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爱芳的日志

谌爱芳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学习“语文核心素养”的心得体会

谌爱芳
更新于: 2016年12月5日 09:21

(一)加强朗读教学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夫缀文情动而辞发”,从阅读角度来讲则是“披文入情,缘情入理”,而朗读正好能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正所谓“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
(二)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相同,那么阅读同一文本就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情感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感情,并说出、写出读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而不应以对文本繁琐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文章都包含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文本蕴含的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互动中体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文本情感、价值因素。如学习了《屈原列传》后组织学生就屈原死之价值展开讨论,学习《想和做》,可让学生辩论演讲,明确真理。
2.情景中体验:在教学中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作出态度、价值选择。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让学生自已蒙住眼睛半小时或一小时,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如何对待盲人。
3.想象中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如安排学生给《皇帝的新装》续写结尾,安排学生阅读《西游记》、《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想象夸张浪漫主义作品。
4.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如学习《风筝》,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风筝,并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放风筝,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又如学习了《胡同文化》可布置研究性学习专题《窑洞文化》、《酒文化》等,让学生在访谈实践中去感受、体验。
5.艺术陶冶中体验:组织学生在艺术陶冶中感受体验。如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孔雀东南飞》、《祝福》等,又比如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在比赛中领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6.多媒体教学中体验: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了音像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泰坦尼克号》可播放同名电影等,让学生在视听综合技术的教学中感受文本的情感。
(三)教师的言传身教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建立在主体前此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已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7]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逐渐习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要用自已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用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惟妙惟肖的演示,随文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正确恰切的价值评判等来感染、影响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深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上而言,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有了实施的“过程和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因方法不当而使该目标落空的问题,在落实程度的检测方面有了恰当的目标陈述方法,解决了传统教学该目标无法检测评价的问题,这样就使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得到了体现和落实。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