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氛围和环境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原创)
论家庭氛围和环境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家庭氛围和环境在幼儿早期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中学习,才可能做到与家长相亲相爱,才可能做到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 第一所学校 相亲相爱 健康成长
【正文】
什么是家庭教育?我们查阅过几乎所有相关的著作、论文和词典,发现大部分都是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依附来看待,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教育形态,当作具有自己独立价值、独立使命和特殊规律的领域。一说教育就是学校教育,言教育必学校。本来各有使命、各负其责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大教育形态,一边被加倍的期待、加倍的投入、加倍的负担,另一边则被严重削弱,自乱营盘,失守应有职责。一方面是某种程度的教育过度,另一方面是某种程度的教育失责。裴斯塔洛齐三百年前就讲,一切学校教育都应该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就是说家庭教育应该是人类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形态。学校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抹杀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其实人类有学校教育的历史不过四五百年,中国从正规学制开始最多一百多年,而家庭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工业化批量生产专业人才服务的教育,它是通过培养人才带来人生的成功。而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格、涵养人性的教育,它最终带来的是人生的幸福。
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孩子要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接受的教育基本,他是孩子好与坏成长健康的基石。家庭教育大于其他教育的前提就是在孩子性格,基本认知,思维习惯,生活习惯的定性。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习惯往往都是在家里开始养成。在后天的学习中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是有些许改变的,不过作为父母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开始。萌芽的教育状态一般有两种,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学校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
习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家庭建设、家教和家风问题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预示着我国家庭建设新气象的到来,预示着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振兴、繁荣。
童年的时期孩子比较喜欢玩耍,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去幼稚园了,所以要在童年时期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个时期孩子一般都比较懂事了,在以后的时候也会有模糊的记忆,如果想用毅力来进行艰苦的教育,这个时期由父母代笔或者帮助孩子记下这段时期的生活对将来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什么人种,快乐的童年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他的成长的记忆从这时候开始,所以说作为父母的要经常带孩子去玩耍,逛公园的时候教他识别花花草草,看水中的鱼,天上的鸟。虽然这是很普通的事,但是一个好奇心强烈的童年时期,能接受类似学校方式的变相教育是为小学做帮助,学习和娱乐结合实施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指示孩子学习。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孩子的喃喃细语自己要认真的听取。
老师,xxx拿我的书,弄我的椅子,弄我的衣服,这是我教小班幼儿健康与社会时的情景,我逐个劝解。过一会儿,那边的小朋友又告状了,老师,xxx自己碰桌子上了,鼻子疼了,哭了。没事的,一会就好了。我赶紧接音。书发下去了,讲完了,游戏做了,书收回了,新来的一名小朋友被照顾坐在老师旁边,因为他会不时地哭,让班级不得安宁的。这样以便本人随时观察情况,及时制止。一会儿,老师,多前儿下课呀?一会儿就下课了,我赶紧搭音。老师我饿了,我带饼干了,可以吃吗?别的小朋友是不允许的,他例外。我说,可以。就这样,还泪汪汪的呢。老师,我喝水。可以,这也是随时满足要求的节目。下课了,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跑出教室去厕所了。我教大班幼儿健康与社会时,一名幼儿流鼻血了,我告诉她塞上纸,仰着头,别动,一会儿就好了,一边用墩布擦干净地面,又去水房冲洗干净。这是本人把学校氛围和环境创设成了家庭氛围和环境的尝试,我发现这样的做法对幼儿的作用还是有的。而且,我已经收到了与幼儿交流、相亲相爱、坦诚相待的效果。
我还对那些不爱表达的幼儿进行了观察,我得知这些幼儿父母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与孩子交流,教育方法简单,致使幼儿难以和别的同伴合作,小朋友们不喜欢跟这样的幼儿玩。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幼儿问题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课堂,而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传达着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等,幼儿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中学习,才可能做到与家长相亲相爱,才可能做到健康成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精简地传递具体的讯息。
家长必须时时留心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长还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变化,使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能够被早发现、早制止。教育内容不可偏废,改进教育方法。现实社会中,不少家庭在设计和安排教育内容上存在片面性,具体表现为重视培养特长,如教孩子弹琴、跳舞、画画,而忽视了夯实基础;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这样做容易使孩子在个性上变得自私自利、骄傲任性、自理能力差。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其特长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胆怯、孤独、恐惧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及早防止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让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学校教育环境均充分发挥作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习近平 关于家庭建设讲话 2月28日
3、习近平 道德立人心——关于道德建设的论述
4、习近平 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