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文的日志

孙彩文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孙彩文:成长,初恋般的感觉

孙彩文
分类: 读书叙事
更新于: 2016年3月13日 16:49

写在前面

早已过了初恋的年龄!随着岁月的洗炼,积淀了人到中年的恬退隐,沉蓄了德高为师的爱忍干。行走教育路已二十七载,自觉心中萃取了时光滞留的精华与睿智,脸上润透了生活幸福的宁静与慈善,于是,“带着初恋般的感觉,守望当下”成了我成长的信念,并坚持着……

这要感谢我的贵人!我生活中总会遇到贵人。感谢欣逸飘然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感谢教学勇气让我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感谢心灵觉醒让我找到幸运树的姿态。感谢众多贵人对我的引领、支持、鼓励、帮助、呵护,以及给予我的深厚情怀和成长勇气!

有了你们,内心渐趋强大的我,成长的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感觉一:成长,嵌入冬天的镜框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美丽的教师成长图——内心的剔透晶莹,胸怀的博大宽广,是我对教师成长的期盼和注解。

然而……

数学老师说教师的成长是算式,生命像一个根号,一摞摞作业本为青春无数次开方;语文老师说教师的成长是长长的句子,忙(茫、盲)是定语,累(泪、涙)是状语,辛(心、薪)是补语。

问:教师在怎样的生活?

答:带着镣铐跳舞!——教师遭遇的九大束缚

1. 无法拒绝的教育评价与督导;

2. 厚重如山的家长期望与压力;

3. 民主中强制的管理与评聘;

4. 希望中郁闷的培训与科研;

5. 遥望中痛楚的绩效和奖励;

6. 求索中麻木的课改和素质教育。

林林总总,教师无力或许也无心去改变,于是,大家集体被困,少有人走出尴尬的成长环境。

接下来: 

7. 光彩夺目的师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圣贤,这光彩夺目的字眼不仅点缀着教师评优争先的“文字工程”,也蚕食着教师的青春和生命。

(故事一:为了工作,我流泪打掉了第一个孩子)

8. 爱着痛着的课堂。课堂是教师心中的最爱、最怕和最恨。爱,因为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怕,因为平日的“分”使课堂充斥着“蒙昧”与“丑陋”;恨,因为公开课要包装,要“作秀”。于是,被逼而写的教案行走教师的课堂人生。

(故事二:不讲假课,不给一等奖,我忍痛放弃了一往情深的课堂)

9. 细数无奈的考分。考分是家长、老师、学生达成共识的通向光明与辉煌的应试之路的航标。有考试,分就是“命根儿”,总拿考分说“事”,分变成了“手榴弹”。

(故事三:为了换来学生的“分”,我举起冰冷的炉钳朝向学生的头)

问:我是谁?我怎么了?我为了谁?我在干什么?——无言。

问:教师是什么?

答:教师是百合:展开是一朵花,聚合是一枚果;教师是星辰: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问:教育是什么?

答:教育是唤醒!用生命的热情,启迪智慧,澄澈心灵,修正行为;教育是力量!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的力量,可以调和生命美丽的蓝;教育是芬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芬芳;教育是幸福!是如歌的生命曼妙飞扬的幸福……

这,不正是初恋时的感觉吗?

教师,能找回吗?

(二)含泪的手,埋葬一朵花苞

若,今生无缘,愿,相约来世,为你守候,地老天荒。

——再见,我的课堂,我的星

【一】铭心的不是幸福,只是触摸我的头的你的“手”

(故事四:离开课堂,我哭倒爱晚亭)

课堂

清晰勾勒

触摸着我的头的

你的手……

 

雷雨顿泄

心海决堤

静待

花开

(故事五:校长手把手教我,过三关,闯三关)

离开课堂,幸福的味道涩了,涩到忧伤;快乐的滋味苦了,苦到寂寞。

可见,雨很冷,冷到触心的疼,
可知,风太疯,疯到我和我分离

忧伤寂寞里,你的手的轮廓亘古的铭心。我读懂了——手语: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拇指——恬:教育是伟大的职业。心静如“水”。

食指——退:教育的作用在引领。精神如“1”。

中指——隐:教育是中坚力量。三把钥匙:有魂、有精神、有血肉。

无名指——忍:难受、接受、承受、享受。

小指——干:修行、修炼、修养。

泪花还在为你绽放,泪水还在为你长流,一天,一年,一生。心中有你就好——我不舍的课堂!

