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蝶的日志

王蝶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浅谈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王蝶
更新于: 2017年1月12日 08:59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变得尤为重要。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在海量的信息中,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个人就不能对信息进行辨别和选择,被信息汪洋所淹没,甚至会被他人迷惑、利用。所以说,一个人没有批判性思维,他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知识的增长不是对以往知识不分好坏全盘吸收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以往知识不断修正甚至是舍弃的过程。学生当然要掌握原有的知识,但还应该对旧有的知识进行批判,对落后的知识进行剔除,而后提出自己的认识并严格求证。学生没有批判意识和能力,只能围着旧有的知识转圈,永远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永远不会有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只有成功培养出批判思维,才能在书本中发现问题,激发活力,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求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只是具有易遗忘性、暂时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有学会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求知能力,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长久而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关注的是大学生在学科领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知识”的课程,与这种思维培养的能力观相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目前仍然是传统的讲授为主,课堂教学中盛行着一种“记忆型的教学文化”。这种文化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地探寻和评价信息。在如此封闭的教学情景下,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活动,讲台成了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则变成了容器,变成了由教师灌输的储存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灌得彻底,就越是好老师,学生越是温柔敦厚顺从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教师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去教,并不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学生更是来不及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反思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问题,他们需要做而且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接受。于是,重复和记忆便成为学习的主要策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惰性的、死板的知识,不能将其主动灵活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或校外的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

    在自然教学中,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意见,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了。教师的言行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批判性思维的激发和培养,需要适宜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科学教育观念,积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敢于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以往的结论,敢于提出质疑,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