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直奔主题好吗???
目前我们的教材虽然实行“一纲多本”,但各套语文课本的单元组合,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组元。这种组元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很容易导致阅读教学直奔主题,忽视学生的言语实践。不管是写人、写景、写物的文章,一些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直接引向人文主题,人文精神。例如,六年级的《鞋匠的儿子》,这是一篇典型的演讲风格的课文,教学应该基于文本的特性——即兴演讲的目的性、针对性、感染性,让学生感受演讲艺术的魅力。但有的教师却置文体特点不顾,直奔文本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林肯的三段话,体会他宽容大度、真诚坦荡、仁慈谦逊的人格魅力。
又如,《夹竹桃》是写植物类的课文,许多教师都从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导入,要求学生体悟季羡林先生的赞美之情。再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教师也莫不从老天鹅这位破冰勇士的壮举,引领学生去感悟它“奋不顾身”“坚持不懈”“勇敢”“舍身为人”等品质。正是这种失去“语文味”的语文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索然无味。其实,“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情感教育,并不需要挑在舌尖上,而要像春风化雨一般,讲究润物无声,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所学的课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懂得作者是如何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表达其思想的,并通过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学习其他学科,语言只是一种媒介,只有语文学科的学习才需要研究与探讨语言本身,即不仅要理解它表达了什么,还要研究它是怎样表达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表达。”吴忠豪先生也尖锐地指出: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教学刻上深深的文学课烙印,并且深陷其中,背离了语言课教学模式。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