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所谓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切都特别考虑不是附加的,不是一加一,更不是穿鞋戴帽,而真正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有人对语文素养的提法可能不太认同,认为还是“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比较清晰,认为提语文素养忽视了“双基”,其实,语文素养包括了“双基”,不过是仅仅提“双基”还不够,而且“双基”也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构。因此,语文素养是在“双基”的基础上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双基”的重构。
要特别说说 “训练”,也是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课标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不再把“训练”作为唯一的教学实施方式,也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但这不等于排斥训练,语文学习肯定还是要有必要的训练的。在课标的表述中,“训练”往往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模型中,这个词没有频繁出现。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扩大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范围,整合了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各方面。语文课程目标内容已经不再仅指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双基、开发智力;“语文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平素的语文修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是孤立的,“语文素养”将三方面整合为一体。“语文素养”不仅可以理解为“学生平素的语文修养”,更可以理解为: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学习语文,而逐渐形成并发展的语文修养状况及其发展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学时不仅关注学生平素的语文修养状况,更加重视学生语文修养的发展过程。
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课文《吆喝》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体味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无穷乐趣,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2.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合理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衔接过渡语句及其作用的辨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技巧分析,学习作者合理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课文,组织和开展语文活动,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在你的记忆中,大街小巷里有哪些叫卖吆喝让你至今难忘?……今天学习萧乾的《吆喝》,……可以了解到北京人普通生活的一个方面。(投影展示课题)
了解作者和作品。《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投影展示作家作品,略)
2.明确目标
作者在《北京城杂忆》中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它唤回北京人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吆喝所折射出的最底层的吆喝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那种生活状态下的生活态度、人生境界。
学习萧乾《吆喝》一课,重点是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和技巧,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体味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无穷乐趣。(投影展示教学目标)
3.阅读课文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整体感知文意。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投影展示容易误写误读的字,略)
解释下列词语。(投影展示需要理解的词语,略)
4.自读讨论
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1)你认为从早到晚的吆喝中哪一句最有趣?为什么?(同学间交流,说说你最喜欢的那声吆喝。)
(2)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乞丐吆喝”这一小节。作者描述的乞丐吆喝有何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3)你从一年四季的吆喝中感悟到了些什么?
5.问题探究
分析把握,学习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吆喝是流动的艺术,转瞬即逝,作者是如何有条不紊地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阅读时要注意发现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认识它们的作用(承转了哪些内容)。(投影展示衔接过渡语句)
谈谈下面的衔接过渡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小组合作)
(1)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引导:第1-3段写过去的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这一句将话题由“器乐音响”转向“声乐音响”,扣合文章标题“吆喝”。)
(2)“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引导:第4-10段,从两个方面具体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这一句承上文“声乐音响”,总领下文两个方面的“吆喝”。)
(3)“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引导:第5-9段写从早到晚的“吆喝”,有卖吃食的“吆喝”,有夜间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的3种吆喝;这一句在两种“吆喝”之间起衔接过渡作用。)
(4)“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引导:这一句承上文由“从早到晚”转到“一年四季”,总领第10段春、夏、秋、冬的“吆喝”。)
(5)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引导:这一句承上文对“吆喝”进行概括,转下文介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6.品味赏析
(1)在旧北京城,吆喝声随处可闻,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吆喝?
(2)北京街头卖东西的吆喝有很多,据老人们说,老北京有368种吆喝。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本文详细介绍与简单叙述相结合,为我们写作较为复杂的记叙文提供了范例。
(3)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作者对北京的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
明确: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叫卖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作者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充满怀念之情,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正是萧乾在《北京城杂忆中》所回味的往昔生活,其中表现出艰难岁月中老北京人的质朴诚信、勤劳坚韧、乐观达观的生活态度。作者认为这种人生境界是民俗文化中弥足珍贵的文化精髓。
7.扩展延伸
(1)大显身手:假设你是一名商贩,经营的商品有鲤鱼、豆腐、西瓜。请为其中的一种商品创作一则吆喝广告。(注意:内容、喊腔)
(2)各抒己见:萧乾为什么要专门为此而写一篇文章呢,是因为贪吃,还是好奇,或者是别的原因?由于现代社会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吆喝这种口头广告正逐渐消失。叫卖艺术消失,传承人才消失,说一说:这种消失是好事还是坏事?
