是连着路,而“我”可能将不再回头。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