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艳的日志

李淑艳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让学生亲自操作 激发学习兴趣

李淑艳
分类: 教学
更新于: 2016年4月18日 17:13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人人动手实践的机会,我带来计数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通过实践操作,使他们知道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9添上1是10,明确了各数的来源。为了讲1~10各数的顺序,我让同桌两个同学一人摆一小棍,一人摆数字卡片。横着摆一根小棍,小棍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字1的卡片:摆两根,小棍的右下方就摆出数学2的卡片……学生边摆老师边板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了活动,经历了建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兴趣浓厚。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给每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体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框架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模块教学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