【二】追求的不是在一起,只是有“你”就好

(故事六:高效课堂,生命在场——为四川灾区孩子送精品课)

问:什么是课堂?

答: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三兄弟形成的生命共同体,是开掘人的巨大潜能,激扬人性向上、向善能量的信息互动场。

问:课堂上教什么?

答: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具体、健全的生命为旨归的高效课堂悄无声息地进入教师视框后,教“什么”随之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和教学的盲点。从“知识”到“生命”,这是“教什么”的价值诉求发生的“质变”。所以,教师的“教”必须是——为学生成就人生梦想搭建舞台,为学生展演激扬青春开辟芳草地,为学生放逐心灵构建跑马场。说到底就是要抢占生命“制高点”,也就是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方法,矫治学生的思维疏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都需要站位于宏观的视野、动态的视角,着眼于学生思维的系统发展,指向学生思维、情感和灵性的终极发展。总之,课堂是生命成长的行途,需要激活向未知挺进的智慧和勇气。

问:课堂上学什么?

答:生命课堂是知识的超市,呈现出丰富性、多义性、生成性。学生要各取所需,就要在疾徐有致,张弛有序的知识结构中找到“拐点”。这拐点可以是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也可以是创新的思路或成果,其实就是自己原生态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是对 “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的灵性感悟和自主建构,是内在智慧、创新潜能的发展,是生命的成长。总之,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港湾,需要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钥匙和密语。

雨后,有阳光在绚烂;风中,有花朵在摇曳,课堂,有回忆在回忆……今生,缘尽,没能陪你走到最远;来世,愿我再陪伴!

课堂,我事业的初恋!

第一把钥匙:课堂要有魂。抓“魂”——“我”的生命,“我”的内心,“我”的课堂,“我”的当下。内观生命,内心强大,智慧无限。

密语:守望当下!

第二把钥匙:课堂要有精神。精神是生命的能源,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有精神,课堂就会万紫千红。

密语:教师的一半是神!

第三把钥匙:课堂要有血肉。有血肉的课堂有知情意行。知情,是心灵的焊接;情意,是溪水的交汇;知行,是翅膀的比翼。无知,花无香,蜂无蜜;无情,日无光,月无华;无意,山无林,鸟无歌;无行,路无车,河无舟。知情通意,知行合一,就像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中,把你的心放在我的心底,这是披荆斩棘之后的温馨、幸福和享受。享受教育的每一天,享受课堂的每个细节。

密语:带着初恋般的感觉进课堂!

 

(三)喜悦,在寂寞的指尖流淌

偶遇欣逸,如临水泽。

是在雪花飘落后的春日沁园,她,闪现成灵光,简单的点线,笼住无限禅意,在虚静空寥中漫出当下的智慧,通透,灵性,悬置了一份爱的力量。

于是,波起诗行……

在等,菊花黄,

采摘陶渊明篱下的心情;

在等,桃花红,

晕染青花瓷的初装。

 

等来,雪花白,

飘飞当下的灵光

同坐心灵智慧的长廊,

纯然用心聆听,

微笑着回望。

 

捡拾爱的力量,

粉笔,黑板,课堂,

灵性抚醒春阳,

绽放满世界桃李芬芳!

这是我发给吴国珍老师的短信,是在国培班上,听了她的《心灵智慧》被感动着,情不自禁而发的。

吴老师给我们传讲的是走进教师心灵的叙事探究,她是这样注解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从最细微处用心领悟教育的精妙极致道理,自然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唤醒和提升教育者内在生命力的一种体验方式。它帮助教师通过真诚分享和尊重倾听微妙复杂曲折的教育事件,外显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藉由感同身受的共情聆听和内听,理解建构其意义,重组个人经验,探究理解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后的深层意义,把鲜活的教育细节处理与追求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教师叙事有利于自然开启学校正面心灵能量相互感应氛围的平台,鼓励教师开放地迎接心灵联系带来的令人惊异的豁然贯通时刻。

