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一、 问题与困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多年来,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对工作可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静心思考,却也总为自己鸣不平。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而学生却不买我的账,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就在这个问题给我带来的困扰越来越深时,我有幸接触到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
二、 作品简介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了: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
“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等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 。
三、感悟与实践
《抛秧的启示》使我顿悟
车行陌上,春光袅袅。突然,你注意到,农民在田间不是在插秧,而是在抛秧!
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愈多,就会收获的更多。年年复年年,人们照此办理,但禾苗的产量依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是谁的科研成果,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是把过去从田里拔秧改变为用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把插秧改为抛秧。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这样做,带来了丰收。
初看起来,这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酬,悠闲地却享受着丰收的果实,悖于天道酬勤,也不符合“七分靠打拼”的汗水主义。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思考,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固然贯彻了我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主生长的规律,抵触了秧苗的自然意志。反之,小块状的抛秧符合秧苗生长规律。这是因为它不像拔秧那样的折磨秧苗的根系,而是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同时,秧苗的增产主要是靠蘖,分蘖需要时间,细密的插秧恰恰分割了这样的空间,而反之,抛秧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密集秧苗拥挤着无法发展的无奈,以及抛秧方式下秧苗自由生长的欢快。对欢快的爱怎么长就怎么长得秧苗来说,当然有可能高产。
类比到教育上来。过去的我们大量的做着类似插秧密植的事情,就像不惜损坏根系,强行进行秧苗密植一样,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以为只要落实了这些细密的要求,就会达致我们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期望。然而,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局限在这个细密的棋盘之上,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自然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儿童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是并不领情的。对于外力所赋予的规范,儿童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儿童的意志不愿意认同强加的东西,并非他们不能接受外来规范,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经验和如何加诸儿童。
因此,我触悟到:无论是秧苗种植者还是教育者,他们面对的对象是生命体,他们的工作是要改变生命体。而尤其是作为人的生命体,拥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他的发展的自然意志,我们工作者必须适应它们合理的主观意志和自然意志,也就是儿童的天性。只有这个时候,我们的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否则,我们的工作,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肖川老师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也曾说:“教师在课堂中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尽可能开阔的思想平台,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而不是将我们自己的思考结论灌输给学生,更不是把我们自己的选择强加给学生。”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学习的机会并且能真正的学习呢?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告诉了我们答案。
(一)“鞋一定要合脚”
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的工作,工作的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如果削足适履,或缠小脚,我们就不能走路了,或者走的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给提供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的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到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从这一方面说,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他们就会忘我的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
在心理学里,我们把这种“忘我”的状态,用一个通俗的词归结为“注意”,课堂上,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再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
(二)课程的整合
眼前有两杯水都是半杯,把他倒在一起,就成了一杯水,也就是说,我们腾出了一个空杯子,生活中,我们经常进行这样那样的整合。课程也是这样。依据对人的认识,对知识的认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的认识,我们可以进行课程整合。通过课程整合,我们会发现,可以腾出许多时间和空间,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活动余地,提高学生的生命活动质量、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现在我们以小学语文的写作为例。小学语文的写作,首先要会写字,写正确的字:其次要懂得词语,还要会布局谋篇,表情达意。针对这些,作为传统课程,主要是认字,写字,词语解释,造句联系,教类型写法,读什么写什么的“读写结合”。然而整合思考则是:教导学生认字,写好字: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其他环节则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简的,要么是不必现在就交的。
(三)先学后做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一个例子。他说,如果一个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的孩子,让他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完全不进行语言教学,那么它在几个月内就会掌握一种新的语言,而且还会习得当地的口音。因为它是从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的,所以学习速度特别快,而且不易遗忘。而如果请一个教师去教他,在教学中使用教师认为有意义的材料,那么学习速度就会十分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儿童与成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先学后做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因此,我们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四)感悟——人的精神生命的拓展的工作间
在生本教育中,强调的不是连篇累牍的训练,如市面上卖的“语文基础训练”“作文基础训练”“数学基础训练册”等等,生本教育认为,在学习的某些环节上的确是需要进行形式训练的,但他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
此种见解古已有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十分值得注意。前句说了这样的意思:读书不要只注重环节,有时囫囵吞枣式地较为粗放式的多读几篇,反可把握大观。后句则强调了会意——感悟的重要性:一有感悟,高兴得像周公发现了人才一样,吐脯握发,忘记了吃饭淋浴。这种欣然与亚里士多德的“人的最高享受实在理念深处得到的”的判断何其相像尔。
(五)读和做 缓说破——促进感悟 开发潜能
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别人无法取代,由此,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依靠学生的感悟成为生本教育的显著特征。要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更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不要代替他们感悟,而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这同我们在师本条件下的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含蓄、一览无余的教学又是矛盾的。我们很难舍弃原来的这种做法,因为我们不放心:感悟对我们的基础知识的获得,对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不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就像地平线你越向他走去它离你越远一样,你越想教给儿童以感悟,他们就越没有自己的感悟。我们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式的或“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式的教育逻辑,实在是失之机械。我们认为,学生做了写景的训练,他就会写景。殊不知,他面临其景,结合他自己的人生体验,所产生的情怀梦想,却往往是所有的既成词语章句所难以确当地描述的。比如,面对东边日出西边雨,一位准失恋者,刘郎,产生的却是“道是无情(晴)却有情(晴)的感慨,各种语言中的动词之所以特别丰富,并且他们不同的语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的语感,就是因为人类这种感悟的丰富性。福楼拜说过,在某种情形下写道某个意思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某个字,也一定要有这个字,而不能满足于用其他字来代替。
四、今后设想:
1、继续研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以及《教育激扬生命》,从书中汲取精华,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
2、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唤醒和发现学生内心的动力源泉,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读书感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仅以此句与大家共勉。
- 所有评论(3)
-
于淑红读书感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哇!这句名言正是我要学习的地方!2016-05-18 08:11 回复
-
冯翠红我也读过这本书。你的感悟很受用呢!2016-05-17 17:51 回复
-
冯翠红把这篇放到“魅力课堂”“本坊资源”中一份吧!2016-05-17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