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谈历史教育的魅力
在现在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里,真正从事教育的人不多,真正从事历史教育的人又是少之又少,即使是在基础教育的领域内,历史学科长久以来被冠上副科的名头,历史教育也没有相应的地位。虽然环境如此险恶,历史教育仍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传承着我们中国不朽的国魂。
历史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为文人志士关注,比如说梁启超认为“历史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渊博、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历史教育的魅力在于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历史教师是历史教育发展之本”。历史教育的魅力蕴藏在它的两个本体——历史和教育里,兼顾着二者的精华。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广泛性、生动性、残缺性、规律性、借鉴性;教育的魅力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历史教育以其缤纷的色彩在岁月的长河里默默流淌,不曾消逝它的光芒。现在我就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实践经验来总体探讨下历史教育的魅力。
一、包罗万象缤纷灿烂。历史教育包含着众多内容,及其复杂又极具生动性。从历史教育的内容来说,它包含了从古至今的所有为人类所知的中外历史,复杂性是历史的基本特性之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万花筒般缤纷灿烂,里面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内容,每段历史都不是死的历史,它是生动的,历史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是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从教育的过程来说,以主要的历史教育的场所来举例,老师可以采用诸多方式充实40分钟的历史课堂,可以模拟辩论赛现场,可以分组讨论,可以分角色扮演等等,这些形式点缀了历史课堂,也丰富了历史教育的形式。
二、超越时空的相遇。我认为历史教育的过程就是古人与今人的对话,历史教育的魅力也在于古人和今人穿越时空的相遇。历史教育不局限于基础教育的历史课堂,历史纪念馆、历史遗址、革命广场等都是历史教育的场所,与学校课堂相比,它们具有丰富的历史教育情境,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厚重感和庄重感。我在准备《五四爱国运动》的教案时,把本课的立意定在爱国精神上,在设置课堂情境时总是觉得不完整、不真实,后来在网上查到了北京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丰富的、真实的史料让我心动,第二天我拿着本子和相机就出发了,开始了重访五四的历程。到了之后我发现在整个纪念馆参观的人少之又少,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国人历史教育意识的淡薄,每次对先辈们的缅怀只是局限于特定的节日,再加上我们国家历史深厚,历史资源丰富,很多重要的历史场所由于后世的战乱、后人的忽视、记载的匮乏逐渐地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仅剩的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源被我们如此忽视和淡漠,不仅历史教育的魅力大打折扣,国家历史的光芒也晦涩不少。我认为,应该把这些历史遗迹、纪念馆的访问列入基础教育的历史课堂里,给基础教育的历史课堂补充鲜活的资源,使其焕发灿烂的光芒。
三、细微处皆是学问。我认为不经意的一颗历史的沙粒都是教育的资源,都能给后人带来无限的力量。还记得《天工开物》的故事。大学的时候自己在做《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那一课的时候,也曾经陷入了困境,总觉得对这些科技文化成就的罗列并不能实现古人与学生强大的精神共鸣,后来我在电脑上查阅了《天工开物》的故事,被历史的智慧深深震撼了,即使它已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它也能带给我们后人无尽的力量。《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他是千千万万的封建士大夫中的普通一员,在同辈人里他真的不算是突出人物,屡次参加科举屡次不中,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人生的失意也不过如此吧。可是宋应星从来没有屈服,也没有执着于所谓人生的巅峰——金榜题名,参加科举的五次跋涉,使其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可见他的视野及其开阔。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并且在《梦溪笔谈》的影响下,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他将其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这本书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后来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对学生们说,宋应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成才的方法也有许多种,我们的视野要开阔,执着确实能帮助我们成功,可有的时候我们换个角度也许就能发现一片桃花源,如果宋应星一直执着于科举,又屡次不中,他又怎么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他的故事又怎么能进入我们的视野?他的《农政全书》又怎么能成为我们后世的财富呢?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就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更是历史教育的魅力!于细微处见大道理,历史教育的视野就是那么宽广和深刻。历史教育承担着我们对于历史的继承、批判、和传承,并以此形成我们的国家记忆。
四、滴水可以穿石。还记得上次课后跟杨老师的讨论,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历史学得好的人肯定是达观、健康的人,我想说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历史教育。无论我们在意不在意,无论我们是否铭记在心中,无论我们是否进行了有效地古人和今人的对话,它就是这么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内化于我们的点滴生活中,对我们的气质、人格、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古人的智慧、精神、胸怀将永久地保留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成就我们的民族精神。
五、平衡的艺术与趋人向善兼备。在浩瀚无边的历史知识里选取合适的能用作教育资源的材料,这是历史教育的核心所在,选择的过程一方面要考虑史实本身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兼顾教育对象的基础和兴趣,肩负育人功能,再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这其中体现着教师平衡的艺术和趋人向善的主观意图,这也是历史教育的魅力。
以上是我的亲身体悟,也是我认为自己已经从事并将永远从事的历史教育事业的魅力。
- 所有评论(1)
-
阅读行动芦老师是一位有思想、有深度的老师!为您点赞!2016-03-31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