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平的日志

田静平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莲叶何田田”

田静平
更新于: 2016年6月1日 11:55

5月24日,带着木木出去玩,来到凤凰山的荷花池。

自从我们开始笔记自己身边的大自然,就会不定期的来到这里,因为我们选定荷花池为观察记录大自然的一个特定地点。

望着水面上的荷叶,不知为何,我很自然地想起那句古诗——“莲叶何田田”。在上学时期,一直对这一句不太理解,现在有无限发达的网络,我进行了搜索,得到如下结果,觉得很有意义,所以全文录入。


莲叶何田田

声明:本文转自搜狐博客布衣自珍

http://sdbuyi.blog.sohu.com/51897819.html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一诗,标题不一,也有题作《江南可采莲》、《江南曲》的,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歌“相和歌辞”中的“相和曲”,流传千余年之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对于这首民歌,从古到今有着多种品评。有的说是表现劳动之欢乐、江南之美景,有的说是重复叠唱的典范,有的说其精妙之处在于写不同方位变化之中有不变的基调,有的说可爱之点是刻画了采莲女的单纯与质朴,更有甚者说是废话连篇,什么东西南北,只要“鱼戏莲叶间”一句足矣。
诗无达诂,见仁见智,对一首诗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这里就不去说它了。

在这平白如话的诗句中,唯有一句不太容易明白:莲叶何田田!
田田,作何解释?缘何而起?翻检了几部工具书,解释如下:
① 叶浮水上貌。——《辞源》;
② 荷叶相连貌。——《辞海》;
③ 莲叶貌。——《中华大字典》;
④ 莲叶茂盛的样子。——《汉魏六朝诗一百首》。

上面的诸多解释,总感觉还没搔到痒处,不及根本!
我有一则读书笔记现抄录在下面,与朋友们共同欣赏,“田田”缘何而来的根由,或许可以窥见一二。这一段文字载于1993年6月7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作者吴奔星。他曾亲耳聆听过三位国学巨匠关于“莲叶何田田”的一段对话。

胡适、钱玄同和黎锦熙三位先生关于“莲叶何田田”的一次谈笑风生的议论,时间是1936年的夏天,地点是北平石驸马大街北师文学院国文学系主任钱玄同先生的办公室。文学院长黎锦熙先生正在和钱先生商谈《中国大辞典》的编纂方针,并谈到古汉语词汇如何准确注释的问题。其中就有“莲叶何田田”一句待解。恰好北京大学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有事找黎先生,于是他们就“莲叶何田田”如何注释开始随便谈心。
钱先生认为“田田”一词可能有错。
黎先生说:“对‘田田’注释,历来辞书的注释都不准确,带有猜测性。既已习非成是,还是一以贯之,仍照旧注如何?”
胡先生说:“《江南》是一首最好的白话诗。‘田田’一词,可能有撰写之误。但也误了一千多年,改也没有可靠的根据。”
钱先生说:“对于这个词,当年(1903-1909)在东京太炎先生的国学讲习所里,我曾疑心‘田田’是‘圆圆’之误。太炎先生曾点头说:‘不是圆圆,就是团团,反正是因形致误。’”
胡先生说:“圆圆也罢,团团也罢,草书是很容易被看成‘田田’的。古人好古贪奇,遂以‘田田’为定论。”黎先生接着说:“简体字的团,如果作草书,更容易被混为田字。”
钱先生说:“习惯成自然,约定俗成,积重难返。就任其‘田田’下去吧。”
三人之间有议论无争论,我侍立于侧,如游夏之徒,未敢妄参末议。略记师说,聊作佚闻而已,也算是“江南可采莲”的一则佳话。

图片翻拍自冰心主编《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作者今人刘旦宅先生。画之标题《江南可采莲》,作于一九七八年秋。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5)
  • 周继伟
    多有意思的讨论啊!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书,里面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就依据这句诗起名为“田田”了,还有《甄嬛传》播出以后才知道甄嬛应读(珍萱),网上也有人说该电视剧影响广大,何不就认了应读(环)呢?还有《枫桥夜泊》《月光曲》自来解读就有误,“执子之手”的现义也与古义不同了。
    2016-06-03 13:29 回复
  • 冯翠红
    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得好好向你学习啊!也感谢“布衣自珍”的博客!
    2016-06-03 11:25 回复
  • 冯翠红
    你居然钻研得这么深了啊!
    2016-06-03 11:24 回复
  • 于淑红
    要向你学习这种求知求解的学习劲头!
    2016-06-02 15:06 回复
  • 田静平
    文中所附图片不能黏贴。
    2016-06-01 1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