那一刻,我们释怀,开始诗意地、如初恋般地生活……

下面摘录的是我给她的研究生讲座后的几段回应:

(一)有爱就有一切

研究生周瑞的回应:我们需要在这个世界上留点什么呢?是快乐?是幸福?还是郁郁不得志?还是失意让人愁?这都在于我们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很简单,就正如孙校长认为“有爱就有一切”一样的简单。

我的回复:因为有了阳光,世界变得温暖;因为有了鲜花,生活变得浪漫。周瑞,你通透纯净的文字,激荡着温馨与幸福,洋溢着诗意与激励,如润物细雨,张扬起青春花季少年飞动的灵思和浪漫的情怀!

在享受教育承载的让教育敞开并回归真善美本质之任务引领和感召下,我们携手,激励和鼓舞教育同仁达至诗意般教育之幸福彼岸!诗意的前行,有爱就有一切……

我的感悟:交流简短,但不简单。周瑞是在用心领悟着“爱”的内涵。我,在27年教育爱河中捡拾爱的力量的教育长者,也在心的悸颤和享受中打开着心灵——因为,我在孩子们炙热的情愫里汲取了成长的力量——40岁的玫瑰需要成长,可以成长!

(二)爱是奶牛

研究生张彬的回应:吴老师有幸为我们请来了河北省某小学的校长。孙校长一站在教室的中央,就使得我们眼前一亮,一个充满活力,热情的女校长,她一来,教室的整个气场都变了,死气沉沉的教室立马充满了欢声笑语。她的讲座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她说的那些话仍然不时在我耳边回荡……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她和一位年纪稍长的教师关于爱的讨论,那位老师认为爱是奶牛。我们认为奶牛的牺牲精神是十分崇高的,奶牛的这种不断奉献的精神就是爱,但她却说那位教师对爱的理解有更高的境界:奶牛的爱源自自身的需要——我们顿时豁然开朗,心灵一下子受到了震撼。我们终于明白爱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因为自己内心强大,有丰盈的内心世界,有敏感细腻的心思,总在世界的时时处处感受到爱,内心太满了,满到了想要溢出的地步,所以需要去爱别人,因为这是自己的需要。

我的回复:捧起纯透、轻灵、炙热的爱,共振吧——满心!溢满! 

长案墨痕灯花顾,

字里行间住。

几曾喻红烛,

又比桑蚕,

总把韶华付。

抚卷流香清傲骨,

唯恋三尺处。

瘦笔洒春姿,

独种爱魂,

只闻芳满袖。

我的感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自己在特教的生活,我庆幸自己依然能诗意的生活,皆因为有“爱”。

——一个月,六岁的聋儿学会了叫“妈妈”,妈妈为我下跪;三个月,12岁的聋哑孩子边打手语,边背古诗《春晓》,老师为他配乐,6个伙伴为他伴舞。来参观的领导、同行,无不因震撼而泪流满面。这段经历,是我的人生财富。

我的遗憾:我放弃了。

(故事七:泪水浸泡的同心结、幸运球!)

 

(四)梦,开出花来……

天黑了           QQ的祝福飞来    心亮了            甜美的幸福飘来 

【一】读完《教学勇气》,我翻开了我的影集——

第一张   爱情 

沈醉于爱情中的人是幸福的

长长的人生之路

有你的陪伴、扶持

足够了

第二张  依旧是爱情 

有人说爱情是一杯茶,时间一久就淡了

我说爱情更像是一个煲,时间越长越有滋味

第三张   母爱 

如果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你

至少还有母亲不会放弃你

儿时母亲的怀抱就是最美的天堂

第四张  纯真 

这样的笑

这样的幸福

只有孩子才有 

第五张   玫瑰花 

是的

幸福就是一朵玫瑰花

用自己的生命展示美丽

这就是幸福了 

【二】咀嚼《教学勇气》,我欣赏四十岁的玫瑰

“成功的花,人们往往惊慕她现时的艳丽。然而当初他的芽却浸透了牺牲的血雨和奋斗的泪泉。”1984年7月,18岁的我捧着优秀毕业生的红色证书踏上三尺讲台。二十七年,凭着自己的执著,通过不断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研、教学工作,并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极力着学生健康成长。无数次风雨后我见到了美丽的彩虹,无数个苦寒中我闻到了花香,我——成了河北省小学语文“名师”。

