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的日志

刘萍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易安花语》教学反思

刘萍
更新于: 2016年6月7日 16:01

脉脉此情谁懂

———— 《易安花语》教学反思

                                         ——广州市47中学   刘萍

 

      初二的课本上出现了宋词这种文学样式,宋词作为中国诗歌的灿烂明珠,实在有必要让学生来了解一些。学生接触的古典诗词其实并不少,从小学一路过来,背了不少,但是由于他们年纪还小,没有什么人生经历,对古诗词中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绪,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也就只停留在背诵上面,对理解就寥寥了。

      之所以选择李清照,是因为她款款行走在男性诗人世界里,却是那么的光彩夺目、摇曳生姿。她傲然芬芳,她遗世独立、她倾国倾城。她的作品,在中学、大学的课本里屡见不鲜;她独特的创作技巧璀璨夺目。而我本人,又是非常喜爱李清照的诗词,所以我就想讲讲李清照。但如何切入才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呢?  我国自屈原起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况的传统,无数文人墨客在花草中找到个人遭际与人格精神的内在契合点。李清照词中专为咏花之作占作品的很大部分,在叙事抒情中提及花的就更多,所以,我尝试着以“易安花语”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去了解这个奇女子,这个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的奇女子,究其诗词本质,诗人实是以花自喻, 伤春惜春慨叹自己的人生。

        因此就有了这节文学欣赏课。

        再来谈谈我的教学对象,这是一个重点班,其中不乏许多文学爱好者,进入初二,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创作欲望,实在可喜可贺。语文教学从来是不该只止步于课本上的那点东东,对于这些感悟力接受力强的学生,更是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精神养分,所以,这节课虽然所选的有些诗词对他们来说,或许有些难度,但我的初衷就是给她们打开一扇窗,教会一种欣赏的方法,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喜爱,一I节课下来,很多学生围起来问李清照以及诗词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我成功了。

       在讲课中,我在李清照众多咏花诗词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组:桂花,梅花,菊花。一是这些诗歌学生还比较熟悉,二是相对来说,也容易理解,比如菊花组的“醉花阴·人比黄花瘦”。通过这些组诗词,试图折射诗人的一生,少女时的灿烂与动人、新婚时无奈与宽慰、相思时痛苦与憔悴、屏居时淡泊与充实、孀居时落寂与凄凉、流落时孤独与伤感。而欣赏诗歌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诵读,反复诵读,诗人的感情自然流露,也能充分体会宋词的音韵之美。

      在欣赏完李词之后,我设计了“你喜欢什么花”,目的是将学生的情感体悟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这样,知识不是呆板的,李清照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走入学生的内心,走入他们的情感世界,事实如此,学生发言踊跃,除了词中有的桂花、梅花、菊花等,还有荷花、牡丹等等,种类繁多,有的学生发言还引用了诗词作证,引来阵阵掌声。这是,趁热打铁,我让他们把喷涌出来的灵感或思绪写下来,题为《花心》。

     反思这一节课,有亮点,也有不足。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宋词的理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此外,诵读时间还不够充分,美感无法充分再现,虽有预设,但是还是遭遇残酷的现实……可见,语文教学任重道远,但如果能打开一扇窗,让学生看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彩,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