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颖的日志

王新颖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教育的真谛,发自心底无私的爱。——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王新颖
分类: 关于学生
更新于: 2016年12月18日 22:46


窗外一片阴霾,天气预报不断地告诫着我们,雾霾严重,减少出行。静安家中,拾起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捧在手里,再不舍得放下,一口气读完,虽然现在已经接近凌晨,但是仍然要打开笔记本,把内心这一份感动记录下来。

书中的文字简单而纯朴,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精彩而生动的故事,记录的只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故事。那也只不过是发生在一所仅仅拥有五十名左右学生的小学校里的故事。但却是如此的打动人。

作者记录了小时候在这所巴学园生活学习的经历,句句真诚,每个字都渗透着对校长对学校的感恩。每一个小故事,都记录了一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与成长。

小豆豆是文章的小主人公,一个被一所学校退学了的孩子,最终在巴学园成长学习,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主持人,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个孩子呢?不仅仅如此,身患残疾的高桥君成长为一名电器公司的重要职员,又是什么帮助了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巴学园的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不得不承认,巴学园的校长是一位有智慧的校长,但是作为读者我更想说,这是一位有爱的校长。正是因为他的爱,他发自心底无私的爱才成就了孩子们。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一、爱是给孩子一份自信。

巴学园的校长名叫小林宗作(以下简称小林校长),在面临不同的孩子的时候,小林校长拿出了最真诚的态度,发自心里的在爱着每一个孩子。

他懂得孩子需要鼓励,他懂得孩子需要建立自信,所以,当小豆豆顽皮的时候,小林校长会面带微笑的告诉小豆豆:“你真是个好孩子。”如作者回忆中所说:“一直到现在,这句话是怎样激励着我、支持着我的啊!他对我的鼓舞无法估量。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可能就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高桥君身材矮小,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是一个永远也长不高的孩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每年的运动会上,总是拿到所有项目的第一名,难道是这个孩子有什么天赋吗?不是的。难道是巧合吗?更不是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小林校长特意的安排。

因为小林校长懂得这样一个孩子会多么的自卑,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建立他的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所有的项目都专门为这个孩子而设计。也正是因为小林校长这特殊的爱,成就了这个孩子。小林校长希望这个孩子“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就是这样,长大之后的他能够和同事们很好的相处,成为了电器公司专门协调人事关系的重要职员。

小林校长在实实在在的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思考,他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心底的,这无私的爱成就了巴学园的孩子们。

二、爱是给孩子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

小林校长从不怕麻烦,他从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他不惜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受,去总结。

为了让孩子们不怕“鬼”,小林校长专门组织学生晚上来学校,以“试胆量”为主题开展活动,让学生们自己扮演小妖怪,通过活动扮演,巴学园的孩子们就不再害怕妖怪了。因为他们知道了,妖怪自己原来也害怕。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庄稼的生长过程,小林校长特意聘请真正的农民做老师,把孩子们带到田地里,亲自观察,亲自实践,在真正的田地里学习知识。

小林校长会带着孩子们去野炊,会给孩子们一起游泳的时间,会带领孩子们泡温泉,举办夏令营,晚上带孩子们进行露营,让孩子们亲自观看电车如何引进校园,把“送别会”改成“茶话会”,……

所有的这些,都源自小林校长对巴学园每一个孩子的爱。很多的家长不理解,周边的人们不理解,但是这些却给孩子们以深远的影响,让每一个孩子都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学校,让孩子每天都盼着来学校学习,放学后不愿意离开。

小林校长在实实在在的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思考,他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心底的,这无私的爱成就了巴学园的孩子们。

三、爱就是不仅教书更是育人。

巴学园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那么有礼貌,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帮助别人,更不会歧视残疾人……

这些好的品质从哪里来,源自小林校长的教育情怀,因为他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为了让孩子们吃饭不挑食,每天会用检查饭菜是否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督促孩子们多吃蔬菜和鱼类食物。因为一位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小林校长会严肃处理。当男孩和女孩发生矛盾的时候,小林校长不会按照风俗那样会轻视女孩子,而是会郑重其事的告诉男孩,要学会尊重女孩子。为了培养小豆豆的善良心思,而假装相信健康树叶,而不揭穿。

的确,在巴学园,和年龄没有关系,所有的人对对方的苦难,都能够用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这一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成了巴学园中很自然的事情。

小林校长在实实在在的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思考,他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心底的,这无私的爱成就了巴学园的孩子们。

读完这本书,满满的都是感动。因为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曾经也是那么的热爱教育事业,但是总会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摇摆,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的无奈,感觉自己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但是,看过文章之后,突然间一个五十多岁的小林先生却给我莫大的鼓励。现在作为年纪主管,作为主抓一所学校语文教学主任,在教育教学的时候,究竟把什么给了孩子呢?

大班容量,工作压力大,繁杂的事情多等等,总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与理由,殊不知,在这背后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可能你考虑更多的是为自己吧。让学生多考几分,让学生们很听话,遵守纪律。不允许学生犯错误,犯了错误会狠狠的批评……

我有宽容吗?我像小林校长那样认真倾听过一个孩子的建议和想法吗?不用说4个小时,40分钟有吗?我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引领孩子们去帮助别人吗?带孩子们去体验了吗?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究竟给孩子们的是怎样的批评与严厉,我何曾给过孩子解释的机会呢?我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了吗?

我口口声声的爱在哪里?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如果是爱,那么这爱究竟又是该怎样的呢?

发自心的爱,是尊重,是理解,是支持,是信任,是鼓励,是宽容,是引领……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