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学生读书感悟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6年3月13日 16:14

1.靛颏文化

——读《正红旗下》有感

     初二(16)  马子麒

 

养鸟遛鸟,是旗人留下在北京的艺术。单是那精致的竹笼,笼里小巧的磁食罐,磁水池和竹产就已是绝佳的艺术精品,更不要说红颏蓝颏,鹞鹰胡伯喇的讲究。在那样的末世里,旗人们的生活似乎被靛颏鹞鹰,京剧三弦,还有烟花爆竹,风筝春灯,乃至于芝麻黏糖红枣蒸糕等等精致考究的享受浸没着,沉迷着,陶醉着,“似是作着个细巧的明白又糊涂的梦。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化。

清末的旗人享受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赊账,心安理得地买缺领俸禄,心安理得地看着同一座城里的回民汉民一生也挣扎不出穷苦生活的阴霾。因为,他们是旗人,他们有权享受高人一等的生活。因为,他们有能力买来个骁骑校的职位,领着每月的几两银子在平民面前耀武扬威。

但这享受也是有等级的,高官要臣的家里可以养一只珍奇的白老鸦,可以请戏班来清查恭候地唱一整天,而普通旗籍子弟只能逗弄几只绿蝈蝈或是凑社听戏。就如同《红楼梦》般名门望族里个个爵禄高登,互相间权财交易早已将政府从内里蚀尽,而低等旗人也只能例行公事地买个骁骑校,贪几只蝈蝈钱。这是政体决定的——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政府中腐败已成为一种必要。而同时,高至国家要臣,低至勉强糊口的旗籍子弟,没有人不明白着腐朽的清廷面临崩溃,太平的日子没有几年了。

逗弄着靛颏的他们不是不知道“衢州人食人”的现状,可那政府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早已被黑暗的现实击碎了:他们若不以旗人的身份去赊账去买官,恐怕自己也只能过着“人食人”的生活了。可这至少还算作一种优等待遇啊,毕竟依仗清政府给旗人的几两银子和赊账买官的权力也能勉强地生活下去,而且是比别人好地生活下去,他们所想只有多维持几时这样的日子,又怎么会有舍弃所有待遇以及旗人的高贵身份去反抗清廷,追求什么遥不可及民主,自由的道理呢!于是这“正红旗下”的旗籍血统便多么宝贵,也是旗人生活的唯一依靠了。可眼看外国人或是追求民主的中国人就要轰破了紫禁城的大门,清要亡了,“旗人”的优待要没有了,他们就要“食人”而存了,那种心底潜意识里德恐惧多深啊!

此时的他们再也不敢清醒明白地看一眼时局了,再也不敢计算着亡国的日子了,再也不敢面对现实了,只好让自己沉在靛颏艺术精致又让人迷醉的酒酿里了。至少现在,当下的几年,他们还能尽量地利用旗人的身份,尽量去享受啊!若是不抓紧亡国前最后的几天弥留,谁知树倒猢狲散了,他们的结局又会怎样啊!

于是,亡国愈近,人们愈是粉饰太平,好麻木了自己的感官,让自己不那样清醒地意识到亡国也就不那样恐惧。因此这玩弄靛颏的关键便是要入迷,沉醉在那个糊涂又明白的梦里啊!《正红旗下》北平的旗人是这样,《子夜》上海午夜的霓虹是这样,《红楼梦》荣宁二府的花柳繁华是这样,飘荡着《玉树后庭花》的秦淮河凝金带粉的流水也是这样……这亡国中的粉饰太平,恐惧中的沉迷陶醉便是靛颏文化。它随着国家的腐朽衰败而兴起,随着觥筹交错,轻裘肥马的官宦生活到达精细考究之极致,其后便与国同亡去,留给后人那样一种极致的享受文化,也为花颏俏丽的羽毛与竹笼精巧的雕花赋予了沉醉之外的亡国的哀切与历史的沉重。

靛颏文化是亡国的先兆,而亡国之责却不能归于遛鸟人身上。在那样的社会体制中,连书都读不起的八旗子弟们,除了赊出几只靛颏来玩弄,又能怎样呢?

