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社会学》第三章
读《教育社会学》第三章
《教育社会学》的第三章开始介绍社会背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是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社会结构是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什么是社会结构?有人类学的理解,也有社会学的理解,笔者的理解是: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的要素构成系统的方式。这里重点讲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传递结构与教育的关系。他们影响教育的方面是不同的。经济结构与教育的职能、作用有关系。政治结构主要影响对教育的控制。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有关系。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有关系。
具体来说,
经济结构如何影响教育的职能呢?社会经济结构专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纵观历史,经济结构经过了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和后工业经济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所以探索经济结构如何影响教育功能,要看社会的主要经济状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是科学技术含量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十分迟缓。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功能就是维护这种稳定,维护这种等级差异。教育不是塑造社会劳动者,不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而是宣传现有制度、等级的合理性,培养人才也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人才而不是实践劳动者。比如:忠君、有序、天地君亲师的崇高地位等等道德理念的传递。
工业社会经济结构也有三个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日益增多的经济结构;“开放式”不平等的经济结构;多变的、流动的经济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职能由选拔政治人才、重视道德、维护稳定变成了培养生产实践者,把时间大量用于科学知识传授,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时间减少;学生每天都在学习的隐性课程;工业社会流动、多变的特点导致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开始履行社会调适功能。
在后工业社会,根据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经济结构有以下特点:
(1)物质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2)科技阶层占优势社会地位
(3)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改革政策形成之依据
(4)技术的控制与评价具有未来取向
(5)各种新的智能技术被用于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
在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背景中的教育职能就是不断造就推陈出新的新型人才——社会更新职能。
在所有的社会上层建筑中属于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对其他的上层建筑有重要影响。就对教育的影响而言,主要是对教育的控制程度。政治制度根据集权程度分为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和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的政治结构。“中央集权型”政治结构的总体特点:有统一的立法机关与政府,有单一的宪法;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对全国若干行政区域实行集中领导。中央与地方是绝对的领导与服从的关系。地方政权国家化;干预地方的一切重要事物。对教育控制模式有以下特征:有对全国教育进行全面直接领导的中央权力机构——教育部;有一套组织严密、完全受教育部垂直领导和监督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教育中的“中央集权”不仅体现在对地方与学校处理重要事项的大政方针与基本原则的规定上,而且还体现在一般事项的操作过程与具体方法的规限上。
“地方分权”政治结构的总体特征:有整个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及最高立法机关与政府;各联邦有自己的宪法、法律、法令及自己的最高立法机关与政府;划分权限,对内对外享有一定的独立权。对教育控制模式有以下特征:国家设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各州教育领导机构、基层学区教育委员会和中间学区委员会但是层级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只是间接的影响,“多中心”、“无中心”状况。
“地方自治加中央调控”的政治结构的总体特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高层地方团体对低层地方团体的控制。对教育控制模式有以下特征:中央有 教育行政机构:文部省,他享有法律规定的范围广泛的权限;只要法律上没有规定,就不得进行行政上、管理上的监督,他与地方公共团体之间不存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只能建议、指导、援助、劝告等非强制性的影响。地方有教育委员会是协议制行政机构,委员的产生采取“任命制”。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