提示:吆喝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和保护。北京蕴涵着厚重的文化色彩。他希望北京永远保存这些古老的灿烂的文化、文明。
8.课堂小结:本文以平易、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品味到的是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9.作业布置:以“我们身边的广告”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从课文《吆喝》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在《吆喝》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文《吆喝》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合理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和掌握朗读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交流讨论法、读写结合法、情景体验法、品味赏析法等,启发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课文《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萧乾说过:“《北京城杂忆》不是知识性的。”《吆喝》这篇课文当然也“不是知识性的”。但《吆喝》的文章形式,表现出作者加工裁剪材料的技巧、承转和组织文章内容的方法,其中蕴含着详写与略写、衔接过渡语句等重要“知识和能力”。其他还有作家及作品知识,汉字及词语知识等。这些“知识和能力”,在《吆喝》教学过程中均有呈现。例如:
了解作者和作品。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释下列词语。
谈谈下面的衔接过渡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课文《吆喝》的教学重视在过程中获取知识,也重视在过程中形成能力。教学过程中有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思想感情的“体会吆喝声浓郁的地方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积累词语、揣摩语言”,有发展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实践。
《吆喝》是作者萧乾“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抒写自己的一些怀念和感触。课文《吆喝》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感受京城民风民俗的特色和魅力,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理解作者写“吆喝” 时的内在情感,体味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生活情趣,培养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培养了热爱并欣赏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文《吆喝》设计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一体化”,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
二、关于语文课程标准及其修订
课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它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对语文知识的前后顺序、语文教学的序列性,并没有做硬性规定;重视语文实践,打破学科中心,鼓励如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等多种全新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设计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课程标准的开放性,在某一个时期某些地方的教学中,常常反映为随意性、不确定性,因此,曾有论者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归结为语文课程标准内容不完善、目标不清,存在“泛化”倾向。
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否缘于课程标准?分析这个问题,关键要看课程标准的定位。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凡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一一说到,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因为课标是属于国家层面的教学文件,需要学习、体会和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和平时培训不同,课标学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以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标准,不能另立标准。中考、高考情况如何?升学率多少?都不应当作为检查评估的标准。课标是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而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要求,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在应试教育仍然发挥其影响力的情况下,课标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不良倾向起着正面阻拦抑制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走。
课标实施是整个基础教育课改系统的枢纽。10年前有过语文课标的实验稿,这个实验稿的推行,其实也就是课改。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10年课改中,我们已经接触和实践过,现在需要总结。课标实施与课改推进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新课标,也是为了深入课改。
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不太关注其中所谓“务虚”的部分,也就是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提示。他们关注的,是哪些直接可以落实到教学中?比如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课标是指导性文件,面向全国,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只要正确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了解国家对这门课有哪些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在各个学段如何体现,也就可以了,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不是一根绳子,不是用来束缚大家的,它是动力,激励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创造。
还有老师疑问:新课标提出的一些标准,可能和现在教学中通行的标准不完全符合。比如小学一二年级规定识字1600,认字800,有些城市的学校觉得标准低了,而农村有些学校还觉得高了。你总不能搞出城市和农村两种课标来。课标的标准,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基本的标准,也是国家标准。认为标准过低的学校稍微超越一点无可厚非,但不应当有很大的“提前量”。条件差的学校跳一跳完全够得着,应当努力达到课标的要求。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
课标的制定,是想改变过去那种比较偏狭的教学状况,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这十多年常说的一个词:素质教育。不管大家如何看待,这都是很了不起的变革。比较一下可以明白,过去的教学大纲以及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关注的中心就是知识和技能,而课改希望眼界大开,适应新的形势,着眼于对国民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新课标和这次课程改革都强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实际上是向素质教育靠拢。新课标的出台,让老师们教学的课程目标意识得到明显的加强。还有一点也是进步,就是从以往按照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所以我们学习新课标,不要停留在希望使用“教学大纲”的原有水平,眼界要高一点,以观念的变革来带动教学变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早在2001年研制成稿,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区试验,多种按照“课标”编写的实验教材投入使用,也就是课程改革。“课改”推行至今10年了。从2007年4月开始,教育部组成课标修订组,着手修订。先对29个省、市、区的课改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征询对“课标”的内容及试验结果的各种意见。然后修订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反复调研、学习、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定稿。课标经过十年课改的试验,集思广益,是全国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并非少数专家的产品,是国家的政策性文件,我们应当给予尊重,认真学习和实施。