 

2.追忆北平

初二(16)  马子麒

 

地理课上重温了“北京欢迎你”的mv,看那巍峨的长城,磅礴的故宫,庄严的祈年殿,精致的“荷花市坊”牌坊,在灯火辉煌鎏金溢彩的北京夜景中,幻出那个提灯笼的红衣女孩的身影,走在北京的胡同里,走到周三下午阳光暖照的丰富胡同、富强胡同里……

参观完老舍纪念馆,时间尚有余。我和雨辰结了伴,一跨出丹柿小院的门槛,便被那窄长而曲折的胡同吸引去。像是步入一张略发黄的黑白旧照片里,满眼青灰的砖墙像是隔去了一切的喧嚣。两旁是闭而多不锁的四合院门,也偶有窄到一人宽的小弄再向里延伸。眼前是大片的灰色调,除了偶有的贴在门上鲜艳的“福”或一些年画。下午正浓的阳光融融地弥漫在空气里,让那冷的青,淡的灰都调入了暖的微黄晕散开来,正是旧照片的效果。并不混浊却略带暖意,像是掸一掸灰尘就能看到闲中静里那一北平的真谛。静谧的,微醺般淡淡的阳光的味道,砖墙的味道,尘土的味道,四合院、胡同的味道,老城旧照片的味道,皇城北平的味道,蕴酿中像是把人的心也化了。

再往前走便有了几层的矮楼,生活气息更浓。砖依然是青灰或是暗到发灰的深红,楼前点缀着几辆破旧的自行车,也是彩漆剥落得斑驳。亮丽的是楼前衣线上晒的被褥衣物,在最好最浓的阳光下,色彩凝注使黑白照片都活了,一如棉被里流动的阳光,直炫烂到人们的瞳仁里。让我看到原本停在那里的自行车转起轮子带起尘土载着主人去到不远旁边的王府井了。还未见绿的树梢上霎时有了鸣蝉,树下聚了下象棋的老人,绿荫里闲谈着棋盘里外的话题。孩子手执竹质风车或是鲜艳的面塑泥人跑着跳着笑语声融进阳光里去了----那时照着他们的阳光里,也是现在要把我们暖得融化了的阳光里。起风了,把我们的心吹去了小羊圈。

惊异于这里的沉静,朴素与温馨。这胡同,让我在早春三月的时节第一次感受到冬去春来阳光的柔软,也唤醒了书中历史中,心中梦中那个长醉不醒的北平。我似看到《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家的老宅,看到《四世同堂》里的小羊圈,《野葫芦引》的香粟斜街三号的高墙;看到八国联军烽烟下的北平,看到紫禁城还繁荣着的北平……一代代溯下去,直到燕、蓟的时代。厚重的砖墙延伸到不可追溯的远古,历史将我紧紧包围,卷着挟着我向里,向里……

不知是因胡同太深还是砖墙太厚,这里的一切和外面王府井的繁华俨然两个世界。我想着到了夜晚,那边一夜的灯火一片的辉煌,这边却是窗里透出的寥寥几片淡橘色的光晕。或许还有绚烂的灯影所在深宅大院里吧?但愿。

多想推开厚重的大门,看看里面究竟有无光影中恍惚如梦的青砖白瓦红灯笼。还是不要吧,隔着大门看到多少院中满是苔痕的旧鱼缸,斑驳树影搅乱了未完的棋局,房门雕窗里的红木八仙桌,桌上灯影下贮满着笑语的麻将牌……多美一次醉里梦里的游园,恐怕推开门看到的只有惊梦了。高科技产品齐全的新院子却带来那样一种现实与破碎的辛酸。我不想以传统为由,螳臂当车地反对科学发展与人类生活的改善提高。我也清楚地知道,农历中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痴望着零星几户门上的年画,我的眼前幻出满街门上一片艳红的景象。或许算作一种自我安慰。

走着不知穿了多少条交织的胡同,也不知怎的就到马路旁了。出来才发现又一年的春天已经到来。几天后皇城根下柳荫旁该是遛鸟人了吧。

                             

 

3.定——读《明朝一哥王阳明》

初三16班 季北辰

 

读《明朝一哥王阳明》时,我为他一介文官竟能剿灭宁王数十万叛军谋反而称奇,我为他的学生成为各个领域首屈一指的人物而惊叹,也为他的思想传数百年而不衰,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叫绝。然而一书读毕,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他军事上的才能或政治上的谋略,而是定。

定,“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心定,“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安定,相信“圣人必可学而至”的坚定。王阳明在我的心目中总是一个气定神闲,处变不惊,光明磊落的形象。

