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生成智慧的火花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生成智慧的火花
内容提要: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是指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是相对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积极互动,课堂中充满了对师生智慧的挑战,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从接触、认识新课改至今已两年多,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对“动态生成”理念有所理解。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的空手而归。等他上岸以后才得知市场上墨鱼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又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什么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传统教学中,虽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却有这样愚蠢的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于是,“死”的教案就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制着活的教师和学生。然而,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只有让学生自己置身与教学情景中,才能体会出别人体会不出的感觉,从而在课堂中使智慧得以生成。
一.智慧的引领,使生成更有吸引力
读懂文本,需要我们领悟遣词造句之妙,因为遣词造句是构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丰富语言、运用语言最基本的物质凭借和技术手段;还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因为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文本精神内涵的最本质部分,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制高点”。因此教师智慧的引领,读懂文本这样的生成才更具吸引力。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教学《大海的歌》,指导朗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一句。开始请了两三名学生试读,效果都不佳。突然一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这个句子中怎么使用了逗号而不用顿号?”师当时一愣,随即提问。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顿号是用在并列的事物之间的,蓝天、白云、海、朝阳不是并列的事物,所以应该用逗号。
生:它们是属于并列的事物,都是景物。但“碧绿的海”与“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不是词语,顿号是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的。
师:那么,逗号与顿号还有什么区别呢?
生:在朗读时,顿号停顿的时间短,而逗号停顿的时间稍长。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因为我们在读这句时,别人能听得更清楚,才能感受到景物的美。
师:我们再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朗读到位。
课文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只有智慧地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才会有美妙的生成。上述案例,教师智慧的逐步引领,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体验,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二、智慧抉择,使生成更有魅力
“生成”对应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亦即变成教条,没有了智慧挑战的课堂难道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吗?因此,面对生成,我们要智慧抉择,让生成更具有价值。
一位教师教学《林海》时,有位学生把“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中的“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虽只是一个字的字序有错,但意思的出入却很大。教师没有采取简单的纠正了事,而是及时调控教学进程,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生:“大不一样”说明差别很大,“不大一样”说明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仔细读读课文,秦岭与大兴安岭的差别究竟大不大?
生:差别很大,秦岭课文中说是“云横秦岭”,而说大兴安岭则是那么温柔。
师:谁到黑板前来画一画,看看秦岭和大兴安岭分别是什么样的?
师:(指图)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齐):大不一样。
上面案例中教师事先虽设定了教学的基本程序,但学生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这是教师没预料到的。于是,教师放弃了预设的框架,根据学生的误读来引出话题,把学生的思维层层推向深入,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做出智慧的抉择。”
三、智慧引申,使生成更具有活力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智慧引申,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如一老师上《草船借箭》,深读课文时,老师让学生提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一学生的提问出乎意料:“从课文内容看,诸葛亮不是向曹操借箭,哪有这样借的?倒不如说是“诈”或“骗”,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不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
此时,教师没有敷衍、搪塞,也没有按自已的预设强行施教,而是顺水推舟。“究竟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借”字好,还是用“诈”或“骗”准确,我们再把课文细细地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个现场辩论。
正方:大家知道,事情的起因是周瑜借公事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为国为已都要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谁都知道十天造十万支箭都是不可能的,何况三天?不借怎么行呢?书上说,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以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骗箭还要说谢吗?只有借箭才会说谢谢。
反方: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曹军摸不清虚实,骗曹军射箭,这是骗;诸葛亮明知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可还是答应下来,并立下军令状,这是蒙周瑜,也是骗;再从诸葛亮做准备来看,不让鲁肃告诉周瑜,也是为了骗箭,而不是借。曹操最后知道上当,要追也来不及了,从这点看,也说明是骗而不是借。
正方:两军对垒,运用计谋,不能说是诈与骗。再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交战中,诸葛亮又把这些箭如数地奉还给曹军了。
反方:用骗来的箭射人家,有这样还的吗?……
唇抢舌战!这样的课堂,生成基于质疑而丰富多彩,疑问借于生成而豁然明朗,学生在对非曲直的旁征博引中生成的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更智慧的精彩。
通过教师智慧的引申,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架设了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了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开创了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程度,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预设的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的确,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我们智慧地引领,智慧的抉择,智慧的引申,智慧的点拨,那么生成的课堂一定更加精彩,孩子们的智慧之光必将被点燃,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必将更加丰润厚重。
- 所有评论(0)