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文华的日志

商文华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课堂教学有效性》读后感

商文华
分类: 读后感
更新于: 2016年12月14日 10:50


为了提高自身语文学科课堂的有效性,在工作之余我阅读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书。这本书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实验课题,在常态下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潜心研究,力求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包括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探索着的足迹、教学模式的尝试、汉语拼音教学策略、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精品教案赏析等内容。阅读全书后,深有体会。使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听课和评课时都时常提到一个词儿——有效课堂!什么才算是“有效课堂”?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常常感觉不够用,一晃而过,不一会儿就该下课了。所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每分钟的时间,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常常萦绕我脑海的问题。通过阅读本书后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我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对“课堂的有效性”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明确概念。

     我认为,首先提法要准确,考察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不应说“这节课有效还是无效”,而应说“这节课是高效还是低效”。任何一节语文课,哪怕是教学设计很糟糕,学生完全不在状态,但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不可能上了四十分钟的课,学生会在原有水平上倒退。所以,谈不上无效,每一节课都应该是有效的,只是效率高还是效率低的区别罢了。在同样的四十分钟内,学生收获大,就是效率高,学生收获小,就是效率低。

二、追求高效课堂,必须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应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任何不钻研教材、不把握教材的教学都是盲目的。没有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任何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但是,由于语文老师身兼班主任工作,日常工作不免琐碎繁杂,精力往往会被牵扯一部分,所以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语文教师不得不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来钻研教材。上卫生间时,与同行的老师交流教学进度;批改作业本时,抓紧时间与其他教师探讨探讨上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往班网发资料的间隙,赶紧看两眼课文,读一读教学参考……就这样,咱们语文教师练就了见缝插针、挤时间的本事,对教材的钻研也一点点地深入起来。
     三、追求高效课堂,必须研究学情。

     课堂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儿童,他们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不尽相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尽量符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当然,要完全做到针对每个孩子都因材施教,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那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全班有五六十个孩子,而不是只有十多二十个孩子。所以老师们的工作是超负荷运转。但是,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顺应形势,做力所能及之事。比如,老师可以研究本年段儿童的普遍认知水平和学习心理,设计出符合大多数儿童需要的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关注两头的学生(水平超高和水平超的孩子),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尽己所能地照顾到每个孩子,是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收获,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作为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真是任重而道远啊!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切切实实地使每个学生更快地进步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得好:“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而学生通过不断地向教师提供新鲜的经验,提供能够从本能中吸取能量的象征,反过来也扩大和拓展了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 事实证明,成功有效的教学在于教师和谐、开明、优质的工作,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取他人生的未来。我想:作为一名十几年教龄的教师,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探索和研究,那就让我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吧。这是我读这本书所收获到的,相信会对我终身受益。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