身处乱世,王阳明的周围充满了险恶。佞臣当道,乱臣谋反,心中的定力却使他一次次化险为夷。雾气蒙蒙鄱阳湖水上,远远望去,一片白帆与水天融为一体,无边无际。王阳明的手下只有几万拼凑出的军队,而重赏之下,宁王手下异常凶猛的叛军来了,炮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威慑人心。遮天蔽日的弓箭和碎片隐没了阳光,却震慑不了王阳明。他在鄱阳湖的座船上指挥若定,泰然自若,在劣势中因心战中取胜。终于,他用拼凑的部队打败了宁王的精兵。心定使他处变不惊,用良好的心态打败了对手。

步入官场,他渐渐觉出了官场的险恶与黑暗。阉党专权,大量的官员被贬,他在上疏后,被远谪龙场。他没因名利的得失消极、沉沦,而是安定下来,自愿讲学,为偏远山区的人们传播知识。而在贬谪的痛苦中,他利用此时的宁静沉思着真理,不因浮华的逝去而悲哀。淡泊名利的安定使他最终迎来了曙光:心即是理。在偏远的无人问津的山区,在荒凉而孤寂的恶劣环境中,他迎来了光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伟人常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炼就的,王阳明亦是如此。他在一片寂寞中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理,在一无所有之时用自己的定力求索到了向往已久的光明,达到了所求的境界。

如果说为官的他只是使明朝的苟延残喘得以延续,那么他对“成圣”的坚定信念则对中华思想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以成圣为目标,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始终不渝。他的为圣不仅是“独善其身”,还是通过传播光明兼善天下。传播光明的道路是艰辛的。在程朱理学为正统儒学的时代,心学自然不会受到官方的认可。然而,他不在乎官方是否认可,他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接近真理。别人以做官为目标,他以传播真理为目标。以他的能力与才学,入阁拜相也不成问题,而他却志不在此。他用人格力量感化那些仍存善心的“恶人”,用过人的智谋,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他希望看到的是人们心中的良知都苏醒过来,而不是为了官场上的得失。如果人人都能“致良知”,不知世上会少多少杀戮,多少悲剧。因此王阳明用自己对“人人皆可为圣”坚定信念,照亮着,点燃了他人心中的光明。

“定”,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一种信念。王阳明的“定”,让我看到了一个宁静、安详,心中有定力的王阳明。这样的“定”,造就了中国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王阳明。

 

4.美的体悟

——读川端康成《雪国》

初三16班 车 凯

 

读书时,最好能抛开内心的纷争。为书,为作者,腾出一片空间。

可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时,我却时不时合上书,总是眺望着窗外。巧的是,雪花却在空中飘飞着。忽而密密麻麻,仿佛天幕也跟着一起下来了,忽而只有零星的几点在忘情地舞,既轻快又稳重。富于变化的,却从不觉得眼花。后来又重温过几次,也一定是伴着雪,或是雪后初晴的阳光下,才更有韵味些。

《雪国》这名字自身便是富于想象的。它背后是什么?可以是寂静、是纯净,也可以是空灵。当一切都覆上白色,在太阳下闪耀着银光,整个世界好像被从梦中唤醒。美得如此让人沉醉。而想到这雪将在照耀下灿烂着,终于消融,又不免叹惋。叹惋于雪美的徒劳,却徒劳的美。

于是觉得驹子这一人物带有些许雪的气质。她出生在雪国,是师傅的儿子的未婚妻。虽然她并不爱他,可他身患重病时,她却为给他赚钱而当了艺妓。她很天真,信任她的情人岛村,在他面前吐露出自己的内心。时而是碎碎的絮语,时而又是如火一样的激动与痴情,时而如少女般的娴静,时而又是妩媚得动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离开雪国时是她的未婚夫送别的,然而在未婚夫临终前,送情人岛村离别时,她却怎么也不肯回去,看上最后一眼。甚至在未婚夫死后,也不愿去上坟。真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啊!

