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华文(快捷)》作文教材特色研究 刘文军
《中学华文(快捷)》作文教材特色研究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新湖学校刘文军
《中学语文教学》2016.6
新加坡《中学华文·快捷》教材是课程发展署遵照新加坡教育部的《2011年中学华文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华文字表》的准则编写的,供以华文为第二语文的中学使用,其听说、阅读部分各占35%,写作部分占30%。该套教材采用单元编制,其总目标是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和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及吸收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此教材写作部分的编排很有特点,针对写作提出的规范和要求比较细小、具体;将学习者的思维直接引向如何学习和使用教材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精选训练点,形成序列
写作技能有多种,要实现作文教学的科学有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真筛选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影响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构成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进行教学。
《中学华文(快捷)》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作文的训练点很“小”。比如中学二年级七个单元的训练点分别是:以顺叙法写记叙文及在记叙中加入抒情;抓住景物的特点,按顺叙描写景物;以倒叙法写记叙文;运用语言描写;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写作教学选点“小”才能挖掘“深”,才能利于教学,真正促进写作技能提升。
作文教学点的编排,从文体间序列来说,是从记叙文到说明文最后到议论文。从文体内部序列来说,记叙文要求逐步掌握五官感知描写、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顺序、倒叙、插叙的写作顺序;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写景抒情、首尾呼应、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等。说明文写作要求逐步掌握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最重要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写作要求逐步掌握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创作议论文。这些训练点从易到难、从点到面,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并形成系列化。
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是:应用文体的选择与时俱进,非常实用,有信件、电邮、阅读报告、博客等,这些训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终生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乐学、擅用”。
二、精编选文,服务写作
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规则通过例子而习得。对写作规则而言,其例子就是作者运用该写作规则写出的一篇篇文章(简称例文)[1]。《中学华文(快捷)》教材在选文和写作技能训练的联系上费尽心思。编者有意围绕本单元要教的写作技能,编辑运用了该技能的美文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例如中一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是“能调动五官感知来进行描写”,编者选用了《这样的哥哥》,文章第16段写到了“我”的几种感觉体验,就是给学生的很好的例子:1.来到海边,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了大海的味道。(通过“我”的嗅觉感知,表现出海边的特点)2.小男孩这时兴奋地对一脸喜悦的弟弟叫着:“看!这就是大海!你一直想看的大海!”(通过“我”的听觉感知,感受到小男孩此时的兴奋)3.他小心谨慎地扶着弟弟在沙滩上踏着海浪,慢慢地前行。(通过“我”的视觉感知,进行行动描写,表现了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4.我也像他们一样,把鞋子脱掉,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感受着海水带来的凉爽,(通过触觉感知,体现出“我”此刻放松的心情)也感受着他们之间那浓浓的手足情。
这样编排让阅读课文和写作要求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写作知识虽然不是统帅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但写作的知识要点又是从阅读课文的某个点引出,写作的例子也可以从课文引出,起到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
三、巧设练习题,达成目标
训练点的设计与安排很重要,如何围绕这些训练点,设计步骤明晰的高水平练习更需独具匠心,这是使学生从知识内化为能力的关键。我国语文教育家章熊认为:“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教学程序,关键的一环是练习设计。练习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蜜成花不见,设计者丰富的理性认识往往在衍化为操作程序的过程中隐退了,它更贴近实践,体现着设计者的巧思,注意分寸,所以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厚积薄发是语文教学的准则,也是练习设计的准则。”[3]
新加坡《中学华文》教材指向写作的练习有以下亮点:
(一)步骤具体,操作性强
在学习运用“语言描写”这一写作技巧时,教材导读课《领路人》课后的“技能学堂——写作”针对写作学习重点提供例子,进行解说:“写记叙文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例如课文中的盲童是一个刚刚上学的小孩子,他问路的时候得不到帮助,因此变得有些胆怯,有些失望。作者通过他的三次问话表现了他的身份与心理活动。
第一次问“叔叔,请问去盲人学校怎么走?”表现了盲童的“无助、弱小”,路人回答“不知道。”表现了这个路人“不想伸出援手,冷漠,缺乏爱心”的品质特点;第二次问“阿姨,您能告诉我去盲人学校怎么走吗?”表现了盲童“越来越胆怯”的心理,路人回答“没听说过。”表现了这个路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没有耐心”的性格特点;第三次自言自语轻声问“你知道去盲人学校怎么走吗?”表现了盲童“近乎绝望”的内心世界。
这一板块以本单元的选文作为实例,为学生形成语言描写方面的写作能力提供了“脚手架”,也为教师展开具有确定性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依据。
编者还进一步通过“小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文章提供了一篇并不完整的小短文,要求“阅读短文,在结尾处加入一段‘我’和父亲的对话,表现出‘我’的歉意。”最后在“综合任务”板块的“牛刀小试”中,要求学生以《他的孝心感动了我们》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中应加入语言描写,即学生要运用所学过的写作技能进行写作练习。其编排充分体现了技能经学习而形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这一理念,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纵观《中学华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其思路可以归纳为“写作技能知识呈现——写作技能的微观练习——围绕写作技能的整合练习”,三个板块实现三个知识层次,逐渐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一种合理梯度。这种凸显写作技能的习题编写思路,是国内作文教材非常缺乏的,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二)以技能为目标,渗透写作策略
新加坡的写作训练重视对写作过程中每一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一系列紧密、连贯的操作步骤中,在步步相随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习惯化、定型化的技能,并逐渐潜移默化到认知结构中。但它又不同于模式化的工艺流程式的技能训练,因为它在系统的写作流程中还辅以理性指导,更为重要的是重视写作策略的指导。
比如在创作寓言故事的单元,在“技能学堂——写作”中,编者给学生创作寓言的策略是“1.确定所要表达的寓意。寓意是语言创作的灵魂,在创作寓言故事时,我们应该先确定要讲的道理。2.用简单的故事表达寓意,故事情节必须简单,让人可以从中悟出所讲的道理。当故事的主角是动物或植物时,应让它们保留本性。”还举创作《兔岛上的狼》如何构思的例子来进行详细说明。在“小任务”中,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漫画和寓意,拟出寓言故事的内容重点。这些对写作步骤的有效、具体的指导,让学习者的潜能得以唤醒、开掘与提升,更注重了对学习者随即呈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调控,对学习者建构自己认识过程的学习方法予以了规范。
最后辅以写后反思。每一单元的最后,有个“我学得怎么样?”栏目,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进行自我反思。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回顾写作过程,从结构、逻辑、文面和措辞等各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审视,这也是写作的一种策略。只有通过反思,个体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行为,从而获得自我感和价值感。缺少写作主体的反思行为,学生很难把自己的写作的知识、经验和感知转化为能力,整合为自动高效的写作行为。以技能为目标,渗透写作策略的做法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写作过程中学会用策略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精心设计练习,可以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少的练习,却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更稳固的技能,促进学生形成更为有效的迁移。
新加坡华文作文教材的特色给我国作文教材建设带来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应当以写作方法来设计训练点,把重心放在写作技能和策略性知识上;作文训练系列要相对稳定,训练点应追求科学、连贯、均匀、相对完整,要有灵活性,更要有规定性,反对随意跳跃、随意重复和简单组合;还要有规范的训练项目和系统的训练过程,一本成熟有效的作文教材,必须有规范的训练项目和系统的训练过程。
作文教材建设,是一个浩繁的工程,每一种作文教材都难以尽善尽美,它需要反复论证和实验,因此,需要每一个语文人的共同努力、齐力推动。
注释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