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新花样,让我们的体育教学与时俱进
1.巧用板羽球拍和小皮球(垒球)进行趣味练习
板羽球拍主要进行板羽球的练习,但容易受风力的影响,小皮球和垒球主要用来练习投掷,掷远与掷准,能否将两种器材组合在一起练习呢?实践证明,是可以玩出很多花样的.
(1). 球性练习:进行这一环节的练习,可采取多种手段,如将球放于拍上体会平衡感;闭上双眼,看谁托球的时间长;托球时下蹲与站起;走跑结合的持球行进;不同方向的急停急起等。
(2). 自抛自接练习:将球放于拍上,向上轻轻抛起,接住,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接球时手持球拍的迎球、引球、控制平衡这三个环节的衔接,多次练习,基本掌握要领后,可以逐渐增加抛球高度。
(3).托球接力赛:全体同学分成4-8组,排头同学手持一拍一球,预备式单手托拍,球放拍上,另一手不得触球,游戏开始快速向前跑出,至终点返回,中途球落地时从落地处放好球后继续比赛,后面同学依次进行游戏,先完成一组为胜。
(4).两人抛接球练习:在熟练掌握自抛自接技术后,学生可两人结成小组,间隔两米左右,一人用手抛球,另一人用拍接球,接住后两人交换,逐渐过渡到用拍子的抛球,此环节注意抛球落点应在接球者腹前,接球者随时调整拍面迎球的角度,多次练习后,可提高抛球的高度,适当延长两人之间的距离。
(5). 花样玩法与多人练习:熟能生巧,巧能创新。当孩子们较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后,教师要鼓励大家进行创新的花样练习,如抛起后拍绕球;假动作抛接球;胯下抛接球;背后抛接球;抛起后转体一周接球,还可以进行多人练习,如三人三角传法;五人五星传法;三人行进八字传法;分成两组隔网进行比赛等,花样的不断推陈出新,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
2.巧用排球场地器材进行篮球技术的练习
球类练习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项目,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把平时学到的单项技术真正运用到比赛中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令一些女孩子望而生畏,而利用排球场地器材进行篮球的练习,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
利用一块排球场,比赛双方人数多少均可,器材是排球或软式排球一个,如果按排球比赛规则双方必须通过传球、垫球、扣球、拦网、发球等方式使排球过网,但是,小学生不能掌握或不能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若强制要求,比赛会不停地间断,无法正常的进行,时间长了,孩子们会失去兴趣,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规则,把篮球的传球、运球、投篮结合在比赛里,同队队员之间可以传球、运球,通过传球或投篮的方式把排球抛过网,而另一方只要把球接住不落地就不算失分,若脱手落地则算另一方得分,然后由得分一方发球(发球由是一人从本方界外抛球过网)继续比赛,这样,难度降低了,而孩子们的兴趣却提高了,用排球比赛让孩子们更敢于接球,减轻心理障碍,网高限制了一些高个同学的优势,让更多的矮个同学、女生参与活动。为增加活动的负荷,等孩子们熟练运用技术及规则后,可以同时用两个排球进行比赛,还可以把活动人数分成几组进行“联赛”,负者下场,胜者则留在场上继续比赛争取总冠军。
3、小创新发挥大作用
(1).竹竿舞练习中垫杆的改进
我校从2005年开始在大课间推广竹竿舞,每次大课间活动,孩子们伴着欢快的节奏跳起竹竿舞,快乐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垫杆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打杆者的手、增强打击节奏的声音、美化练习场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布置与收取器材比较麻烦、易滑动存在安全隐患,易损坏增加活动成本、限制一些花样跳法等,能否去掉垫杆呢!经过研究我发现如果在每根杆的两端距顶部30-40厘米处分别固定一小块方形垫木或两小节5-10厘米长的小圆木(可用旧墩布杆割取),在打杆过程中也能起到垫杆的效果,而且比原来更方便了,冬天活动竹竿舞时,由于霜冻的原因,孩子们拿竹竿时往往比较冻手,带手套薄了易湿透、厚了拿不住杆,于是我把每根竹竿的两端都用铁丝固定了两个环,每次练习只要打杆者把一条结实的布条固定在两个环上,再用手抓紧布条就可以练习了。
(2).活动篮筐的改进
小学生在进行投篮练习时,很多孩子在开始阶段都不能把球投到篮圈的高度,更别说投中了。为解决这个矛盾,我把活动篮筐的游戏引入这个环节,将学生分成四组,画一直径5米的圆,学生分组站在园内(面朝四个方向),每组指定两名同学(不准戴眼镜)在距圆4米处(画一横线)手拉在一起做活动篮筐,合理移动位置与手臂,使同伴投出的球中篮(进入手臂围成的圆内),另指定一人负责捡回投出的球。改进方法:a.把投篮者眼睛蒙上,变为“盲人”投篮比赛;b.计分比赛,每人连投三次,投中给5分,计算每组投中总分进行排位;c.每人投中两次后,变为活动篮筐,使活动篮筐不断变大,直到最后全体同学都变为活动篮筐,看哪一组先完成(注意当活动篮筐变为三人时,捡球同学应站到篮筐内捡球);d.活动篮筐也可用呼啦圈来代替;e.进行比赛时,各组可选派一名裁判员,并轮换进行裁判。
教学中的实例还有很多,做一个有心人,善于从一点一滴的感受中进行提炼与升华,不断完善自己,从孩子们欢乐的笑脸上,我们就会感到付出的意义,从平凡中收获快乐!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