或许正在于她的天真,着了迷便忘掉其他的一切,从而变得无情。就像雪,无论多么美,可捧在手里总是冰凉的。因此她的美也如血般的冰凉,成为了冷艳之美。从另一面来看,她却又是悲惨而受挫的,想通过辛苦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岛村于是从她身上发现了徒劳的美,算是雪的气质的另一种体现。

叶子,驹子的好朋友,也有着雪的气质。她替驹子照顾病重的未婚夫时,还是为孩子洗澡时,都有着母亲般的慈爱,也是同样忘我的专注,认真。这不仅是做事认真的态度,更是情感上的投入,照出她如雪般晶莹的纯洁。书中还特意多次写到她声音的优美“几乎是悲戚”,空灵到了极致。她与驹子是那样的不同,从叶子“除了行男哥(驹子的未婚夫),不愿为任何人守坟了。”便体现了。可她们之间的手足之情又非语言能形容。“一定要替我照顾好驹姐。”叶子求着岛村。她的美更是理想化的了。

而岛村,整个故事的经历者,是不是能反映出川端康成本人呢?岛村起初研究日本舞,尔后又醉心于介绍西方舞。大概是川端康成本人对于日本的东方文化于外来的西方文化无所适从的青年经历的写照罢。而岛村对于西方舞蹈的兴趣,完全来自于他并没有见过,想象中的舞更加迷人与令人向往。是非现实情感的表现。而岛村把他对驹子的情感与对西方舞的兴趣类比,不也是对于两人之间奇特的爱,几近于抒情而不现实的感情岛村本人的看法吗?怪不得说驹子“徒劳”,两人间“虚幻”的感情加深了这一认识。而这,也应看作川端本人对于“雪国”这一虚幻的意境的情感罢了。

故事到了结尾,岛村、驹子两人再次临别前去看意外的火灾。冬末的晴空下,雪中的两个在浩瀚与寥廓下,心反而贴得更近了。却惊讶的发现叶子为救孩子死在火中。岛村心想“她没有死,只不过生命转化了。”烈火中,雪化成了一滩水,滋润着即将回春的大地。

而驹子呢,终于在叶子的死前承受不住了,疯掉了,又一次印证了“徒劳”的看法。

岛村立在那里“银河好像哗啦一下子垮掉了”。

悲情的主题下,心里又有着什么在挣扎。活着,本身就是挣扎嘛。

两个如雪般的女子,更显得坚忍了。

回味时,川端康成的写作风格是在是感触颇深。他很少(不是没有)直写人物内心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人物语言的鲜明表达较之直接的描写要更真切。更多的,则是着眼于环境上的细节,秋的山林,纱窗上死去的虫、静谧的冬雪,进一步再生发人物内心的感触,淡淡的,可妙在余音绕梁。虽也用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处理手法,但明显带有中国古诗词塑造意境时的技巧,换一种说法,就是诗意。(日本人称其为“物哀”我不太能理解异国的文字,觉得这一词更贴切。)

长歌、缫丝纺纱、晾稻、琴、唐诗,这些兼有乡土与传统特色的意象,也给小说带来了东方的特点……(东方的文字,就应懂得继承)

在又一个雪天中写下这些文字,算是随景而发吧。一次重温,一次对美的体验。

 

5.他

——读《悲惨世界》

初二16班 李耀实

 

对于“他”,《创世纪》称上帝,《古兰经》称真主,宿命论者称命运,老百姓们称老天爷。                                                              

“他”有着不同的名字,以不同形态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无论科学理性的探究提出多少确凿的证据,“他”绝不会从人们脑海中彻底消失。

当你面对着种种绝非人力造就的巧合、意外,你是否会想到,莫不是有这样一个“他”,立身于重重圣光的环绕中,带着天神般高贵的仪态,用手中权杖主宰着世间万物。碌碌一生终了,又是否会面对他的审判,再无法隐瞒一切隐秘之事,由他了却一生的因果,给予最公正的奖惩。    

在名著中,我曾一次次找到“他”的影子。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本是普普通通的穷苦人家,早已饱受生活摧残,却要为罪恶的社会制度、为无法代表正义的法律,过上十九年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若不是米里哀先生,只怕他的一生都只会充斥着仇恨和痛苦。难道最初他应该眼睁睁地看着妻儿们病死、饿死么…

《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那个昔日意气风发的自在少年,在时代的逼迫下成为了落寞孤寂的老者,找不到活下去的希望。难道他的一生不是一直在寻找正义、真理么?为什么最终他要被世界抛弃,历尽磨难才能见自己孩子一面。

《童年》中的阿廖沙,《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他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遭受苦难、痛苦、挫败甚至死亡…

不得不想到“他”,不得不感受到“他”的存在,不得不明白人力不可能决定一切。

在这些文学巨匠们的作品中,都包含着人力无法改变的命运造就的悲剧。这是巧合,还是他们每个人在对世界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剖析后得到了相通的感悟?