三、课标修订若干核心问题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1.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
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语文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因此,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随着语文课程教学由语言分析本位向重视语感积累的转向,语文知识的定义也不再等同于过去的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学知识体系,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重在“语用”。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汉语言文字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形态变化少,语言文字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文字组合的灵活性较大;因而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但语感并不是瞬间拥有的,而是在成功的语文实践的影响下,通过体验和感悟,掌握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经验,逐步培养起来的。成功的语文实践体现着语文运用规律,所以,掌握语文经验而逐步培养起来的语感,其实是感性地把握了语文运用规律;而掌握语言文字规则,掌握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方法模式和原则要求,则是理性地把握了语文运用规律。语文运用规律要在语文实践中迁移,促进语感的形成,使语感更加丰富、准确、敏捷。但亦要注意,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是语言运用,所以要避免围绕繁琐的知识与概念耗费精力,语法知识的学习要精当,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时不必刻意去追求掌握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体系。
2.关于结合实际讲行语文知识的教学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保留,办法是随文学习,不必刻意追求系统性。这次修订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了,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因为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繁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
什么是语文的实际?也就是各种运用到语文工具的实践,这遍布于课堂、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并不用刻意去寻找。比如,课堂上用到的课文,作为成篇的材料,其中必然涉及到语言组织的规则,以及语文知识的运用。在学生进入理解课文中,可以以其中的例子来点明其中的语文知识点,并结合课文的整体来探讨该特定的语文知识点在整个文章表现中起到的作用。去年的语文国培项目,有位贵州的语文学员周丽老师曾提交过非常好的一个教学案例:
在教学《母鸡》一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学生通过读后理解,能感受到母鸡的勇敢,它对儿女们的保护是时时刻刻的。在这个基础上我就问学生:“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让我们感受到母鸡的这种勇敢精神呢?”学生通过自己读去感受,大部份学生都能找出来,是“不论”和“总是”,然后我再让学生看句子,感受一下这两个词,如果在句子中把其中的一个去掉,句子会怎么样?很多学生都感觉到,去掉了一个之后,句子会不通顺,句意也不清楚。于是我便告诉学生,它们是一组关联词语,要同时使用的。之后让学生感受这组关联词应该怎样读,是要读轻些,还是读重些,才能表达出情感呢,学生都感觉是要读较重一些。然后让学生连续把这句话读了两遍,在读中感受母鸡勇敢的精神,在读中感受这组关联词的意思以及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学会运用。最后让学生用关联词说句子,进行实践运用。
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语文知识出发,这是结合实际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核心。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让学生把握整段话语的基本意义,体会到这段话语要传递的情感意义,有了这一体会作为前提,后面的教学就有了前提条件。这个时候,周老师请学生找出是哪些词最能突出话语的情感意义?自然引发学生注意这段话语组织的特点,而且成功地指出其中的“无论”和“总是”。
请注意,她并没有直接甩出陌生的术语“关联词语”,仍然以直接的材料作为引子,而且是很巧妙了采用了一种引入方式,也就是,“把其中的一个去掉,句子会怎么样?”这其实是一种对比法,也就是,通过对关联词语的增删来体会话语意义上的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通过实践体会到关联词语的功能和使用规则,而他们通过自己体悟到的知识,是印象很深的。这个时候,老师才点出“关联词语”这一核心概念。这个时机是恰到好处的,因为学生已经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思考到了这一步,但高一层的提高还是需要老师点拨的。尽管这几步看似平常,其实清楚的体现了老师对如何结合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良好把握。
回到实际中去,是巩固语文知识的必由之路。语文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语文知识提炼自实际,最终也要应用到实践。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周老师在点出关联词的知识点后,又让学生通过重读去巩固刚才的体会,而且还进一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造句子。这样,语文知识就真正落实到实际中了。当然,落实到实际中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不仅仅是造句这一条通用途径,不如,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作品的时候找到类似的关联词,以及在日常对话中发现此类关联词的良好运用或者错误运用,拿来大家一起讨论,等等。
语文知识作为信息传递中的节点,不仅在信息接受中其制约作用,而且在信息表达中也少不了。因此,在语文实践中,一方面,通过信息接受(理解、体会)来发现语文知识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信息表达(写作、交流)来发挥其功能。这样,才算是相得益彰,而不是将语文知识孤立起来谈,显得干巴、无趣。
课程标准最后的附录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可以结合类似的教学实际渗透这些知识,也可以在单元、学期末做总结梳理,但不必孤地的去讲授这些“知识点”。
专家组视野:关于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
巢宗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中小学语文课程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的感染的过程。当然,语文教育是有理论的支撑的,也一定会涉及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一些知识,然而掌握某个理论系统、系统地识记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在方法上是应该有所不同的。学生学习外语,在起始阶段,缺乏这种语言的语感基础,不熟悉相关民族的文化背景,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对于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很多,因此学外语,少不了要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学习和这种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词句结构和话语材料进行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解释,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进行大量的练习。学习的过程中还往往要注意排除母语表达习惯的干扰。不过,学习知识、熟记规则、分析操练,所做的这一切,最终还是要落到培养这种语言的语感上,只有在获得良好的语感之后,才可能把这门外语学到地道的程度。儿童进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 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学习母语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人手,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反复操练,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械性质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和规则的记忆,从而再形成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感。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