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王蝶
更新于: 2016年12月27日 17:07
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自由地、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长期以来,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还是停留文章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这种用“解剖”的结果是“认知目的”的阅读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在此类“教学参考”的统领下指导的学生阅读,不过是通过各种问题千方百计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参考”答案上来,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但是这种阅读教学训练出来的学生除了能一个一个的解决阅读材料中的各项问题外,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古人讲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阅读必然有思维活动的参与,例如对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的概括,对文字美的欣赏,都渗透着思维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活动。在文章中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都是读者在阅读欣赏了作品之后,有了自己的思维补充,才使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想象力,在阅读中激起学生对于作品的鲜明的“内容视象”,把作品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这里所需要的想象力,不是再现文中画面的再造想象,还要根据文中画面的情景去联想、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