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
有的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就抛开了。有的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才肯罢休。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如果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头看到尾,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的书有多少部呢?但在做学问时,书是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此外,读书还要分出书籍的轻重缓急,知道哪些书是必须细读的,哪些书是只要翻翻的,哪些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时才去查阅的。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学会阅读的技巧。
如果说今年有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的话,那非《如何阅读一本书》莫属。在此之前我的阅读是很宽泛而没有目的性,诚然,那种随性的阅读会带来很多的乐趣,同时带来不同新的生活体验,但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书不精挑细选的确浪费了我很多时间。随性阅读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你会发现一本书讲来讲去就说了那么一个点,同时对那个点你本来就一清二楚,作者只是把你已经了解的东西重新传达出来而已,这无疑是一种浪费。因此我想到必须要改变阅读的习惯:
那么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呢?读自己有感觉的书。读书,说到底就是在与作者达到思想共鸣时候的经验、智慧的汲取。所以前提是要有共鸣,如果你对一本书毫无感觉,即使翻再多,也不见得有用。
所以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能激发你内在感觉的书。所以针对于某一本书,我们也并非全部去读,而是挑选能牵动你神经的那些个章节。
阅读过程中,怎样读书才能加强记忆呢?首先,读书时,一定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其次,阅读时,一定要积极思考,加深对读物的理解。第三,读书时,除了要有意识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帮助记忆。
诵读法。即高声朗诵阅读材料,一边看,一边念,一边听,朗诵时,由于眼、口、耳三种器官同时活动,文字通过视觉、听觉两条渠道进入大脑,引起的兴奋比较强烈,因此,记忆也就比较牢固。大诗人白居易自述,年轻时为了记住所学的文章,常常读得“口舌生疮”,可见诵读法在帮助记忆方面是起重要作用的。又如抄读法。即一面阅读文章,一面全文抄录,或摘抄其中精采段落和语句。抄录需要逐字逐句地读,逐字逐句地写,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就记得扎实。明代学者张溥抄书出名,他读过的书必亲自手抄,抄完之后朗读一遍就烧掉,然后又从头抄起,反复若干次。由于记忆积累的知识多,所以他写诗作文才思敏捷,挥毫立就。
整理法。即在阅读中将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或列成提纲,或制成图表,然后扼要地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透彻地理解了阅读材料,加工结果又比较简明,所以便于记忆。 联系法。即阅读中把阅读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忆。如看到辛亥革命爆发年代是一九一一年,就联系到党的生日是一九二一年,中间相差恰好是十年。这样一联系,辛亥革命的年代就比较好记了。又如学习一篇驳论文,联系一下被批驳的文章的观点,驳论文中的观点也就记得更清楚了。
任何东西的著述并不是纯粹的兴之所至,而是一定时代背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的外在表露,所以读书之前或者之后,都不妨看看作者的出身、生平、经历等等,这些不一定是在眼界上让你增加知识,而更为重要的是让你更有效的和作者沟通对话,从而达到读书共鸣的目的。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