成长关键词:坚持

八四年,刚刚毕业的我,被声称“二十年没见过这样高素质老师”的老校长选中,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衷,承担了人教社实验教材试教的繁重工作。一学年,自己承受着身体的超负荷,担任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任教三个月,我执教的《鸬鹚》一课,在全市大赛中一举夺冠;期末,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国实验班中位列第一。

八六年,由于成绩突出,我荣幸地被评为河北省年龄最小的“优秀园丁”。老校长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的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因此,在承担艰苦、繁重工作的时候,我苦中寻乐,每天走上讲台,融入学生世界,忘记“一身青布衣,两手粉笔灰,三餐煮青菜,四边作业堆。”

体验教学独有的神圣幸福感……

九四年,我执教的《再见了,亲人》在河北省教学观摩活动中获最高分,自己被评为唐山市“十佳教师”,赴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破格提拔为教导主任。我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都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好评;我指导的年轻教师,不断在国家、省、市大赛中获奖;自己的科研水平也同步提升——研究并试行的版块式学案、创意式作业、互动式课堂、成长式档案等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素质教育交流会和河北省年会上推广,126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新课改下对学生评价改革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在国家级刊物《新课程研究》上登载;《作文教学要体现开放性、互动性》《“再见了,亲人”教学一得》《小学习作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元认知支持下的自我评价》《以创意型作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浅析作文教学中的“三性”》等在国家、省交流会上交流推广;《实验教材试教体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交流;编著了《语文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小学生作文大系》、《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十五”国家重点课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获课题论证一等奖。

九五年,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全县最年轻的女校长。

成长关键词:学习

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锲而不舍的坚持学习是造就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我师范毕业后,自修了专科、本科,英语(四级)、微机。

那段“艰苦岁月”,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白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讲公开课,时间得用秒来计算;下班后,带孩子、做饭、干家务,准备研究课教案,最多时一节课要备八稿。夜半了,我才能在灯下开始自学,每天的睡眠不足四小时……凭着年轻,凭着“累并快乐着”的信条,我坚持着,努力着,学习着,追求着!

在新一轮课程研究改革的今天,随着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我更是加倍努力,吸取多方面的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利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书籍,学习了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等理论,并且坚持勤做读书笔记。

学习的经历,尽管让我尝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劳,但“衣带渐宽终不悔”,因为,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为我的教书育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0年,我代表河北省荣幸地参加了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二十一世纪国际交流”活动,亲自为日本学生授课,获“伟大——中国女性”的高度评价,事迹登载在日本《朝日新闻》报上。

成长关键词:反思

反思,能让我拒绝平庸;反思,能让我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能让我吐故纳新;反思,能让我升华……然而,反思,也让我深陷沉思、迷茫和困惑;反思,也让我辗转难眠、挑灯夜战……正因为反思,我才不断超越自我,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多年的潜心探索和研究,我不断把现代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推行并完善具有人文性、发展性、自主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三级同心”教学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抓一点,展两翼,构建管理平台。“一点”指评价。评价注重三维同构:规范行为、调动情感、激发欲望;侧重两个结合:自然化与情境化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喜报、成长档案、素质评价手册等。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有序地分合学生的心理同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发挥效应。“两翼”是学生发展的两个着力点:人格和学力。我随时把自己摆在孩子的立场上,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在得到孩子信任的前提下,在与孩子们分享活动中的苦恼与欢乐中,有针对性地研究教育规律。“管理平台”由三个层面构建——目标导航,活动贯穿,实践提高。总之,我用青春、智慧和激情努力创造着“适合儿童”的教育——体现综合性特点。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设计了多项内容:养成教育系列小品、旗下讲话、发喜报等,既整合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及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素质,又外显学生生活过程。像这样挖掘学生综合优势和潜在能力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还有很多。体现学生主体发展性。“一笔一画学写字,一言一行学做人,一点一滴求进步”活动以学生一日生活记录和成长档案等“五版块”形式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在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相机并有效调控、改进、完善活动过程的生成教育中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体现参与的充分性。“爱心大行动”等月活动由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坦诚交往,和谐发展,在浓浓亲情中对老师及同学增加了一份喜爱、信任和真诚,使师生的精神世界同步得到净化和升华。

