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带给我的教育思考
《论语》带给我的教育思考
唐山市丰润区公园道小学 陈树军
作为我最喜爱的书,《论语》一直摆在我的案头,闲暇时总喜欢翻上几页,薄薄的一本小书,短短的一段段文字,似乎每次读之都有新感觉。后来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在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场《论语》热,我也买来一本《于丹论语心得》拜读,最欣赏美女教授对《论语》的解读姿态——用平视的目光看论语,把论语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解读,你会发现其中最朴素也最真实的道理。易中天在为这本书做的序中说,孔子是灰色的,但是于丹的解读把它与五颜六色的当代生活链接起来,因而庙堂中的孔子变成了大众的、生活的孔子。也许这才是我们的孔子。前些日子有幸去北大参加唐山名师研修班学习,听大师们再讲论语,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份、生活经历、思想意识的不同,也就会对论语,对孔子做出不同角度的解读。于丹作为学者,从生活的角度来读论语,把论语中最简单朴素的道理揭示出来,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活的更明白、更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我则更愿意从我们教育的角度来解读,更愿意把论语,把孔子同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我们的语文课堂链接起来,也许这样,你会发现论语还有它另一种味道。
“道”亦有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的一生都在传道,道,是论语的核心,也是孔子教学的核心。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可见,道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在孔子眼里,道是第一位的,而“学文”是其次的,我们现在的教学,同样要闻道,特别是语文教学,“文以载道”,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思想教育的内涵,要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教育的目的来分析,孔子办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让弟子们将来能够走上仕途,这从论语中孔子的许多言论中都能看得出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孔子的教育“道”是第一位的,而这个“道”,是为官之道,是治理国家,治理百姓之道。我们再把目光拉近一些,聚焦到我们如今的教育,是不是也能把孔老夫子的方法拿来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此“道”非彼“道”,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教育的目标还能是学而优则仕么?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现在语文教学的“道”呢?有人说是思想道德教育,有人说是情感教育,其实都不全是,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不难看到,对于课程目标的表述,既有道德情感教育,也有语文素养的形成,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可以说,这三个维度的目标都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道”。有的老师一提起教育就说“传道,授业,解惑”,这句话在孔子的年代有它的价值,但是现在的教育决不是这一句话这么简单,孔子的道可以传,但是情感态度、过程方法是老师能传给学生的吗?再往大说,生存能力是能传授的么?不知是不是巧合,现在我们好多语文老师也仍然固守着“传道”的思想,似乎自己就是救世主,什么都能教给学生,殊不知,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发展,我们现在语文教学的“道”该怎么“传”给学生,的确是应该好好想想了。
“无言”亦教育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这是孔子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可能是因为孔子的名望太高了,他的学生也习惯了听孔子说,自己再转述或是理解老师的话。孔子的思想虽然博大精深,时时给学生以启示,但是这样也无形中限制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孔子意识到了,所以就说“予欲无言”——我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呢?他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要子贡他们自己多思考、多实践、多体验。当学生们感到疑惑时,孔子又用天来打比方,形象地告诉学生“无言”的缘由。是啊,在学生心目中他们的老师孔子就是天,我们现在不也如此么?在课堂上,老师拥有无上的权威地位,有人说我们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是霸权主义,也不无道理。课堂是谁的?是学生的,不是老师的。老师是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的。可好多老师就是不习惯这个服务员的角色,总是要当家长,而且是喋喋不休的家长。曾看过许许多多的语文公开课,哪一节不是老师口若悬河?近些年语文又被冠以“诗意”“情智”“人性”等字眼,在铺天盖地的“××语文”的口号中,语文课堂似乎成了教师的话剧舞台,大段大段的独白随处可见,而且那诗一般的语言在让听课者叫绝的同时,却令上课的孩子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老师上课的主要目的似乎都是在煽情,把学生忽悠的云里雾里的,感动的一塌糊涂的。课堂上以很少看见学生静静的读书,静静思考的场景,以至于在某节课上看到了几分钟的默读思考,都会让我们欣喜,评课时大加赞扬——这个老师不简单,在这样的公开课上敢于拿出这么长时间给学生,这里面的潜台词是,课堂的时间是教师的,这么长时间教师不说话,不容易呢!本来是学生的时间,现在反倒要老师施舍给学生,而且还要大呼不简单。亲爱的老师们,为了孩子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向孔子学习,暂时“无言”呢?也许你会发现,此时的无言正是为了下一步的有言,语文不是完全靠教就能教会的,他需要体验、感悟、思考和实践,所以说,不要怕课堂表面上的冷场,此时学生的内心也许正在经历着巨浪般的冲击,不要担心我们不说学生就不学,就学不会,早在古希腊时,柏拉图就说过:教育只是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教育者,不是在创造灵魂,而是在使灵魂转向更好的方向。所以,老师们,孩子们有时候是需要老师的无言的,你的无言,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体验、去发现,这样他们学得才是自己的语文,而不是老师的语文。朋友,你相信学生的灵魂是有“视力”的么?那就让他们自己去看吧!
愤悱与启发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话了,其中的道理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清楚。可奇怪的就是,明明人人清楚的道理,为什么变成行动就那么难呢?说到这儿,有些老师会说,不对呀,我们每天都在用启发式教学呀?对,我不否认,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比比皆是,但是,那是怎样的启发式啊!学生既没有“愤”也没有“悱”,原因何在?其一,学生对问题不感兴趣;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一厢情愿地提出问题,问题对学生没吸引力,没有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怎么能愤?其二,老师用所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来集中轰炸学生的大脑,一个个信息就像连珠炮似的,学生还根本来不急反应,来不急深入思考,这些以量取胜的课堂上,只见问题不见思考,那还有愤悱?其三,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欲望依然强烈,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到满堂接,再到满堂诵,老师都在牢牢控制着课堂,学生只能是顺着老师的控制来学习,课堂上只有老师的引,看不到学生的思。因为课堂要出效果,特别是公开课,还要展示老师的功力,所以,老师就十八般武艺统统拿出来,可怜的学生们面对老师的出招就只好见着接招,毫无还手之力,如果接不好还得被埋怨——没好好配合!
看着如此种种的怪现象,心痛而又忧虑,甚至有些害怕,因为些不正常的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中,公开教学无形中是对一线教师起着引领作用的,如果为了所谓的好效果而不讲教育规律,那么将对一线的教学产生怎样的毒害呀!一部《论语》不是万能的,孔子也不是神灵,他和他的思想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那些基本的教育原理和规律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的,所以我建议老师们有时间不妨翻一翻《论语》,也许那些简短的话语能引起你对自己教学的深入思考。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