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杨小洪:时间去哪了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6年3月13日 16:17

前几天,Bobo整理了E时代团队的q聊发给我。细细回读,发现里面有不少精彩的对话。于是就起了个念头,把它们加工整理一下,挂在博客里,与博友分享。

下面的这一篇是文君对我的采访,题目是时间到哪去了?内容我不想多谈,采访中已经有了我观点。想介绍一下文君,于是在头脑里搜索对她的记忆。文君这学期应该大三,采访我的时候才大二。记得大二上,她选修过我的课《外国教育思想择介》。她是一个比较文静的女孩,没见过我那魔鬼训练营一般的课程。一个学期,应该学得很辛苦。

我的课程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那里应该有她的详细记录。于是我登录了平台,果真找到的她的信息。她当时担任了0303组的组长,是个认真负责的姑娘。摘录她学习的一些片段,让大家可以直接感受一下她的学习和进步:

2013年9月23日 1:14:16  

第一次上杨小洪老师的当代西方教育思想择介课,说实话,上课之前我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听很多单周上过课的同学说,杨老师上课时语速快,所有内容只讲一遍不重复,和别的老师上课风格都很不相同。也见过不少同学提起杨老师的课堂及作业表现出的那种抓狂表情,于是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到了杨老师的课堂。  

接下来就是传说中的神一样的课堂。有了之前的心理准备,我觉得这门课并不像之前很多同学描述得那么恐怖和夸张。可能是我坐在第一排的缘故吧,我前面就是杨老师的讲桌,所以一边听讲都能跟上老师的速度,还能够帮助其他同学。 

知道这门课的组长是要抢的,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等着这个职位,于是做好准备,在杨老师说开始之后,就发了一个帖子,如愿以偿地抢到了第三组的组长。 

我在想,为什么现在的课堂越来越少有人举手发言?为什么现在的课堂大家这种主动参与度越来越低?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宁愿放弃让自己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放弃一个班级整体的形象和荣誉,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沉默? 

2013年10月27日 18:43:39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二次课小组做PPT。由于第二组解散,我们临时得知轮到我们第三组做PPT。而更不幸的是,那时候已经是deadline的前一天下午,正处十一假期,我们无法进行FTF讨论,只能通过网络。于是当天下午我就发短信告知组员,通知大家晚上六点在我们的QQ讨论组里讨论。而那个时候,我收到的短信回复都是非常肯定的“好的!”“OK!”“一起加油!”之类的话,让我十分感动。感谢我的组员,在这么紧急的时刻,通过这样一些小细节,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每次下课后看组员们发上去的聊天记录,都是一种思想的碰撞,都能擦出闪亮的火花。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思想,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观点。很多时候,我能从组员的文字中看到她们的身影,那是和我多么不同的个体,有着多么不同的思想!

所以,看着组员的文字,我总能很有想法,想说的话源源不断甚至比上课的时候还多。更多时候,会为自己没有想到的观点眼前一亮,会为自己难以表达却被组员表达出来的观点惊讶,会为这样一种奇妙的碰撞和火花而感动。有时候,我会觉得,哇,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和交流。 

2013年11月10日 23:06:18

今年我大二。经过一年的英语专业学习,我对自己的大二原本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然而,有一个人闯进了我的生命,打乱了我的学习思维,颠覆了我的三观。本来吧,自己有规划的东西是不会这么轻易被别人烦扰到的,但是,这个人让我转变了我对学习、对生活的认识。若是觉得他无理,我便不会多想,但恰恰是我觉得他有理,想要跟着他的思想,于是一切都乱了。

这个人,叫做杨小洪。 

后来课堂上的种种,我渐渐觉得,遇见杨小洪,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他改变了我很多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我对学习原本的看法,直教人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快感;但同时我又觉得是多么的糟糕,我原本打算就这么学下去的于是现在全乱了,只因杨老师给了我一句评语:“喜欢你现在的状态,要推而广之,被及所有的学习、生活,让自己生命灵动起来。”所以我要推广这种学习方式?那那些固有的束缚怎么办,不是每个老师都是杨小洪!

