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童心与师德的统一体
一、童心是师爱之源
回顾自己的经历与成长,可以说恰恰正是校监所言师生课堂共长的这样一种发展。自己在自己的班级里一个又一个鲜活、独立的个体身上,所学习到的不单单只是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经验,更多的是关于自己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位,对于自我价值的重新思考,对于教育观念的实践与反思。
2014这一年对于我个人来说确实是个很不一样的新年,因为我正是在这个新年伊始真正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真正意义上的有了成长。这一切一切的一切,更加让我在总结过去的点滴时,有了更深的认识。虽说自己俨然已不在是过去的学生时代时的满脸稚气,但不知为何,将近三年与这帮孩子们的相处,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发觉不仅童心未泯,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一切在课堂之外的自己表现得更是尤为明显。只能说感谢这帮孩子,让我越来越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如何改变说话和行为的方式,来寻求更为“有效,优质,促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学家曾这样说到“童心是师爱之源”,反观自己这几年的经历,自己对于这句话更是有很深的体悟。回想过去的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想凭一己之力,改变每一位学生,使其向着自己理想的状态发展。片面追求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以求让孩子在爱学乐学中去主动学习,互动成长。这一切初衷现在想来也并不为过,但不知为何,时间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时,对于班内一些自己看来“后进‘积极’分子”,自己却总是容易不免产生“烂泥扶不上墙”的埋怨心里。还记得自己接受的第一个班级,当时班上有一个学生淡灏宇,持续性、经常性的不完成作业,经过自己反复多次提醒教育无果后,久而久之自己当时说实话对其确实是产生了一种不可理喻,任其“发展”的想法。这种不良的种子一旦种植在了自己的心理,对于平时日常一些事物的评价和处理难免会造成失衡,
错误的将对人不对事进行到底。
现在想来,倘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不会再有像当初那样一种愤怒,转而更多的则是一份理解与反思。是不是作业在他身上看来是一种累赘,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他身上是一种不适应甚至是不满,是不是作业的数量和层次性设置和安排上不够突出和明显……一系列的反思都源于对于孩子这一时期一些“特殊举动”的理解与宽容。凡事皆有因果,在老师和成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也许恰恰是对于这些极个边同学看来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实。
再说说现如今这个班级,正因为我已然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对于班内初初接手时就依然鼎鼎大名的“捣蛋大王”郑旭东,则并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认识。
取而代之的是给自己和他更所时间去相处,去观察,经历了一件有一件事情之后,用我曾经给他的评价的话来说就是,“长着个坏小子外表,其实内心却是十分的单纯。”正是有了这样的“实践后的真知”,在转化郑旭东的过程中,我才会更为注重同伴互助、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他仅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彻底从班内“人神共愤”之人,转变成为一个偶尔傻里傻气的不自觉的“臭男生”,虽说坏毛病还有,但离我给他的要求——做一个毕业时同学不舍之人——已越来越近了。回想这次过程,这一切都应归功于“爱”,归功于对童心的理解与宽容,秉承“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善待每一个孩子,为了他们的明天,为了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向未来更好发展,不抛弃,不放弃,真正做到孔子般“有教无类”。
二、师德是为师之本
因为童心,因为爱,我发现与孩子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好多。师生间原本该有的代沟仿佛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默契与沟通。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有了孩子们的信任,学为人师,则更应当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从而进以言传身教,使到给孩子一个真正生命更好发展的课堂。作为新时代方圆的教师,这一切更要求着自己朝着“实,活,高,乐”的现代整合教育课堂追求迈进。
充分整合教材资源,创新设计教学内容,精心预设,全面准备课堂生成,这一切都依赖于教师课前的备课的细致和严谨。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尽可能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真正做到“有效,优质,促进发展”,更需要教师学习,开发自我和集体的智慧,这无异于恰恰是一种心灵的艺术。
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从懵懂无知开始,一味追求知识本位的学生气,进而到现在每一节课下来都习惯性地问自己第一个问题,这节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比重有多少?自己是不是讲多了?该完成的学段要求,课时要求,三维目标是否已然落实?课堂训练是否有时效……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离属于自己的“有效,优质,促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还相差甚远,但通过不短的实践,可惜的是,自己的自我认识已然开始越来越清晰,自我的目标也越来越确切。那就是在于学生的发展,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显著提升。非不及,亦非过远,恰如其分。
教育关乎国家之命脉,确实不然,但要让一家之言,和百家众意,也绝不可能。所以说,教育是啥子呢?童心与师德相长矣。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