我所任教的玉田三小旧貌换新颜:修路、盖楼、并校、建学前园,繁重的事务工作加上夜以继日的科研,使我的身体曾一度无力支撑,但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因为,我承诺了我的承诺: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甘愿奉献!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情和爱……

我调入特教中心后,依然无鞭自奋蹄,尝试并摸索了盲、聋、弱残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康复、教育、职技、就业一条龙的办学格局,残儿入学率达到97.2%,居全省之首,被评为河北省“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教育部、民政部、中残联的联合表彰。

回顾27年的成长路程,我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耀眼的光环,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但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孤立的,一定与领导的关怀、团队的奋力拼搏仅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愿意将自己经历的一切与更多的人分享和感悟。我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万泉,才能汇成江河。成功属于过去,我选择将来,无论多难、多苦。我相信,若非一番寒彻苦,哪得玫瑰扑鼻香!” 

【三】学、思、行,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学、思、行,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甚至是做任何一件事要达到成功的必须途径。这是“国培”的智慧!

——题记

辛卯飘雪的初春,参加“国培”。京师园专家谆谆引领,学员莘莘研修——从问题到选题到研究方案,从量化研究到质性研究到行动研究,从文献综述到资料分析到结题报告,系统而深刻的内容、厚重而真实的案例、完整而突出的主旨、亲和而睿智的讲堂,拓宽了视野,淀厚了功底,开启了心灵。于是,重新体认粉笔的灵慧、黑板的肥沃、教材的润泽、学生的富有,无悔地扣响“研究”之门,行走在“学、思、行”的成长路上……

● 学——获得灵魂的生长

“学”是无知的意识对事业的热爱!以学而言,身为“名师”的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自认为已然发现了教育的真谛。多少年,以青春的绚烂和通透的灵性诠释面对永恒事业“爱、忍、干”的虔敬、自信和追求。然而,每当躺在夜的怀抱,手执清茗或经典,仰望清远宁静的天幕的时候,常叹:是否还缺少什么?到底缺少些什么?

“国培”走来了,她用“研究”做丝绦,把理论和实践串联。噢,找到了!找到了教师实现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底盘——要过“学习的人生”!

沁师园的学习开始了。

当怀着理智的谦逊,仰望教育科学研究所朱旭东所长时,我意识到自己面对教育理论的无知,可依然兴致勃勃地争辩,因为他是我和我们心底的“朱牛”!聆听十五岁上大学的大男孩宋萑教授的精彩讲述,我获得一种敞开状态,不由得谦恭地接纳,并向着期待、超越开始“创意”的历险。“创意”是我历经五年的作文教学研究提炼出来的概念。“创意作文”在朱教授的课堂曾引起学员们一小时的争辩。朱、宋两位教授居高临下的理解、认同、鼓励、帮助,让我在些许不自信的退缩后,找到了坚守的力量和理由。

学习中,我有幸和我们小组的导师,曾经是澳门客座教授的吴国珍老师面对面交流。她发鬓的银丝闪烁着“心灵智慧”,引领我们在教育叙事的海洋里游泳——是不是和我们实践中尝试的“行动学习”有些相像呢?我们的行动学习以“成长故事”为载体,以“参与·分享”为模式,以教师自省自悟为目标,有自下而上的“头脑风暴”,有自上而下的“问题会诊”,都是教师真实经历中情感的释然。请来的专家给予适时的专业引领、行为跟进,大家在共同经历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和新行为阶段的“行动学习”中,行走心灵的真诚、宁静、豁达、淡定,获得灵魂自主生长的力量……这种横宽如丁字、纵深如宝塔的教师——专家横纵结合,双向同构的“行动学习”,使教师守望心灵,享受春秋,年年花开,岁岁香浓!

“国培”的学习经历,尽管让我尝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劳,但“衣带渐宽终不悔”,因为,通过学习,我豁然开窍——学习的生活是成长的基石,学习的组织是唤醒心灵智慧的魔方!

