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玉的日志

蒋金玉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关于诗歌阅读教学实践的思考

蒋金玉
更新于: 2016年6月10日 21:34

 关于诗歌阅读教学实践的思考

经过本次基于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的学习与研修,受益匪浅。在课程的启发下,经过消化与思考,我也将自己的诗歌阅读教学作一些梳理,分享在此。

作为中文系的毕业生,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 我个人是最为偏爱现代诗歌的。中学时代课文中出现的小诗,自己总要一读再读。大学时代有了更自由广阔的空间之后,阅读和了解到大量的现代诗作,也曾经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写过一些青春飞扬的小诗,那是最美好的青春回忆。工作以后,家里也总有诗集在读,说起来,很感恩诗歌给我的生活带来许多柔软的力量和温情的感动,让我即便在有时艰难重重的现实里仍保持着理想主义的心念。我仍然坚信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着诗意和远方。

 工作以后,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因着这份诗歌情结,我对诗歌教学尤为重视,我期待能够引领着孩子们去感受诗歌的美好。但诗歌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如人意。从教四年来,我发现现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仍然篇目较少,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而诗歌教学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状态仍然持续,常常语文老师们遇上诗歌篇目时,要么轻描淡写、蜻蜒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要么干脆弃之让学生课外自学。平时也听到一些老师说:“现代诗歌不考,上课时随便提一下就行了,甚至不上都没有关系。”的确,新诗很少以阅读形式考试,更有老师敏锐地发现,近几年来新诗连背诵默写都不考,于是新诗在教学中更加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即便正儿八经地上一节现代诗歌课,大多数也是这样的模式:解题、简介诗人及背景、朗读、理解诗意、挖掘主题、延伸拓展、升华主题、背诵积累。这样教学现代诗歌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非常“圆满”。但是这样的“非诗意的解读”,忽略了初中生年龄及心理特征。将诗歌鉴赏这一本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程式化、标准化,也违背了美育规律,扼杀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也淹没了现代诗歌的独特意韵。

事实上,从中学生年龄特征来看,这些青少年孩子是需要诗的,是接近诗的,是会喜欢诗歌的。青少年敏感多思,处于“诗的年龄”,最容易也最需要接受现代诗歌的滋养。现代诗歌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文学形式,吸引着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学生,让少年儿童度过美好的时光。很多现代诗篇幅虽短,但意无穷,深刻的思想、深厚的情感强烈地感染着读者,深深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 56 条提出“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我们不应该不重视诗歌教学。

此外,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内涵来看,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可见,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语文教学与诗歌教学血肉相连。只有高度重视诗歌教学,语文教学才有诗意可言。语文教师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和情怀,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诗歌本身的特质,引领学生诗歌的感动、引领学生浸润一些语文的文学性。

因此,我格外珍惜每一次的诗歌教学,我会带着学生们静静聆听诗歌的语言,默默思考诗歌的内涵,会带着学生们一起深情朗读诗歌的情感,也会拿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一起分享,会在春天里引导学生们一起写一写春天里的诗,会在冬夜里办一场学生们的诗歌朗诵会,会在讲到泰戈尔的《金色花》时,拿出一节自习课一起读完泰戈尔的《新月集》,一起沉浸在诗歌的美好纯真中,会在每个星期的最后一节课一起分享师生各自喜欢的一首诗,会一起听《为你读诗》的诗歌栏目,我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宁静的诗歌时光。最惊喜美好的是,当学生羞涩地拿出他们偶有所感的诗作与我分享的时刻。我会发现,诗意正在我们的生活间。

关于课堂的诗歌教学,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山的那边》的教学实践。本课选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寻它。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活泼。诗中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写出了童年的想望与困惑,成年的感悟与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这首诗我讲过两遍,第一次是在大山里,那时正在一所农村中学支教,面对着一群从未走出大山的农村孩子。这首诗像是专门为他们而写的,闭塞的他们对山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憧憬。在课堂上,我以诗题的问题入手,孩子们试探着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山的那边是山,是大楼房,是彩虹,是森林,是星星……正是这样的无知与好奇,我们开始了这样一首诗的探索。我看到孩子们读诗眼睛里的专注,看到他们听我介绍外面的世界时眼睛里闪动的光,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句诗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时的那种热情和坚定,我身在其中,感动得不知所言。无需我多说什么,这是属于他们的诗,这是他们心底的声音,我相信也将是他们的努力的历程。我想,这也是诗歌的力量。

第二次讲这首诗,我已经结束了支教,在大城市找到了继续做老师的工作。我所面对的孩子是一群衣食无忧的城市孩子,他们大多数没有农村生活经历,见过的山大多只是在旅游景区或旅途中。这首诗对他们来说,是一首比较简单理解的励志诗,象征意义也比较鲜明。那么用什么来触动他们去更深刻地走进诗歌呢?我想,可以用我的支教的经历来为他们提供一个视角,而更重要的是基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给他们以诗意的空间。我在课前给学生展示了我支教的视频,让他们对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他们被视频中农村孩子的贫穷生活处境所打动,为整节课打下了一个课堂氛围的基础。课堂中,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诗歌的语言、内容、情感,所以课前布置了学生自己写读后感。分享读后感的环节学生表现也非常精彩,许多学生都极有感触地写了洋洋洒洒好几百字,更有学生在原诗基础写了首诗来解读。之后的诗歌朗读和诗歌内容情感分析,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在思考中质疑,在讨论中多视角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非常投入课堂,他们的理解也非常到位,最后,我在他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视角的补充和深化性的总结。课堂的最后,我留了一项作业,引导学生们以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感触写一首“城市的远方”,这样的诗题既联系了我们的学习内容,又契合学生的成长环境,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两次截然不同的同课教学经历,我是怀着同样的教学热情去完成的,他们也都带给我同样的共鸣与感动。我想,诗歌教学带给学生的美的感受与情感的触动,是比功利的考试带给他们的分数更为重要的。而这样美好的东西会沉淀到他们的思想与文笔中,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助力,也为他们日后漫长人生的远方留下无限诗意。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