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翠红的日志

冯翠红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把劳动的权利还给孩子

冯翠红
更新于: 2017年3月20日 09:10


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大人们打着各种旗号剥夺了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也就使得孩子们失去了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关键期,比如13岁之前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对孩子的记忆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就很容易让孩子对记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记忆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发展。同样,孩子对各种劳动的兴趣和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有关健期。一旦错过关键期,对劳动兴趣的培养,劳动能力的提高就不那么容易了。家长都记得,孩子在小时候有抢着跟你干活儿的阶段。在他们眼里,干活儿就像做游戏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劳动启蒙。刚开始他肯定干不好,刚开始也会很吃力。这时候家长就以他们添乱、帮倒忙为理由,杜绝让孩子参与劳动。还有的时候,虽然孩子干得挺认真,也干的挺好,但家长又觉得孩子太小了,怕累着就也不让干了。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又觉得孩子学习挺忙的,哪有时间干活儿啊。其实,通过对很多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很多学习时间不够用的孩子,并不是因为学习任务有多重,而是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把很多时间都磨蹭进去了,缺少一种能力,缺少效率意识。而这种能力和意识,恰恰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来培养。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家里也没有多少活,自己又不是忙不过来,还用孩子帮忙做什么?这仍然是仅仅把劳动看作是劳动,而没有上升到劳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的表现。当然,家长不让孩子参加劳动,还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不管什么样的理由,都是打着爱的旗帜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我们应该把劳动的权利和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还给孩子。

那么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和受教育的机会。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让孩子尽早参加劳动,竭力使劳动在幼年时期就进入孩子的精神生活。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具体的结晶,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给家长带来了快乐和幸福,给他人带来了帮助,孩子便能体验到自豪感,荣誉感和尊严感,从而就使劳动进去了他的精神生活,孩子越早参加劳动,这些就用越容易培养。

二,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劳动,比在设置的情境模拟的环境中,劳动教育效果更好。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劳动越接近成人的劳动,其教育作用就越大。”孩子们喜欢“真的,有益的,有用的,而且是有趣的劳动”。

三,孩子们所参加的劳动,应该是力所能及的,无论是从体力上还是从技能上,都需要是力所能及的。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们家的几个孩子劳动的分工是:姐姐是老大,负责摆放饭桌拿碗筷,吃完再收拾干净;哥哥是老二,又是男孩,负责每天晚上堵鸡窝鸭窝的门;我是最小的,就负责在合适的时候把灯台端上来,把灯点上(那时候还没有电灯)。当时,就这样简单的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和自豪,而且向往长大后,能像姐姐那样,为全家收拾饭桌餐具。

四,有三种特征的劳动,最容易对孩子产生较大的教育价值。一是需要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二是具有经常性和连续性的劳动,只有当孩子从事那种需要思考和操心的劳动时,劳动的创造性才会在他面前展示出来,而且也更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前面我提到的我们小时候做的三种劳动,就都是那种经常性和持续性的劳动。三是需要以别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劳动。

五,现在的孩子最主要的劳动应该是自我服务劳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其实孩子在学校做值日也是自我服务性质的劳动。这样的劳动能培养孩子爱整洁,有条理的习惯,能培养孩子对那些平凡的劳动,和以普通的不引人注意的劳动为职业的人们的尊重。

六,不要把劳动作为对孩子的惩罚形式,不要让孩子的家务劳动有偿化,我已经在很多孩子身上观察到这样做的弊端。

其实,劳动教育是一个很科学的体系,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只能粗浅地分享这些,抛砖引玉,以期提醒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最后,我要说,热爱劳动的孩子更热爱生活,让孩子们因为热爱劳动,因为参加劳动而变得聪明机智,变得品德纯正,变得自信向上。前提是,亲爱的家长们,请还给我们的孩子劳动的权利和机会。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视。

 

您还没有登录,暂时不能评论。去登录
  • 所有评论(1)
  • 李虹
    感触颇深,对我很有帮助!
    2017-04-05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