 

思——获得灵魂的和谐

“思”是理性的思考对教学的执着! 其实,正如朱教授所说,我们一线教师不缺少案例,缺少的是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理性的思维。年轻的卢立涛教授归纳概括的质性资料分析方法“阅读-悬置-对话-寻找-拷问-投降-反思-解释”,给我以深刻的启迪:“自智者明”,善思者立于天地之间!

善思是方法,是能力,是积淀的过程。我们要过“善思的人生”先要弄懂“善”的多义:上善若水――“最好”之意;止于至善――有“恒心”之意;业精于善――“勤奋”之意 ;明德至善――“超越”之意;与人为善――“和谐”之意。看来,“善思”如质性分析要“高理性与高感性并备”一般的“难”!

细想也不难。立“善思”然后有恒心、勤奋、超越、和谐,就能达到“最好”。似乎难,但必须的,是坚守内心的“和谐”,因为“和谐”是求善、显善、明善。正如孟子“好善优于天下”,欧阳修“为善最乐”。其“和谐”传达的善意,表现的友好,追求的美好,可以“与‘共鸣感’研究”:首先将自己的预设悬置,不受一毫私念之沾染;其次,体察入微,不受千变万化所左右,保持吾心之贞定;然后,一节接一节,逐层推进——打散、重组、浓缩、整合。自我内心的感性与理性并存,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是质性资料分析的乐趣,是“善思”人生的礼冠!

“善思”的人生,有理性的执着,能不断进入研究状态,获得神圣的痴迷,继而在现实迷思中捕捉灵感,发现问题,吐故纳新,自我升华,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主成长!比如,我校“享受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评价”,注重三维同构:激发欲望、调动情感、规范行为;侧重两个结合:自然化与情境化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喜报、成长档案、发展手册;建构立体网络: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整合五个板块:个人资料、发展目标、素质评价、心语交流、成长典藏。这是智慧在有序分合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同构,升腾信任、鼓励、真诚、帮助,净化内心、获得灵魂的和谐……

行——获得灵魂的智慧

“行”是情感的力量对生命的守望!记得,赵萍教授访谈法中把“爱”称为“能力”!是的,情感的力量能激活灵魂的智慧!因为,智慧是人生的反观,是爱的当下超越。

那情感的力量哪里来?周钧教授引领我们在“行动研究”中积淀成长的底蕴、修养和资本。或许……研究之于教师,犹如文字之于书本,文字本冰冷,被巧手揉捏,便成文章,生机无限,余韵绵绵;教师本寂寞,如果添进研究的内质就有无边的诗意,就有柳暗花明的心灵旅程……于是:

研究中教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改革,注定生活如海水一般湛蓝充实。朱教授的“P-T-Q”、“4C”和着研究的海风把我们的情感揉成深沉的文字,打印在汹涌的波涛上,将心的礁石磨砺成美玉,扩充心量,激活智慧!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著名小说大师。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这样的生活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出的他,后来,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定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成了世界大富翁。我想,如果都像斯蒂芬·金那样,常年坚持,把研究贯穿教育工作的每一天,再与“朱牛”教授们同行,把经验和思想上升到理论的形态读书、教书、写书,不就兼有了专家的角色吗?我,我们,能如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蔡元培、窦桂梅一样吗?

教学中研究。古往今来,真正的教育家无不是在实践中炼成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加上六艺五经,还有滴滴汗水、点点心血,连同温馨的风、多情的月、艳丽的霞,诚滋桃李芳天下,勤育英才泽神州……大师的研究成果及精神火花魅力四射,超越成长!