在这世界上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着大转折、大悲痛,功成名就者会一夜间身败名裂,默默无闻者需常年承受苦难。那些无法制止的各类事故造就的悲剧,让幼童失去心灵的依托,青年丢失人生的目标,中年人不能尽享成功的喜悦,老人难得晚年的安详…难道这些不是“他”的手笔,人力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我模糊地看到“他”的形象——凌驾于人类之上,散发着冷酷帝王的气息,让人不得不畏惧、敬而远之。

但是,生命就这样卑微么?人类在思想领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那些伟大哲人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深思之后,绝不会将一个人一生的意义简单地定义为承受苦难。生命应该是精彩的,“他”所造成的也绝不仅仅是令人无法反抗的痛苦。

一个人存活于世上,有幸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个鬼斧神工的世界;有幸思考,以此让自己的灵魂变得丰富、高贵;有幸拥有情感,能够感受善与爱。这样的生活是值得享受的。对于有幸拥有享受这样生活机会的人,就无需抱怨什么了。他们的抱怨只因为没能发现已拥有的美好。苦难过后,那些本触手可及的幸福感自会被发现。创伤留下的伤疤随着时光逝去而愈合,而留下的感悟会永久的帮助他们。

只是,还有部分人连上述最基本的美好事物都无法拥有。《悲惨世界》中小珂赛特从出生便没有任何亲人,只能忍受德纳第夫妇残忍的“奴役”。“小百灵鸟”的称呼成为了让人心痛的讽刺,这百灵鸟在德纳第夫妇眼中就是个奴隶!为什么,她经无法拥有一个几乎人人都有的世界?

她的经历、那个“他”的无情令人无言以对,只能沉浸在无声的压抑、痛楚之中,默默为她祝福。她所经历的无情悲剧让她纯净的灵魂显得高贵又令人爱怜。突然想到,在所有文学剧本中,最打动人的永远是悲剧。莎士比亚作品中最触动人心的永远是苦难面前人的选择。因为面对苦难,人的特性会被放大,伟大人格正如无暇的美玉,在黑暗中更熠熠生辉。

不光是她,无数伟人都因承受了“他”的打击而被人们铭记。面对无情的“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奏出坚定和勇敢,海伦凯勒的双眼从黑暗中感受光明与美好。“他”在人世间造就的除了悲剧,还有悲剧中高贵的灵魂。便是葛利高里、冉阿让、阿廖沙等人,也是因痛楚而被人们铭记。

“他”,尽管无法为人的意志所改变,但是人也应当泰然地面对他。生命中出现挫折,正如白天过后会有黑夜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接受“他”,才是真正接受你的人生。

 

     6.也是一堂语文课

初三(16)班   马子麒

 

    故居展馆参观,也是一堂语文课。

还是初二的时候,周三下午两节语文课,老师就带我们去故居展馆参观。还记得鲁迅故居的旧屋老树,记得丹柿小院的苔布鱼池,记得卢沟桥天光水色中不改威严的石狮肃对着宛平城墙的弹洞,也记得现代文学馆中穿越时代的文学之旅。

这些地方都是值得去也应该去的,仅是作为华夏儿女,不应将自身文化的意趣也忽略了,便要去的。可这堂语文课上我们看到不止诗里书里的那些,更看到藏于心底的一种文化归属——这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也是一堂语文课的最终目的。

常常觉得,在那故居或圣地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大师的生平,不仅仅是一段曲折的历史,而更多是一种心情。或者说,在那里浓郁的文学或历史气息熏陶之下而得到的心灵的滋养。溯到根本,即是对文化的热爱。这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中,给我留下比展览、介绍还更深刻印象的,是丹柿小院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几人为伴在弯转的小胡同中漫步,是从纪念馆出来的卢沟桥上,同学们数着石狮,凝神在那些炮弹下的残破,久久沉思;是现代文学馆的自由时间,大家寻着草丛树影间的地方去阅读……这些不是简单的几张展板,或一段介绍,更不是一纸课文能带来的。这些,于我们而言也都远胜于那些文学大师们哪年哪月做了什么,或卢沟桥一战具体有多少人参战——这些是信息,也是我们应该了解掌握的,却是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得到的。

