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双的日志

王丽双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取法乎上,做幸福教师——陶继新领我走进孔子的精神境界

王丽双
分类: 读书随笔
更新于: 2016年9月8日 09:45

 

教育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教师要用一颗怎样的心态从事教育?前些日子,有幸读到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陶继新老师的教育讲演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两本书,一下子又激起了我久违的激动,这些高营养的精神食粮正好给了我及时的补给,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本教育讲演的辑录,主要写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和《孔子的精神境界》三个演讲,共25讲。《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主要谈教师要经常读书写作,诵读经典,在经典中汲取营养,指导教学。《打点幸福人生》中有“内在和谐”和“精神高贵”两讲内容,《孔子的精神境界》共12讲,主要谈教师的修身和发展。在这些讲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取法乎上”的经典诵读,另一个是《孔子的精神境界》中的第二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初读这讲内容时不太懂,再细读细品之后,我对这讲有了进一步认识,就很是喜欢了。陶老师对孔子的教学总纲和人生境界的概括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也是孔子一生生存与学习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他整个人生精神境界与学习追求的高度浓缩,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应当遵循的理想规则。书中讲到“取法乎上”中的“上”是指那些经典作品,那么,我们要从经典中取什么呢?这就是“法”。 “法”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道”“德”“仁”“艺”。书中内容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去修炼自己,要从“道”“德”“仁”“艺”上下功夫,使自己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下面我就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是“志于道”

曾参对“道”的解释为“忠恕而已”。“忠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为推己之心以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是一种至高的思想境界。

陶老师就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他说“在自身发展的时候,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发展。”这也是他在本书中把那么多的有所作为的校长、老师的真善美,本色的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学习追寻的原因。他说:“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使人‘文’化,由人文来化人。人只有在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永远幸福的人。”这也是我深为之触动的。

很多人都会这样以为:自己能发展进步,有所提高就行了,从未想把更深的东西拿来与大家分享,而且只抱着自己那点所谓的经验应付工作,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不管成效如何,这就是所谓的私心吧。孔子“道”的思想和陶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只有一个群体的发展,群体中的个体才能发展、进步;而群体不发展,个体再努力,改变的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步!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方能共同提高。就拿我们语文教研组来说,在冯翠红主任和组长张玉花老师的带动下,我们语文组的教师们每次在教研活动中都非常积极认真,每一位教师都直言不讳,讨论中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大家争论不休,评课时更是各抒己见,从不保留,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不讲花架子,不唱高调,实打实的说不足之处。正如淑燕老师所说:咱评课好像机关枪似的要把哪突突了,真是狂轰乱炸,有时真有些承受不了了,不过过后想想真是进步不小呢!的确,众人的智慧力量是无尽的。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交流也使我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发现,班主任不是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服务者,应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第二、“据于德”

这是从道德人格来谈的。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为:用行政命令引导百姓,用刑罚束缚他们,百姓求得的只是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了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仪统一百姓的言行,这样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守规矩,有归属感。所以孔子强调德治,可见,道德比刑法更有效。

治国如此,治家、治校、治班也应如此吧。由此我想到了对班级的管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高高在上的给学生提要求、下禁令,从不曾考虑他们乐不乐意接受。这样学生们自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犯了错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顶多批评惩罚、告知家长。久而久之,简单粗暴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作用。

记得刚开学第一天劳动时,我班有两名男生在分配任务后没干就玩去了,如果是以往,我一定会把他们叫来大批一顿,并狠狠的惩罚。书中的思想改变了我,我并没有正面批评他们,而是在自习课上对这次劳动中表现好的同学大加表扬,并指出,班集体是我们大家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管理它,相信同学们都想为班里出力,也希望下面安排到任务的同学能更好的完成。没有任务的认真复习准备下午的考试。这次除了他俩上自习之外,其他同学都安排了任务。这时他俩坐不住了,找到我说要参加劳动,我说下午还要考试,多看看书吧。而他们俩主动承认了错误,并执意要参加劳动,态度也很诚恳。在接下来的劳动中表现也非常认真,我又顺势给予了肯定,并进一步在集体利益和责任感方面让同学们有了更深的认识。

用道德教化引导学生,用礼仪统一学生的言行,让他们为自己制定要求,少给他限制性的“政令”,学生也会守规矩,有归属感。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第三、“依于仁”

陶继新老师在书中谈及仁时说道:让人走向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完善。“仁”就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论语》中谈“仁”的最多,有人统计说是107处。孔子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按照“仁”的要求做事。他说颜回就是这样的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迁怒,不贰过。”也是孔子对颜回好学的评价,不把自己的怒气无故的迁移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

由此看来,孔子所说的“学”重在修身、修德、修为,而与我们今天的在学习知识上的“认真好学”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道德修养,没有仁德的思想境界,而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于社会可能会是一害。比如: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烧伤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报复杀人事件等等。他们这样的所谓的优秀知识型人才,却给社会给他人带来了灾难,我想这也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大败笔吧!

再来看看我们的学生吧:他们不懂什么是道德仁爱,缺乏责任心,对自己应如何成长发展没有思考没有认识,对学习厌烦,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环境的影响,让现在的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更有甚者张口闭口脏话连篇,没有规矩,没有礼教。就在并校后的一段时间里,经了解有的学生曾经有上网游戏、吸烟酗酒、损坏东西、打群架,甚至有自残行为等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状呢?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就指出: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厌倦导致思想上的贫瘠,内心的空虚。不知道人性本善的真正意义。是不是学生内心中没有仁爱之心呢?不是的,而是那份仁爱之心在内心深处封存了起来,没有被唤醒,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与其无端抱怨,倒不如静下心反省自己:我们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三千多年前孔子早已给了我们回答。那么,现在的教育是不是有些偏颇了呢?所以学习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学会多少知识,更应注重如何做人。学习要先从修身学起,让人走向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完善。方法就是:用经典的著作感染学生,用仁爱的思想唤醒学生趋真向善的心灵,用仁善的行为来唤醒他们心中的责任感和想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因为教育就是一种仁爱的教育。

陶继新在回答其他教师的问题时,曾说道:“善待他人”既源自我的善良本性,更受惠于《论语》《圣经》《金刚经》等经典文化的滋养。在感悟世界哲人之言的要义时,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份善待他人的美丽。善在心中,便有了心灵的一片净土,乐亦自然在心中回旋。在从哲人那里汲取思想营养的时候,世界文学大师作品中的审美情趣与文学描述也走进我的心灵。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人完全在于自己,而不能靠别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走进经典,不断加强内在修养,使自己抵达这一高层的精神境界。从而在教学中传达给学生。

第四、“游于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儒学大师李泽厚解释“知”是在知识层面,“好”是在道德层面,“乐”是在审美层面。可见,孔子更欣赏游艺的学习方法。

陶老师说道“生命个体的学习本来是探索未知、获取智慧的一个快乐过程,是一种幸福的心灵之旅。”“学习一旦产生兴趣,进而抵达审美境界,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一种心灵的快乐。”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也说“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当读到这些观点时,我想到了我的语文教学,我也曾试图让孩子们广泛阅读,读报纸、杂志或借阅名著作文等书籍,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但每次读书时总爱向学生提出要求,认为这样有针对性。而陶继新和尹建丽两位老师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是我限制了孩子们阅读的能力,扼杀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学生不乐学,教又有何意义?所以教师不是知识的传输工具,而应是学生爱学习的激发者。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改变学习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正如陶继新所言: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可以使人宠辱不惊,可以使人气质高雅。以上只是我在读本书时对教育教学根本理念与观念的认识与转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阅读经典书籍,以探求更具体实效的方法来指导我的工作。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