某日看着屏幕,对着“杨小洪”三个字发呆,我稍微发挥了下这个人在上课时训练我的那种臆想功能,我竟然在“杨小洪”三个字中看到了他的课堂。“杨”是树,“洪”是水流、比较大比较猛的水流。虽然他叫“小洪”,但这洪流真的一点也不小。我们就是那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在他的课堂让不断被猛烈的洪水击打着、碰撞着。原本,树和洪流是不可能长期一起碰撞的,除非强台风海啸洪涝,但是中间的那一个“小”字,我却看到了一个人,用两只手拉起了“杨”和“洪”,使得树木和洪流一起前行,不断碰撞,才有成长。

都说,文科生可能会缺少一些理性思维,但会有很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在杨老师的课上,我不像是个文科生,我常常会在想象面前词穷,而总是用自己理性的大脑“想太多”。一张图片联系主题想到什么,不!不是想到什么!是不用想!马上打出来!说实在,一开始我不习惯,我发现在课堂上我的脑子是多么迟钝啊,转不动,不灵光,总也想不到联系。            于是我总是处于胡思乱想的状态,每当打字的时候,就是想到什么打什么,结果恰恰是,我能够更好地抓住我的瞬间灵感。我能把脑子中常常出现的零星的小思想给揪出来,平时可能就放过它,而揪出来后才发现原来这样的话也是我能想到的,原来这样难以表达的东西我也可以打来。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面镜子。我有试过平时在做presentation前,站在寝室的镜子前对着自己试讲,可是每一次,我都不能直视自己的眼睛,一旦看着自己,就忘了台词。正如那张图片上,别过头的自己。在杨小洪的课上,我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思想都处于一种肆虐、疯狂的状态,每个人的思维像藤蔓一样伸展着、缠绕着。                                                                       而最重要的,就是与自己对话。当我发现与自己对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是多么愉快的时候,我就不想停下来了。自己的总是自己的,当然,别人的也可以变成你的。

2013年11月22日 21:02:41 

在完成PPT那天,杨老师在小组里也给我们评论和建议。于是,上周日晚上,我们进行了一次face to face讨论。                        五个人围坐在一张瑜伽垫上,很温馨很和谐的场景。大家都表示对杨老师在小组里面给的评语让我们受宠若惊,我们怎么也没想到,杨老师会对我们的PPT给出这么高的评价。但我相信,杨老师评价的不仅仅是我们的PPT,我相信他表扬的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小组合作。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有成就感!                                                            

我们一起讨论了这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各自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讲解分析。谢谢杨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大家也进行反思,那是我们可以加以改进的地方。讨论中,我不只一次感觉到,这样的学习真快乐!

2013年12月18日 14:49:41 

我发现我对这门课的求知欲来自于Mr. Yang的博客。里面异彩纷呈的博文,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丰富的思想体验。我想,我也可以努力做到他们在文章中写的那样吧。这就像那一束光,紧紧抓住了我的眼睛,让我不断前行。反思我的其他学习,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应试,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业。问我,你想学吗?我会说“想”;为什么想?我会说,因为必须学啊,因为要学好啊。而现在,我可能会说,因为学习的背后藏着让人无法逃脱的魅力。学习不一定是要从别人身上学习,不一定是学外面的东西。因为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外面的知识也是学不完的。而重要的是,I. 我们常常和世界对话,听取别人的想法,跟随他人的意见,却常常忘记了和自己对话。“自我对话”总是悄然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种挣扎,每一次判断,都是在自我对话。我把自我对话,把认识自我,都定义成一种学习。我想,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包容他人,接受世界吧!

我想起Mr. Yang的课堂。他常常会表扬那些同学们打下来他自己也没想到的idea,每当他惊喜发现的时候,我观察他的表情,就像一个天真的孩童,眉舞飞扬;抑或像拾到珠宝一般,两眼发光。我想,他虽教会我们很多,但应该更欣喜于从我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吧。

让我迷上这两周一次头脑风暴的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Mr. Yang课的“创新”之处。很少,会有老师这样上课,这样教学生。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节课,有同学上去讲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Mr. Yang用这门课的思想和知识,不断“点拨”,一步步领导他走出困境。当时感触很深。我想起E时代群里的一句话:“课堂即生活,教学即创造”。虽然当时那句话是Mr. Yang发错了群,于是也没有更多论述,但我看到了一种充满灵性的课堂,和一个我值得尊敬的人。我希望,我以后也能做这样一个老师,带领迷惘中的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走向自己心灵的归属地。

让我有点激动的是,我发现我逐渐走进了我的内心,看到了自己不足的一面,也看见了自己优秀的一面。我想这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梦想”,这样一个很温暖的字眼,我想一直和它联系在一起。虽然梦想需要奋斗,也许忙碌,也许孤独,但是我坚信,有梦想就不累。这是第一次,我从心底里感受到那一颗蠢蠢欲动的心,似乎又有奋斗的激情了,又有坚持的勇气了,又有成长的目标了。                                                         

