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宁的日志

邱宁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夸父逐日

邱宁
更新于: 2017年2月20日 21:17

                                                             夸父逐日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 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 读懂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山海经》,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让学生说说《夸父逐日》的故事。 3、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 4、让学生谈谈体会。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板书课题)。 6、读课题,并理解。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日:追赶,赛跑。)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三、理解课文 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 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 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4、读议交流。 (1)弄懂词句的意思。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饮—— 渴。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至末——道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 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还没 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3)讨论: 你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 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4)成语“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 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 (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仗,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 会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的故事。 板书: 3 夸父逐日 渴 饮 胸怀大志 英勇顽强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