但这堂语文课不同——因为,我们亲身去了。我们远程来到那些心中的地方,不为那不来就可得到的信息,而为了瞻仰一些曾知道的或不知道的,让那圣地的气息在心上留下永恒的影迹。在这语文课上,我们学到的是种种精神,乃至溯寻那甚于精神的,将古今,将那所有圣地连结起来的,文化。正如《飘》中阿什利曾说过的:“我不为荣誉而战,却为那家乡月光下的木兰花。”这“木兰花”,即是一种文化气息的具体体现,想来正如老舍故居前那深而长的胡同,正如卢沟桥上战火印痕下矗立的石狮,亦如现代文学馆的那片浓荫。这些文化的具体形,撩动了深藏于我们心底的文化的弦,将那不为我们所知道却又时时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归属呼唤而出,让我们真切地感到,这片华夏的土地上有那系住我们心灵的什么,感到一种由心而发的深沉的爱——把这定义为对文化的热爱,也是爱国的核心。

或许真的是只有亲自站在那片气息氤氲的天地之间才能有那一种自然散发的同源的感情——这正是这一堂语文课的特殊之处,直抵了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爱自己的文化,感到那种灵魂对于文化的归属。

所以,这故居展馆参观,是一堂真正的,根本的语文课,因为这堂课上的语文不在文字间,而已深在心底。

 

7.心城

——电影《天空之城》观后

16班  包雨轩

 

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儿一同生存,与种子一同过冬,与鸟儿一同歌颂春天。

                                            ——肯得亚山谷之歌

古希腊的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地的儿子是一个巨人,被母亲赐予无穷的力量,没有谁能够战胜他。但有一次,他的对手将他诱到空中去决斗,双脚离开了大地的巨人无法再从母亲那里获得能量,最终战败被杀。离开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神勇无比的巨人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古希腊浪漫的诗人们或许从未想到,昔日襁褓里的人类文明会成长为今天巨人般的现代社会;他们更无法预料,当年试图通过神话留给后人的忠告,却在被人类遗忘了几千年以后,被一位东方的老人在这喧嚣世界里用心灵聆听到,并用一种比神话更具震撼力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这便是宫崎骏,和他的电影《天空之城》。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着实被那童话般的故事和天籁般的声音感动了。看两个年幼孩子的历险,看他们坎坷的友谊亦或是朦胧的爱意,听着纯净愉悦的童谣里那淡淡的忧伤,早已过了那个年龄的我不禁生出一丝怅惘。充满着憧憬、青春与向往的乐声里揉入了一点悲天悯人的味道——仿佛是对逝去的祭奠,又仿佛是对爱的呼唤——至少当时的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追念那纯洁宁静的心城,小女孩的善良、小男孩的勇敢都是质朴的,并未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失去了本色。在寻找天空之城的人群中,有人为权力,有人为财富。但我看到,巴鲁和希达两个人在草地上欢呼,拥在一起微笑,甚至能嗅得到野花的气息。对于他们来说,天空之城就仿佛一个梦里的童话。还有阳光,那么灿烂的阳光,明媚得耀眼。

几年以后再看这部电影,同样嗟叹。嗟叹却不再为男孩女孩简单纯洁的心城,而是为一座城市的毁灭,一个文明的分离崩析。拉普达的灭亡仿佛一个可怕的寓言,那天火爆炸的场景不就恰似广岛的蘑菇云,那机器人的炮火不恰似现今的激光武器?片头中风的女神微笑着吹拂大地,望着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拉普达人简陋的风车,后来蒸汽机的浓烟开始弥漫,直到诞生了第一架飞艇,最终天空之城伴随拉普达人一起升上天际。

黑色的云朵遮住了风之女神的面容,却遮不住她的吹拂。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一艘巨大的飞行舰在乌云和雷电里降落,拉普达人成群结队地走出。年复一年,天空变得澄净,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又一次竖起了简陋的风车,而拉普达却仿佛成了永远的谜。片头的最后一幕里,希达静静地立在风车旁,微风轻拂起她的衣裙,也翻开了这美丽童话的扉页。

