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现问题的质疑
古人云:“学贵存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日:“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查异质疑。阅读中一旦发现文中的异常之处,便穷追不舍,直到解决,叫做查异质疑。例如在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作者说到马克思的死,为什么不用表示庄重、严肃的“逝世”,而是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呢?这似乎是不合常理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最后弄明白这种表达方式正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但是,叙述的口气为什么如此平静呢?这是本文又一异常之处,正是从这些异常之处质疑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揭示矛盾质疑。揭示矛盾质疑是指在阅读中注意文中的矛盾现象,针对矛盾提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仍以上文为例,恩格斯说:“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时,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前后两个“睡着”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说马克思在生命停止时没有痛苦,而是安详地像正常人睡着一样,却用了转折词“但”,岂不前后矛盾?抓住这一表面矛盾人手,才能把握作者的痛惜之情。
三是细节质疑。细节质疑指在阅读中抓住作品中发人深省的细节发问,刨根究底。例如《孔乙己》中的“排出几文大钱”,为什么用“排”而又不用“取”、“拿”、“摸”呢?循着这一细节才能把握孔乙己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可以说一个“排”字出神人化地刻画了孔乙己贫苦但自尊又自卑的复杂心理活动。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