 青春,是没有返程的旅行。现在的我,已经朝着心里的目的地越走越靠近。也许走过这个冬天,我再也遇不到这样一门触碰心灵的课,再也遇不到这样一个哲学家,但我会一直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吹拂我,照耀我,从我的全世界路过。更重要的是,让我,改变了我。

 回读着文君在平台上留下的文字,觉得与她采访的题目很切合。时间去了哪里,对于文君来说,答案应该很确定。所以在采访的过程中,她与我的对话,才会有那么和谐的共鸣。

2014年3月19日的采访

戴文君 2014/3/19 18:49:40

杨老师,在吗?有空吗?我是外院英语124班戴文君,想找您交流了解些观点~

杨小洪 2014/3/19 18:49:59

请讲

戴文君 2014/3/19 18:50:44

是这样的,我是校报编辑部的,现在我们在收集老师们关于“时间去哪儿了”的观点和想法。想问问您对时间,以及时间去哪儿的看法

我记得您上课的时候,那种自由,不受束缚的精神感动着我,我也很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现在这种高速节奏的社会生活的

杨小洪 2014/3/19 18:54:19

时间有两个去处,满世界的抛撒的,一定会随风飘去。凝聚在心里的,一定会待机爆发。

戴文君 2014/3/19 18:54:56

如何让我们的时间凝聚在心里,做有意义的事么,待机爆发,量变达到质变.满世界的抛撒的,是没有规划的时间吗,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由

杨小洪 2014/3/19 18:55:45

在规则与自由之间,寻找一个让自己的安心的平衡点

杨小洪 2014/3/19 18:56:45

满世界的抛撒,就是只有外在的节奏,忘记了内心的旋律.自由是在规则和约束之下争得的个性空间

戴文君 2014/3/19 18:58:10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把时间花在满世界抛洒上了,回过头来,却发现内心无所得。有时候应静下心来,花一段时间看看心灵是否丰盛.自由是靠自己争取得到的,呵呵,喜欢 争得 这个词

杨小洪 2014/3/19 19:02:30

内心在应对世界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在开放中变得敏锐,在选择中变得有判断力,在行动中变得果敢坚毅,在挫折中学会百折不饶,在成功中学会洞察自己的局限

戴文君 2014/3/19 19:03:59

所以有过种种经历,我们的内心才会逐步强大起来,这也是时间带给我们的一笔财富吧

杨小洪 2014/3/19 19:04:15

戴文君 2014/3/19 19:06:20

呵呵,谢谢老师,和您聊天还是如此自在和超脱,听说您要退休了,也看到您在群里说自己退休后要满世界流浪,向新世界进发,很佩服您,这样阔达的勇气和心灵的自由.这也是对今后时间的另一种选择~[表情]

杨小洪 2014/3/19 19:08:12

满世界流浪,但不抛撒。内心凝聚,但不封闭。流浪与凝聚,缺一不可

戴文君 2014/3/19 19:09:21

哈哈 很理想的状态 身体的自由 也能给 心灵进一步的深度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杨小洪 2014/3/19 19:10:07

这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戴文君 2014/3/19 19:10:46

虽然舍不得您的离开,但羡慕您今后能过这样的生活。虽然您只教了我一学期,但也很感激您教过我一学期!曾经抱怨过您好多次,嘿嘿,但是课结束后,发现自己收获竟然这样大

杨小洪 2014/3/19 19:11:31

如果留下些许记忆,是我最大的幸福。感受到了你的进步。都在博客里收着

戴文君 2014/3/19 19:12:33

您很幸福哦~记忆很深刻,看群里的那些已为人师的您的学生,常常心生感动

杨小洪 2014/3/19 19:13:14

你也可以如此

戴文君 2014/3/19 19:13:19

嗯,也许我觉得,我的进步在这门课结束之后,寒假里也又去看了博客,看过了群里的每一条记录,觉得心宽了。嗯,我会努力的。也想在日后做一个,能带给学生影响的老师

杨小洪 2014/3/19 19:14:08

多好

戴文君 2014/3/19 19:15:25

嗯,总之很感谢您!记得那时候,学姐说,外院最恐怖的就是杨小洪和杨德龙,结果这“二杨”给我带来的改变是最多的

杨小洪 2014/3/19 19:16:00

体验了,自然心知肚明

戴文君 2014/3/19 19:16:33

嗯,那老师就先这样,有机会,我再找您聊[表情]

杨小洪 2014/3/19 19:16:54

再见

(作者:杭州外国语师范学院,诗人、哲学家、心理学家)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