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四英的日志

徐四英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小说阅读教学

徐四英
更新于: 2016年6月10日 23:22

1、  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与审美修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普兰斯在《读者—反应批评》里边阐述了作者心中理想的读者是一个完全掌握了语义知识、具备各种文学能力的人,一个能在某一特定文本里边发现无限文本并进行阐释的人,一个对构成那篇作品的语言运用自如的对话者。但是学生的文学阅读认知结构各有不同。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所包括的内函根据各人的不同经历而有所不同,个体差异决定了法则的差异以及结构内容的多样性。学生读同一部作品之所以各自有千差万别的感受,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修养参差不齐,审美品味的高低不同。因此,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正视学生这些方面差异性的特点,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学到最多的知识,尽显自己的个性。

2、关注学生的初体验

每个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及所受教育不同,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因此,学生个体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 必带着各自的思想见解( 如政治观点、历史观点)、价值标准、情感体验、兴趣爱好去释读文本,形成与文本的不同“ 对话”。他们对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有着独特的、丰富的、复杂的一面。而这一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无法复制的,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才会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到作家的气息,触摸到作品的灵魂。

学生第一次阅读文本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开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读小说,读出自己的感受,而不要提预设性太强的问题,这会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概念,影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学生最初的阅读感受,能够作为后面教学的一个切入点。当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疑惑受到挫折时,这正好是正是教学的起点,带着疑惑,学生也才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初体验。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而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解读小说文本,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