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孙彩文:格物而致知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6年3月9日 22:08

格物致知,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概括起来即所谓的“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儒家修养理论。“格物”与“致知”是八条目之中的前两个,是修身的基础。

周濂溪太极图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其秀,乃心灵转向,格物致知。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是心灵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是全世界的普适价值。

温习一下这随手撷来的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山岳——若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成立的话,至少这洁净的山光水色乃必须的罢。可是,它们今天又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夜寂静……今安在?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适当”指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这是休谟的价值判断,重“善”和“美”。

而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得高额奖金。我们凭着长期的经验和自身研究成果,确信已经发现了一种别样的、更加有效的方法。把一套模式和操作规程交给教师,希望教师在面对复杂挑战时,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开发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其实简单有效的方案是有的,即习总书记强调的潜心育人。一是教育的主体是“人”,二是教育的路径是“觉”,三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智”。教育的主体是“人”,指教育的指向不是技术,而是“精神”;教育的路径是“觉”,是让人明心见性。教育的目标是“智”。是圆融三个层次:知识、思维、建立在规律之上的对道的理解与应用,即转知成智。这是教育的反馈回路:学习知识——打开思维——发现规律——创造新知,是儒家的格物致知,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智慈双运组合而成。

唐儒李翱说:“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格物致知,无道之悖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为了容纳和排比“我们的经验”,说:因果性概念已经不敷应用了,必须用互补性概念这一“更加宽广的思维构架”来代替它。格物即穷致事物之理,穷理自然就能致知。

无道,是格物致知源头闭合的反馈回路,是理想照进现实。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