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读中畅游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读中畅游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新课程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每位教师的心田。
新课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实践,让他们自读、自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一、感情朗读首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文章,并积极、主动地感受文章的内涵。找出文本的独特之处,与文本发生共鸣,才能准确地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所以,在读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把书读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这也是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基础。“如我在教《麻雀》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个 性化地走进文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告诉老师行吗?”我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在默读课文;有的学生在大声地朗读课文;还有的学生一起合作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老麻雀勇敢,”有的说:“我觉得老麻雀有些害怕”。“那只猎狗很凶猛”。“那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多可怜呀!”瞧!虽然同一篇课文,但学生的感受却不一样,这就是个性的张扬。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时,我紧接着又提问:“那么在课文当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这样的感受呢?”请你们再读课文,用笔勾勾画画,学生开始第二次走进文本,合作交流的时候,再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悟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此时流露的感情真实、自然!
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离不开对文章字词的品析。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都是诗,而作者的情感常常隐含在文字深处,因此,要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段。关键的字、词、句多读读、品品、议议。学生在品中感悟,加上教师适时的指导,从而积蓄情感,与文本共鸣。如我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在学习到“空隙”这个地方时,我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谈谈假如你就在这个地方,躺在小船上,要过空隙时,你会有什么感受?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说:“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挤”。“你在文中找一找,哪句话的描写让你有如此的感受呢?”学生回答:“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浑身上下都贴着船,能不挤吗?”“那么你觉得这句话当中哪个字用得最好呢?”“贴”。这样一步步让学生揣摩和感受词的内涵,然后再去读,这样就把字词的训练与语感培养及课文的情境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孔隙的窄小,学生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交融在一起,学生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去读书,能读不好吗?
三、指导学生在品析中学会质疑。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却要有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会加深学生对语句的理解,激发他们用心灵去读书。例如,我在教《落花生》一课时,除了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外,还让学生从文中找一找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当时有一名学生把手高高地举起来说:“老师,许地山的父亲回来和家人过收获节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文中说实在很难得?”学生纷纷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说:“也许,他的父亲有事情不能来。”“因为,天色已经很晚了,父亲还回家了,所以很难得。”“也许……。”有一名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老师,我知道许地山的父亲当时是一位首领,也许公务在身吧,他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过节,应该是很难得的。”我没想到这名同学的课外知识这么丰富,,于是我说:“这名同学你真棒,你平时注意搜集课外学习资料,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正如你所说,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曾是清朝政府驻台湾筹防局统领,为了国家大事,他日夜操劳,几乎没有时间回家,这一次过收获节回来了,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说‘实在很难得’。”交流到这里,我紧接着又提问:“同学们,你想一想,父亲回来了,孩子们心情怎样?”“高兴!”“那么,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好吗?”这时,学生不由自主地将“实在”两个字重读了一下。在这一环节,质疑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真正在心灵的深处去读文章,此时,不仅是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非常轻松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把书读到他们的心灵深处,这样他们才能在读中有所悟,悟中生情。才能真正在读中畅游!
- 所有评论(1)
-
董会玲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把书读到他们的心灵深处,这样他们才能在读中有所悟,悟中生情。才能真正在读中畅游!2016-12-12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