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露的日志

刘露露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明史读后感

刘露露
更新于: 2016年12月28日 21:03

读明史,忽然生出两个感慨。一者,关于元之灭亡。蒙古人以铁骑征服南国,建立元朝一统的局面。不过95年,便败于朱元璋。败因固然多,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坐了天下,便享受天下,结果丢失了天下。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养尊处优,必然消磨斗志;享受安逸,必然自毁长城。马上固然不能守天下,但也不应忘记马上可以打天下。1368年润七月,明军挥师北上,元顺帝一路北逃,其狼狈之状,令人扼腕叹息。智者不禁要问:铁骑的后裔如何变作如此熊样?由此可以推想:龙的传人,未必就是龙,正如铁骑的传人未必就成铁骑一样。史鉴昭昭,却引以为戒者寥寥,悲夫!感慨二者,关于方孝孺之死。明成祖以“奉天靖难”之名发动兵变,取代了建文帝之位,请建文帝的文学博士方孝孺起草诏书。作为臣子,感知遇之恩,哭孝于先帝朝堂,原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于政治伦理层面予以嘉许。面对新主登基,若干系仅局限于一身,不奉诏也罢了,大不了自己人头落地,也算是成就了自己的一腔忠心。但他明知自己一身,系关着满门九族乃至于投靠者的生死存亡,却不管不顾,一意孤行,致自己惨遭磔刑,株连873口跟着受死,方孝孺之不智,昭然若揭也。非但不智,而且殊为可恨!其不智、可恨者三:靖难之变,乃是朱家内族之争,谁当皇帝也姓朱,忠建文与忠朱棣何异?唐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杀,时魏徵为太子洗马。李世民不计前嫌,魏徵亦不弃明主,遂成千古佳话。堂堂文学博士,当知巍徵故事,却反其道而行之,令人不齿也。此其一也。忠可不问贤愚,仁却当顾无辜。一己之身死不足惜,九族之祸岂能不顾?明知株连九族还要孤行到底,那就可恨之至了。此其二也。政治伦理,应当从属于亲情伦理。政治斗争无是非,亲情取舍有先后。因一己之理念,殃九族之无辜;为一己之忠名,致九族之灭门,方孝孺可诅咒矣!此其三也。至于明成祖,此不论及,不等于彼不残忍也。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