再次看过整部影片,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为何数千年前的拉普达人要自愿放弃城市,重归大地?宫崎骏借希达之口告诉了我们:无论拥有多么可怕的武器、拥有多少恐怖的机器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拉普达文明的生命之树就不能够生存。或许,当我们人类也使自己的城市浮上天空,让万物之根离开土壤的时候,也会惊叹满足于自己改变世界的力量,会得意洋洋地俯视着大地。但,当天空之城越建越多,文明越来越发达、繁荣的时候,拉普达人忽然将目光投向了大地,渐渐悟到正是大自然给了拉普达文明以生命力。于是,他们便毅然放弃了那些人类如今梦寐以求的财富、权利、奢华、发达,像大地之神初生的婴孩一样,以重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固然,这是物质文明的倒退,但却是精神文明的进步、是拉普达人精神的升华。

所以真正的悲歌,并非他们数千年前的离去,而是这昔日伟大文明的结局。当希达和巴鲁一同念出毁灭咒语的那刻,我忽然明白,那悠长伤感的旋律不仅寄托了两人纯真的友谊,更献给了拉普达的消失天际。一切看似坚不可摧的东西瞬间灰飞烟灭,黑色半球体中所有被封存的“标志着发达的科技与繁荣”,迅速地瓦解、坠落。天空之城的重现成为了它最后一曲悲歌,千年文明的一切痕迹都荡然无存,唯剩下记忆之中,空中城堡渐渐远去的背影。

纵是如此一个伟大的文明,一个有勇气重回大地、重归简朴的文明,却不得不在贪欲和野心面前自毁,在灰暗心灵的沼泽里在劫难逃。表现在电影里,穆斯卡便是贪婪、欲望的化身;而希达和巴鲁,则都背负着沉重的宿命。科技是无罪的,文明是无罪的,有罪的是滥用它们的人呐。

失去了文明存在的天空之城终是飞走了,飞向了看不见的高高的远方,留下的只是一份纪念、一段思考。正如希达所说,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儿一同生存,与种子一同过冬,与鸟儿一同歌颂春天——这样才能遏制贪欲,才能使文明之树长青。

 

8.失 望

     ---观话剧《四世同堂》有感

初二16班 刘朝

 

周五,我去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看了话剧《四世同堂》。原本对这场话剧满怀期待,但看过之后却对它十分失望。

在原著中,情节十分丰富,有很大的波折:钱老人入狱,桐芳、小崔、李四爷的死,大赤包的强大的权力……这些曾让我和北平的人们一起陷入绝望,一起落泪。而瑞全的归来,大赤包被抄家,蓝东阳被炸死,让我看到了希望。而在话剧中,并没有让我看到绝望中的希望---因为根本就没有让我陷入绝望。这部话剧的情感十分平淡,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悲,原因在于人物的刻画上的失败。

老舍的笔下,极力刻画了这样几个人物:钱默吟老人、祁瑞宣、祁瑞全、大赤包。

钱老人,被捕入狱,遭受日本人的毒打。回来之后遍体鳞伤,但那颗反抗日本人的心却更加坚定,从此成为一名活跃的地下工作者,为抗击日本作出了很多贡献。我原以为话剧中会有钱老人在狱中被毒打、和祁瑞全谈心以及一些地下工作的场景。而话剧中的钱老人只出现了几次:开头出场亮相、被日本人带走、回到胡同见冠晓荷、和日本老妇人告别回到自己家、与瑞全见面、庆祝祁老人八十大寿和谢幕。这几次出现和我设想的完全不同:没有体现钱老人被屈打但不折不挠,只演了被抓走,又回来。回来时也并非原著中所描写的那样“口中已没有了牙。身上还是那一身单裤褂,已因颜色太多而辨不出颜色,有的地方撕破,有的地方牢牢的粘在身上。赤着脚,满脚是污泥,肿得像两只刚出泥塘的小猪。”而是身上还是那身褂子,深蓝色,崭新的一样,头发整齐,脚上一双布鞋。最让我惊奇的是,鼻梁上还别架着一个完好无损的眼镜!这是被迫害吗?恐怕是遛弯去了吧!钱老人和瑞全见面的片断,本应该讲述瑞全的经历和工作,但话剧中只演了两人见面、进屋,而对话内容我们一概不知。

祁瑞宣,原著中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他希望出城去抗日,但由于家庭的限制,没能出城。但他总是默默地支持抗日,向人们灌输抗日、爱国的思想。这也是一种贡献。而话剧中,他被刻画成了一个见了冠晓荷只会使脸色、只会唉声叹气的窝囊废。一点没有了祁家的主心骨、顶梁柱的气概而显得非常懦弱。原著中,他当老师是为了坚定学生抗日信念,劝更多的人到前线去。而这些光荣事迹并没有出现在话剧中。