回望自己,八四年,手捧优秀毕业生的红色证书,走上七尺讲台,被“二十年没见过这样高素质老师”的老校长选中,承担人教社实验教材试教的繁重工作。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在超负荷运转中,研究“一课一得”的情境教学。任教三个月,执教《鸬鹚》,在全市大赛中一举夺冠,自己的名字和鸬鹚一起飞入千家万户。学生家长慕名托人排队把学生交给我……于是,“小段阅读”、“三环节阅读法”“三步快乐写作”、“创意作文法”让我们班的成绩在全国实验班中遥遥领先;并先后与香港、澳门、日本及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还为日本学生讲课,为四川孩子讲课,为全国语文名师引路,与教育专家同课异构,多次在国家、省大赛中夺冠。其实,道理显而易见,如果平平中度过每一天,生活如减法,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生活,生活就是一道加法题,演算的结果是无穷数。

所以,我们要过健行的人生!“健”有“擅长”、“善于”之意,“健行”即善于行动、勇于实践、有所作为。这样的人生,芳香在指间绽放!用心瞧:细嫩、盈亮的粉笔,把工整、睿智的板书微缩成岁月的精华,羽化成蝶,翩舞课堂;游走于快乐与幸福之上的心灵,在生命舞动中恬淡自适、宁静致远,唤醒智慧,灿烂生长!这是最好的成长,这是最好的生活!

歌德曾经说,“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国培”想到了!心喜!于是,我们学,我们思,我们行!我们学中思,我们思中行,我们行中思!学习的人生、善思的人生、健行的人生,交互牵连,螺旋上升,引领我们成长——辛劳着!快乐着!收获着!幸福着!

真想,在北师大绽燃五彩缤纷的“新松”枝头,挂满我心底为自己也为“国培”导师们怒放的花……

 

(五)我爱!带着初恋般的感觉

曾经,为着纯真世界的美好,选择了教师职业。但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而一度心灵失缺,生发出“上课比上坟沉重”的压抑感。这就需要让失落的心灵回归精神的家园。

带着初恋的感觉!简单、深刻、通透的成长理念,基于简单的逻辑前提:自我认同与自我完整。“原来是这样!”能带领我们教师,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开始探索教育本质的生命之旅。

先试着把自己的忧虑、担心放下,内观自己的欲望、需求、功利,不要让自己的“心”在“别人”的看法里游走,找到“原来是这样”的真善美。再用“同理”走进学生心灵,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恐惧和深植于内心的的疲惫。当我们的心灵回归初恋般的状态,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随着新的视觉而变,变得自己会找到“原来就这样”的平和、清透、幸福、温馨的感觉。

呼唤同行朋友们,脱尽虚荣的衬衫,拆除世俗的包裹,触及心灵之幽微,扫清满心之疲惫,踏在自己的梦上,审视人格深处的土壤,洞察生命之美丽……

让生命,在阳光下,起舞……

最后,我愿把成长中初恋般的感觉献给每一位教师。

献给教师

 

我们

是一群播种者

黝黑的土地上

驾驭了白色的方圆

辛勤劳作

我们

是一群守望者

将一颗颗希冀

悬挂在岁月的枝头

静待 花开时节

我们

是一群落拓者

左手清贫 右手寂寞

固守了那一方真淳

晕染不变的底色

我们

是一群寻梦者

胸中律动着激情

笔下昂扬着青春

为年华作歌

来吧 让我们

聚情为笔

研爱为墨

将人生这一纸长卷

        

 我愿意将自己置身于旷远静寂的冰天雪地之中。我若是那片纯白亮晶的雪海,就用纤素的手指拨动梅花的心弦。我若是那一枝独秀的梅,就用用心血灿烂出明媚的笑容,点缀茫茫雪源,平衡色彩的冷暖。若我独秀,请清笛吹寒的白衫一定要将我吹成殷素一样的红,云朵一样的白,嫩叶一样的黄,水墨一样的绿,和朝霞一样的粉;若让我成林开放,请一定要邀请吹埙的人,抚琴的人,长袖善舞的人,举杯的人,望月的人,和拂尘扫雪的人……

              所有的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只要相信这个世界仍然有美好,仍然有纯洁的东西存在。

              我一生爱花,不同季节的花,不同颜色的花,不同品种的花。没有人相信我爱花却不种花,我是惜花之人,我怕我的粗心践踏了花的娇媚;我怕我的鲁莽玷污了花的纯洁;我怕我的痴心会让花儿窒息,因为,我太爱太爱。关于花,我写过许多文字;关于花与女人,我也写过许多许多文字。等哪一天我老得抬不起手了,我还是想用自己的手触摸我心中的完美,还是会打开自己的文字嗅一嗅曾经的芬芳。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