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静”界
张志玲
更新于: 2016年6月16日 09:41
古人读书以“静”为境。如,“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说的是清静幽雅的环境与读书人的心境相互衬托,人与自然浑然成为一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是说读书之妙境在夜深人静时;“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是讲读书忘我达到了境界,不知不觉中,读书与春天同醉;“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说明大凡真正的读书者都要凝神定气,心无旁骛,才能知书的滋味。可见,在古代读书人的心里,对静的向往与追求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忆古思今。古人把学习知识当作自我修养的过程,不作势,不求利,自然而然表现出一种情调,实乃读书的真味。现在人,身边有太多的奢华浮躁,做事难免急功近利,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也反映在学习中。我们值得学习古人的静下心读书的精神劲头。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冯翠红读了您的日志,我想到“静为躁君”“静能生慧”的古训。2016-06-19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