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全传》有感
曾国藩其人,以一农户子弟之身,刻苦学习,少年得志中进士,钦点翰林。而后通过在京见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一刻未曾停歇对自己的反思。在京近十年的时间广交贤人,并改善自身。之后,平反“太平天国”,人生到达顶峰,并在此时开始进行洋务运动,引进外国技术,办现代军械所,进言一力促成第一波中国学生外出留学。(想来宋嘉树出国应当有曾国藩一份功劳)人生到达顶峰。其后平捻失败,回乡。再后,处理天津教案,不敢得罪洋人,判决有失民族气节而饱受骂名。不久后身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然而,就我个人来说,我对曾国藩是十分景仰的。在我看来,像他这样一个凭自己本事走到一个时代顶端的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即便壁有微瑕,也应该对其保有基本的尊重。毕竟,像曾国藩这样的人,是在整个民族危亡的时刻力挽狂澜的,是在扛着时代的重压,一步一步匡扶风烛残年的清王朝艰难前行。
我敬曾国藩。
原因一:自强不息。从一个普通农庄的贫寒子弟到当朝二品大员,左手三尺青锋剑,右手十万保国言,曾国藩的一生是一部时时进步的奋斗史。“男儿未盖棺,进取谁可料。”“丈夫自谋要深远。”“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读曾国藩之言,每每感觉万丈豪情在心中,真真觉得大丈夫在世必要为国为民做些事情方不愧于人世一行。当多数取中进士的人四处庆贺,准备大捞特捞在今朝的时候。翰林曾国藩却开始反思,清闲的翰林每日游访任务对自身到底有什么提高? 为国为民有什么好处?于是,举债过日的曾国藩放弃了去别人那里蹭吃好的的机会,开始了程朱理学的学习。之后即便在太平军将他围困在异地的时候,他都未曾中断过自身理学或者史书的学习。“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而曾国藩组建湘军短短几年的时间,兵力远胜绿营军,若要造反,我想未必便不成了。而之间曾国藩为组建湘军所花费的心血,学习的知识之多,可以想象了。
原因二:立身周正。改名“国藩”意为为国藩篱,立下“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宏愿。从“修身十三条”到“曾国藩日记”每每读来锐意进取,济世安民的铮铮男儿形象便映入眼帘。人们为了生存,总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官场,身居高位的人在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身为官宦之人,随着位高权重,保守自己的既得利益倾向越发加重。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影视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好,许多身居高位者竟越发不作为,倒像那八戒一般“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遇事活像应声虫。而曾翁不同,曾翁以二品大员之身,拼上前程性命向咸丰皇帝上了《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从三个方面批评了咸丰骄傲自满,言行不一,对前线将帅安排不当等问题。而且不但呈给了皇帝,而且为了防止像之前的奏章一样石沉大海(皇帝很忙,一般批奏章就一个阅,或者干脆啥也没有,直接留中不发的也有的是)他在上朝时把要害之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背了出来。(这种行为大概就像师哥炒了技术总监鱿鱼一样,而且还是当着全公司职员的面痛痛的批评了技术总监一遍,然而悲剧在于曾国藩不能辞职)如此风骨,着实让我辈心折。当时看到这儿,我还想起了我的另一个偶像,海瑞。他俩一样的勇敢,一样的清廉。曾国藩为官清廉,这也不是我瞎说的。很多书上都有说到。他三十岁以后就把升官发财看做一种可耻的事情,把官囊积金留给子孙享用看做可羞或可恨的事情。曾国藩对子孙的态度有这么一条,我看后感觉很有道理,与君共勉: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逸作恶,大玷家声。(感觉简直是根治富二代纨绔浮夸之风的不二良方,要给孩子钱还是给他投资到好的教育上,所以提高班学费贵其实也是有道理的)而且曾国藩不贪的可贵还在于曾国藩穷过,他在翰林期间曾经负债多达二百两,而我看红楼梦里介绍大概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一年的花销就二十两银子。所以他能不贪我感觉十分可贵,那是一种坚守。与屠钱张大人不同,曾国藩是知道钱的好处的。
-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