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发展
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编写语文教材和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因而,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具有稳定性,以保证语文教学活动形成一定的规范和秩序,但是,这种稳定是相对的。时代在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情的特点会发生变化,语文教育在发展,语文学科的内容、结构会变化,教学规律会不断被发现和认识。因此,语文教学大纲要考虑时代的适应性和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其内容要随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而调整和补充。下面以90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为基点分析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发展。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回顾。
90年代,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1992年)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1996年),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992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内容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基本课文篇目。1996年审订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内容有: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程结构和课时,教学内容(能力训练,基础知识,课文),评估和考试,教学设备,附录一推荐选文篇目(待补),附录二课外阅读书目(待补)。下面以90年代的大纲为基点,联系以往大纲,从性质观、目的观、内容观三方面来描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轨迹。
1、性质观
1956年的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大纲,从“认识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两方面来认识语文的工具特性。1963年大纲开宗明义,“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大纲从干部的工作和学习、从学好其他学科的角度来阐述语文的工具性,确立了语文性质的工具观。这对语文学科来说,无疑是一次革命。1978年、1986年、1990年大纲继承了1963年大纲的语文性质观,先后确认语文的“基本工具”或“基础工具”特性,把握了语文教学的导向。
1996年高中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了语文这个工具的特点: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性质观有利于正确规定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且还突出了语文独有的汉语言、文学及其文化的民族内涵。工具——基本工具或基础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就是50年的语文性质观的发展轨迹。
2、目的观
1956年大纲规定汉语、文学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养任务,同时规定政治方向、世界观、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 育任务,要求高,内容多。1963年大纲教学目的单纯化,集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没有规定思想教育任务。发展到1978年、1986年、1990年大纲,除了上述四种能力外,还增加了听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发展智力等。思想教育目也形成了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审美观念等的结构框架。
1996年高中大纲在1990年大纲和1992年初中大纲基础上,对教学目的作了比较合理的规定。智育目的包括知识、能力、智力、并且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观念。不仅提出“发展智力”,而且提出“发展个性和特长”。美育目的,提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德育目的,继承了以往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等内容,还提出“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容,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个性。
3、内容观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反映时代、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的需求。1956年大纲以系统的语言、文学的知识、能力来构建教学体系。1963年大纲则以语言、文章为主,强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初步阅 读文言文能力,表述比较笼统。1978年、1986年、1990年大纲逐步建立了听说读写和语言、文章、文学、文言文的教学体系。
1992年、1996年初高中大纲,建立了以语言为主包括文章、文学、文言文及其文化的多元教学体系,并且突出能力训练,建立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系列(初中48项,高中18项)。教学内容实用化、多样化、素质化,逐步形成并突出能力系列训练。
90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指导90年代的语文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为新课标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二、对90年代语文教学目的的几点认识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是一个“试用”大纲,较之初中,普通高中属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在性质、任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996年5 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在语文教学目的的制订上较好地反映了高中阶段的这种特殊性,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语文学科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大纲前言把语文学科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在论述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功能时指出:“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文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反映了语文的这一特性,规定“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教 学的内容和要求”中,也提出相应的要求。突出语文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是新大纲的一个重要特色,反映了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目的和内容的特殊性,真正体现了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高”的层次和要求。
2、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新大纲教学目的明确规定“发展个性和特长”,而且增加了与之相配合的“课程结构”,规定语文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这样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发展个性,适应不同流向、不同程度、不同办学模式的学生和学校,使“发展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实现有了物质保证。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目的一直是整齐划一,缺乏弹性,重社会需求,轻个人发展,近年来的应试教育把这种忽视人的发展的流弊推向极致。这样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体制埋没人才,扼杀个性,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应引起广大语文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新大纲把“ 发展个性和特长”作为语文教学目标提出,并增加“课程结构”内容,这是语文教育史上的创举,它对语文 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各类语文人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较好地体现了“进一步提高”的层次和要求。
以往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中,虽然通过诸如“阅读”和“比较熟练的阅读”,“能写简单的”和“能写一般的”等措辞,力图体现初、高中两阶段语文目标的不同层次和要求,但由于缺乏对初、高中阶段的性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根本性问题的研究,缺乏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社会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不同需求的研究,因而初、高中两阶段的教学目的、要求从本质上始终存在着内容重复、要求含混的弊端。这种现象直接影响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现阶段的初、高中大纲,不仅形式上分开编制,内容上也有较大变化,层次要求上有明显提高。首先,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 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其次,文化素质目标,“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素质。再次,在“ 教学要求”中,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内容、速度、数量等较之初中都有提高。例如:现代文阅读,初中生要求每分钟500字,高中生则要求每分钟600字;阅读能力,要求初中生“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而要求高中生“评价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取所用材料”,显然,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主要在于理解,而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则提高到评价层次。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是面向21世纪社会制订语文教学目的的,其立足点之高、内容之新是以往任何一部大纲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作为“供试验用”的大纲,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许多方面还有待理论的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例如,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体系,21世纪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及语文教学如何充分利用语文的特点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等问题,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三、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发展的几点启示与思考
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演变和发展,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也促使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1、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制订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关键。
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有它自己独特的性质和功能,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制订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关键。建国五十多年来,在很长时间内语文教学目的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是严重的失误,主要原因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特殊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使人们要么毫不顾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为地夸大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么将语文教学中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纯粹的政治说教。在语文教育史上,“左”倾思潮的影响,是语文教学目的摇摆不定的主要原因。其二,由于对语文教学中人为地夸大政治教育做法否定的同时,也因此忽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教育目标,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国外语文教育现状都证明了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教育功能和目标的性质,过分地夸大或缩小任何一方面的教育目标,都会给语文教学 造成严重失误。因此,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以及在语文教学目的制订上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当前以至将来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2、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是语文学科实现“发展个性和特长”目标的根本途径。
建国五十多年来,在相当一个时期语文教学目的的制订存在着笼统划一、缺乏弹性的缺陷,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其实质是对中学生的禀赋、爱好、性格等丰富的人性的扼杀。如何才能在语文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认为深化课程和教材改革是其根本途径。除此之外,教材在编写上应分课内读本和课外读本,课文要有教读和自读之分,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就会加大教材的弹性,为各类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广阔天地。
总之,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语文教学目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语文课程和教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
纵观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现在还在进行着、它已经影响了而且将继续影响着语文教学目的的制定。
参考书目:
1.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建伟.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教学示例.广州:华南理工大需出版社,2004
3.顾黄初 顾振彪 .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