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王昭君的人物形象
唐诗中王昭君的人物形象
河北唐山一中 闻有红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秭归人。西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诲,改昭君为明君,便有“明妃”之说。王昭君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匈奴传》:“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喜欢,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这段简单平淡的文字,隐含着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悲剧。此后,昭君故事开始进入历代文人的吟咏中,千秋不衰。汉代的史实昭君发展到唐朝,形成文化昭君。现以唐诗为例,结合唐朝历史环境,谈一点自己对王昭君人物形象的一孔之见。
张仲素在《王昭君》中写到:“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戢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又有汪遵的《昭君》:“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娥眉一笑塞尘清”。两位诗人着眼于昭君出塞的政治、现实利益,认为和亲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且增进了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经济的发展,把王昭君塑造成一个汉匈友好使者的形象。
在唐朝昭君诗歌中,写的较为含蓄深刻的是储光羲的《明妃曲》:“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诗歌以“惊沙乱雪”烘托出边塞凄寒荒凉的氛围,截取具体的生活片断,描写昭君以夏事夷,强颜欢笑的复杂的内心感受。崔国辅在他的《王昭君》(其二)中,除对昭君不幸遭遇极度同情之外,又进而质询造成悲剧的现实根源,画工毛延寿首当其冲。“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白居易则把斥责的锋芒直指汉元帝,以昭君的口吻讥讽元帝的荒淫好色:“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一个悲哀怨思的王昭君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凸现。
在唐朝,多情的诗人各按自己的想象,塑造着王昭君的人物形象,通过她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文学的曲笔之外,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唐朝社会环境宽松。
唐初贞观年间,知识分子争相入仕,政治清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经济发展,为唐朝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还有,唐朝禁忌较少,人们的思想开放,诗文自觉。如诗仙李白就曾“天子呼来不上船”。
二、唐朝的女性较前代相比解放了许多。对女性,作者不是从男权角度和男尊女卑的眼光,而是多了一种平等的角度和赞许的眼光。如白居易称琵琶女跟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唐诗中贵妃对皇帝可明白的提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朝与三纲五常控制下的汉魏,甚至比理学禁锢极严的宋明相比,妇女的地位都要高得多。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