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新的日志

梁永新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由学生的核心素养反观教师的职业素养——假期培训感想(一)

梁永新
更新于: 2016年9月14日 08:56


在2016年丰南区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暑期集中培训中,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的王欢校长做了《聚焦核心素养,给成长无限可能》的报告。王欢校长结合史家教育集团的无边界课程,具体阐述了当今社会学生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并展示了史家教育集团的教育成效,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引发了我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深深思考。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被业界人士称为“新课标的来源”“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素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而核心素养则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

在讲座中,王欢校长结合叙述自己的丰富的阅历,从国际的视野,未来的视角,给大家具体介绍了“世界很多学校共同提炼的学生的核心素养”。王欢校长所介绍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七个方面: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水平,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自我规划人生品质。

这使我想到不久前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9大素养,分别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具体理解如下: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可以分解为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和生态意识;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可分解为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包括全球视野和尊重差异;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包括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可分解为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究;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感悟鉴赏和创意表达;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和数字学习;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适性发展;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热爱劳动、批判质疑和问题解决。

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与王欢校长讲座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虽然分类不同、角度不同、提法不同,但是二者的主旨是一致的,基本内容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叠和交叉。更重要的是,二者最终都指向“全面发展的人”。王欢校长在讲座中也提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修行。细细理解,在三者之中,自我发展是首要的,只有在自我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体与群体、社会、国家乃至国际之间的关系;而文化修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参与社会的必要基础。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