瑞全,在哥哥的开导下出城斗争。经历了大风大浪,最后回到了北平继续战斗,杀死了特务招弟,镇住了蓝东阳和胖菊子。在话剧中,他的哥哥只说了几句,他就坚定地说:“我要出城!”并没有表演出他内心的变化和不舍。从外面回来,是为了工作,为了搜集情报,顺路为祁老人过八十大寿。但在话剧中,只演了他为祁老人过八十大寿,没有演一丁点儿他的地下工作。这就是黑白颠倒、本末倒置了。

大赤包,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角色。在看到她的厚颜无耻与恬不知耻之后,我想狠狠地揍她一顿。话剧中的她被刻画成了一个可笑甚至有点可爱的泼妇。大赤包在原著中是一个身着锦袍,脸上涂着胭脂,每天打牌拉关系干尽坏事的人。她在剧中,却没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反而一出场,总会引人发笑,俨然成了一个活跃气氛的小丑。

这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四世同堂》本是一部沉重的书,为什么还要活跃气氛呢?这不就破坏了悲伤的意境?原著中,老舍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中国人民压迫不倒的反抗精神。书里充满一种亡国的悲哀,这种悲哀让我们有一种去反抗、去斗争的冲动,这种悲哀激起了我们的爱国精神,这种悲哀让我们感动无比。而话剧中,只是伤心---人死了的伤心,再无其他。

本来,我满怀期待而去,想看到一幕幕可歌可泣或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然而,我没有看到《四世同堂》中鲜活的人物,没有看到《四世同堂》中反抗的精神,没有看到《四世同堂》中爱国的情怀。看到的却是对“房价”、“送礼”等社会现象的讽刺和调侃。不知道是导演田沁鑫没有读懂《四世同堂》,还是他有意曲解了《四世同堂》,把一本表现民族大义、国恨家仇的伟大著作有意无意地异化成一种社会情绪的大宣泄。

话剧《四世同堂》着实让我失望——因为,它肆意地歪曲、糟践了老舍的《四世同堂》。

 

9.江南之旅——青瓦

初二16 包雨轩

 

登上茶馆窄窄的台阶,脚下的木板颤颤的,随着脚步吱呀作响。临窗而坐,窗外是一片高低错落的屋顶。静静地,我凝视着屋顶连成一片整齐排列的青瓦……

许久,真的是许久,都不曾有过这样悠闲的心境了。或许是被都市的喧嚣堵住了双耳,只此刻才捕捉到每一丝细致的颤动;或许是被城市的繁华迷乱了内心,仅此时才留意到每一块普通的砖瓦。古老的小镇,悠长的街巷,朴素的青瓦……,只有在此时此地,才会有如此心境,闲适而充满诗意。

若是在城市里,像这样的瓦片只有在街角巷尾、垃圾堆处才可寻到,且大都是支离破碎的残片,哪里还有它本身应有的泥土芬芳与乡村气息?而现在,眼前的青瓦一块一块整齐地排列着,瓦瓦相扣、片片相连,微雨后的青瓦温润干净,散发着淡淡的、幽幽的光泽……

这青瓦,虽没有多样的艳丽色彩,只单调的青黑,却是许许多多相同的个体错落有致地排列。它们密密麻麻而不显凌乱,从屋脊直布到屋檐。再向远处,仍是相似的重重叠叠的景象,直至视野所及最远处。那青瓦的颜色也渐而淡下去,似一片用墨浅浅地涂抹。不需寄情奇山异水,只那满眼的极普通的青瓦,便成了最美的意象。

青瓦是如此平凡寻常,但凝望中却感到一种由衷的,发自肺腑的舒适感。时间也仿佛变得缓慢下来,少了一份仓促,多了一份淡定和平和。

城市中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琉璃与大理石富丽堂皇的光影,那黑色的粗糙的瓦片在繁华城市的林立高楼中会显得格格不入。唯有这小镇,唯有这小桥流水的安然,才愈加凸显这青瓦的朴素自然之美。也只有这幽幽的青瓦,才配得上江南的古朴柔情,与沉淀下千年历史的山山水水的宁静。我想,如果没有了这些鳞次栉比的青瓦,江南就不是梦里的那个江南了。

青瓦墙头茶飘香”,我的目光仍留恋于清新雅致的青瓦白墙,舌尖回味着菊花茶淡淡的清香。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