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顺才的日志

郭顺才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郭顺才
更新于: 2017年1月1日 11:04

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就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

 独立的思维能力就是指善于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盲目依从,不武断孤行。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己开始形成,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对老师和家长百依百顺,而是学会用独立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但初中生容易偏激,好走极端,容易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高中生相对而言则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他们思考问题不肯盲从,喜欢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性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学习,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借助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但绝不能依赖老师,不能什么都叫别人“告诉”,要在老师介绍的主要知识点上,自己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思、多问,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去获得真知。知识是需要每个人独立掌握的,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也必须独立进行。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有了独立性,大脑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中,才能发现知识的真正奥妙。国外提倡的“发现法”,就是强调学生要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问题。任何不经过自己头脑思考所获得的东西,必然是肤浅的、不牢固的。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方法之所以不好,就是由于讲述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独立思考还可激发起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产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培养思维的独立性,贵在坚持。有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要心中认定是正确的,就敢于同老师、家长、同学争辩。有的学生虽然一开始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缺乏坚持性,一遇到难题和争论,很容易怀疑自己,或放弃自己的观点。这不但对学习不利,同时对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思维的独立性与“固执”是截然不同的。在学习中,要善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应该鼓足勇气,马上放弃。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