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伟的日志

周继伟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周继伟
分类: 反思总结
更新于: 2016年12月6日 16:04

钟表的认识一向是难点。或许就是出于这样我考虑,现行一年级数学教材去掉了半时,但又把靠后的习题中“几时左右”细化了,分成了“差一点几时”和“几时多一点”。

按照惯例,这里应该是更难的难点,完全可以当做例题来设置的——但是,为什么教材没有这么做呢?或者说,是不是有一定的办法,比“分针在12的左边或者右边”更靠谱的解题方法呢?

我想应该是有的。我尝试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指针在钟面上的运动过程,让学生发现指针的运转规律。具体来说,是以下三个层次和步骤:

一是认识钟面时就立下一个观点:钟表上应该有个0,它就在12背后,和在尺子上的意义一样,0在这里也表示“开始”,只不过钟面有限,当它和12重合的时候,我们就只显示12.(阿弥陀佛,我其实没有查证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只是觉得这样解释学生容易接受,更容易塑造“一圈”这样的概念——突然想起韩兴娥老师在成语教学课的说课时说的“我就这么瞎解释一通,瞎编一通,准确不准确没关系,主要是让孩子记住这个成语”,现在这个单元的教学已经结束,目前来看,效果挺好,而且没有对应有的知识系统有毁灭性的冲击。)

二是让学生不断经历、反复经历指针的旋转过程。一边看一边观察,一边操作一边观察,他们能发现很多东西:比如从12开始,经过123……又回到12啊,比如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啊,比如怎么样才叫一圈啊……谢天谢地,没有孩子非要揪着“0”说事儿,他们都说的“从12开始”,大约脑子里默认这里就是“0”了。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认识整时的特征了。再加上运动轨迹已经比较扎实地建立在学生头脑中,“快几时”和“几时多一点”也比预想的效果要好一些——感觉是很多孩子能类推出来的东西了。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